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一栋老房子,外墙清一色的青砖,内里是木柱木梁木壁板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桂辉 2018-12-21 07:01
摘要:离开那个山村多日了,可是,对那座老宅的怀想,犹存于心,不曾消退。

本月上旬,为参加小侄儿的婚礼,我回到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闽北一个只有一条“断头公路”的小山村。小住期间,目睹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耳闻一家家生活富足有余,我从内心为农民的幸福、农村的振兴感到由衷高兴。与此同时,隐约发觉某些人为造成的流失,不免生出几分莫名的惋惜。比如,新楼举目可见,老宅难觅芳踪……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还是小小少年的我,随同响应政府号召的父母,从福建沿海移民闽北山区。我们六户移民被分到一个总人口不足千人的偏远大队队部所在地,且全都安排住在同一栋老房子里。我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印象之深,没齿难忘——这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大户人家的两层老宅,楼上楼下,大大小小,十多个房间。外墙是清一色的青砖,内里是木柱木梁木壁板。老宅坐北朝南,正南是一堵高五六米的“风火墙”。面对“风火墙”的大厅有高高的门槛、厚厚的大门,大门东西两边,两扇离地面一人多高的窗户上有精美的雕花窗格。各家都在大厅中用餐,虽然有点拥挤,却其乐融融。大厅屏风后面有个面积不大的天井,天井左右分布着各家装水的大木桶、做饭的土灶台;大厅前是一个数十平方米的院子,上山砍回的柴火都堆放在小院里。院子东面有一个进出老宅的大门,西面除了几间“偏房”,前后各有一扇出入的小门。每到夜晚,把三扇外门一关,俨如一座“城堡”,既安静,又安全。我还清楚记得,老宅除了靠山的北墙,其余三面外墙上都有红军当年留下的朱红色标语。如今,老宅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心中生出几多惋叹,徒留一缕怀想。

 

农村,是中国的“大后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少保存在农村,比如那些历经沧桑、各有奥妙、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村寨和貌不惊人的传统乡土建筑等,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可贵根基。遗憾的是,有人认为老宅已经“过时”,甚或有点“土气”。近年来在一些农村,老宅之类乡土建筑成了被廉价售卖的“旧物”、被随意拆除的“废物”,由此造成了对不少具有文化保护和承传价值的老建筑的无意的糟蹋、无知的毁坏。乡土建筑、古老民宅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当它们存在的时候,人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它、爱护它。一旦失去后才觉得珍贵,无奈它们已不复存在、不能再生。

  

诚然,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立新”。可问题是,“立新”一定要以“破旧”为代价吗?就在我困惑之际,读报获悉,位于伊万诺沃市东北43公里、被称为