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5·17讲话三周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开启当代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方松华 2019-05-17 06:31
摘要: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

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未来世界是文明冲突还是文明互鉴,这不仅仅关系到人类各种文明的兴衰,还关乎人类社会的福祉。

道一以贯之。三年前的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曾经明确指出文明交流和互鉴对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三年后的今天,结合总书记的最新讲话,我们对于“5·17”讲话当有更深刻的体悟。交流互鉴不仅对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其中,加强理论创新、提升学术原创力是需要着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部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潮和学派蜂拥而起,这是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也是后来诸多思潮和学派的原型。儒、道、墨、法、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尽管学说不同,方法各异,但对天地宇宙、自然人生、人性善恶、治国方略等都有共同的研究、讨论的兴趣,特别是某个学派共同的基本信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常常可以汇聚数千门客,从而形成该学派的传统,传承无数年代。先秦以后,中国学术历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一直到清代朴学的诞生,这是中国学术的历史传承和命脉所在。

中国学术和中国文明曾经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欧洲的文艺复兴。但是,当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如日中天,科学发展一日千里之际,清代学者却只知在古籍中寻章摘句,考证校勘。这种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并不可取。难怪对清代朴学褒奖有嘉的胡适也认为:这三百年的古学研究“范围太狭,学者的聪明才力,被几部经书笼罩了。况且在这个狭小的范围里,还有许多更狭小的门户界限。”清代朴学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创造力的丧失,大量的注经活动尽管使得清代学术日益精微,但也造成了“只有经师而无思想家,只有校史者而无史家,只有校注而无著作”。冯友兰说得更确切,他说:“清朝人的思想只限于对宋明儒学作批评或修正。但他们的修正,都是使其更不近于高明。”

一部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历史。近代中国西方现代学术体系的引进和建立大约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人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他们并以各种媒介带来西方的新知识。而由于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的多次失败,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希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近代工业和军事装备。虽然他们采取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法来学习西学,尤其是过度拘泥于器物的层面,但是毕竟这对古老的帝国是一种新的姿态,同时也客观上导致了西方现代学术体系进入中国。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真正起点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

以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来总结与解读当代中国生动实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阶段,其中既有不凡的成就,也有沉痛的教训。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科门类齐全、研究队伍宏大的科研和教学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学科设置主要是以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根据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潮流和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建设起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以及立足学术前沿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有20多种,二级学科已经达到了400多种。与之相应的是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涌现出了一批海内外知名的学术大家。他们树立起的学术风范,引领着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尽管我们已经引进并建立起了相当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但是毋庸讳言,当代中国原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却付之厥如。不少学者太注重于学术的功用,整天忙于做课题、发论文,而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根本精神。当然,不是说这些就不重要,但是我们更需要关注当代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而这亟需我们以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来总结与解读。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求我们尽快告别模仿的时代,以开启当代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其中,以交流互鉴的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三种资源应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