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第75届文化讲坛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七十年人生经历,与这片土地共命运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周末 2019-05-10 16:20
摘要:有这样辛勤付出的上海人,有这样智慧的上海人,我觉得什么奇迹都能够发生

陈蓉:接下来的这位演讲嘉宾是一位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探索者。他的校长办公室边上就是教室,所以他每天是听着教学声,有时候是鼓掌声,有时候是争执声度过的。他乐在其中。

我们掌声欢迎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全场鼓掌)


我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在娘肚子里听到解放上海的炮声;出生后16天,天安门广场升起了五星红旗。命运使然,我们这代人真的是与共和国同命运,共成长。

回想起来,蛮有意思的。我有很多带着时代特色的标记:新中国同龄人、老三届、下乡知青、77/78届大学生、出国留学生、海归……见证了共和国的坎坷和兴旺,也经历了人生的艰难和幸福。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黑龙江农场“土插队”9年,在英国“洋插队”5年,其余56年基本就在上海了。对老上海的记忆非常深刻,对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更是感同身受。

成年后的我,除了9年多的农场经历,其他时间都在大学里度过,不是读书就是工作。如果从1978年上大学开始,我和大学结缘已经40年有余,在大学的管理岗位上也有23年了,先后担任过三所不同类型的大学的校长,目睹、亲身经历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壮大的过程,深切地感受到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的教育,教育是国际化大都市成长的驱动力。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也70周岁了。讲讲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讲上海日新月异的面貌,实际上也在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离乡方知这份依恋之情有多深

1969年,我作为一名高中生,到黑龙江的农场。那里曾是劳改农场,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但那个时候我们年轻力壮,无知无畏,把艰苦视为锻炼。折磨我们的,是思乡的心情。

从小在上海出生、长大,一旦离开上海,才发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多么深。这种依恋的心情和没有机会继续求学的失落,以及对前途渺茫的不安交织在一起。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有了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制度,我在农场里面表现努力,年年得到推荐,但年年失败。这里面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农场领导不放我走等原因。一直到我25周岁那一年,已经到了年龄上限,得到了最后一次推荐的机会。当时我被推荐去上海的同济大学,心情雀跃。可谁知发通知的时候到了,名单上却没有我的名字。这件事对我打击非常大。所以,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对于我们知识青年是莫大的鼓励。

迎考时正值农忙,我白天下地锄草,晚上等大家都睡觉了,偷偷在蚊帐里打开手电筒看书。早上出工的时候,把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写在手上,一边劳动一边看手掌。我参加了黑龙江的初试,在黑河地区考了理科第一名,然后参加了全国考试。考试那天,我们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卡车赶到考场。三天考试,当中的两个晚上,我们借宿当地农民家。晚上没有被子,我们裹着军大衣,蜷在炕上度过。

最终,我以优异考分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去华东师大是我的第一志愿,我想回到上海。当年和我一起在农场的人,后来也陆陆续续都回到了上海。但是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今天可能是这个城市里生活比较艰苦的人。我们不能忘记城市发展当中这一代人的付出。

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超出想象

第二个故事,我想讲讲我的回国之路。1985年,华东师范大学把我送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从出国那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学成回来报效祖国。1990年我毕业回国,这一年正逢浦东开发开放。

我一回到上海,看到的就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家的精气神为之一振。但物质水平上,生活还很拮据。回国不久,我们和上海市商委一起合作研究建立上海商业的信息系统。在考虑上海整个城市建设的地理信息时,我看到规划中沿着南京路,沿着浦东,将有一栋一栋大楼,一条一条商业街。我就问商委的同志:“有能力实现吗?钱从哪里来?”不敢相信这些设想能成真。

但是这一切都发生了!我有很多英国同事到中国来,都被上海的变化所震惊,而且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来,就发现所见又不一样。目睹上海日新月异,目睹上海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第一座摩天大楼盖起来,这种心情,不仅是自豪,还有对上海未来发展的憧憬。有这样辛勤付出的上海人,有这样智慧的上海人,我觉得什么奇迹都能够发生。

一流的城市需要面向未来世界的教育

第三个故事,我想讲讲亲历的教育领域的变化。

1990年我回国后在华东师范大学筹备实验室,当时校方全力支持,其中有两件最让我难忘的事,今天的青年可能想象不到。

第一件事,是校方破格允许我在实验室里装一台空调,4000元钱。当时大学里没有空调,有时外宾到我们系里参观,看到大家都在没有空调的绘图室、实验室里流着汗工作,感慨“你们太了不起了”。第二件事,是允许我装了一台电话,这在1990年也是享受了特殊待遇。这就是当时大学的条件。但仅仅几年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在地理系,当时要去滩壁上取样。每一次我们去取样,就会发现周边的景观都在发生变化。眼见一幢幢楼拔地而起。如今我很自豪地对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学生讲,现在你们所在的陆家嘴过去是一片农田。你们所见的一切建筑物的历史不会超过30年。这一点对于国际学生的震撼非常大。这反映了城市的速度,更反映了我们上海人民努力建设一座城市的能力。


今天的教育面临很多挑战,也有很多问题。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一直在进步。从高考制度恢复,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应该说我们一直在进步,一直在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求学深造机会。

1996年,我走上学校管理岗位,看到我们很多实验室都还在使用上世纪50年代的设备,当时我曾脱口而出“惨不忍睹”。但是今天我们看到,我们高校里的很多仪器设备绝对可以和世界一流大学的相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在硬件方面不短缺了,但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我觉得,缺的是好的教育理念,缺的是我们要实现教育理念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缺的是我们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用什么样的视野、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教育的变革。

我非常幸运,在我担任两所大学的校长之后,有幸直接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上海纽约大学创建,这是上海唯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我们一半的学生来自中国,一半的学生来自世界8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能够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中国上海这片土地上学习,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上海的变化速度,我想,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又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我们需要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我们需要搭建更多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桥梁。

上海纽约大学已经有两届毕业生,今年马上要迎来第三届毕业生,我们的学生受到了世界顶级学校的青睐,受到了很多国际企业的青睐。为什么?因为世界的发展,需要一大批这样有全球视野,善于跨文化交流合作的年轻一代。

我们为了中国走向世界,培养一大批了解多元文化,善于跨文化交流合作的中国青年。同时,我们希望培养一大批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他们能够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国的发展,愿意连起和中国之间的纽带。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它不仅是在数量上,在观念方面、质量方面,都处于提升中。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这样一大群热爱这座城市、勇于改革、勇于探索的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会发展得更好、更快。我相信未来我们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能够为我们教育的发展,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为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教育感到自豪。

谢谢大家!(全场鼓掌)

陈蓉:谢谢俞校长的分享。今天听到各位嘉宾的人生故事,我总能联想到自己。比如,我想到了我父亲。我父亲也是老三届,68届高中生。和您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抓住1977年高考的命运契机,我小时候经常追问我爸爸:你为什么不回上海?俞校长刚刚提到了很多知青没有回上海的理由,有一点您没提到。就像我父亲那样,他太早地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就是我的妈妈。(全场笑)1977年,我1岁。我爸爸说:如果我回上海了,你妈怎么办?你怎么办?所以他留在了宁波。当然,因为对这座城市的依恋和爱,把我送到了这里。

【现场提问】


观众:我想请问俞立中校长,人工智能正在迅猛发展,作为大学的高级管理人员,您有没有一种危机感?在不久的将来,大学会不会消失?或者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俞立中:未来5年或10年,人工智能会改变很多东西,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深刻的影响,但我认为大学会继续存在,不会消亡,但是大学必须改变。现在,这种变化的趋势正越来越明显。

过去我们一直说大学要传授知识,现在大学的主要任务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包括如何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独立的工作,学会合作,这都是大学需要承担的责任,所以我一点也没有危机感。

作为大学的管理者,你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并不决定大学教什么,传授什么知识,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和学生沟通,和老师沟通,和社会各界沟通,这个沟通的过程就是大学教育的过程。(全场鼓掌)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解放日报 张弛 摄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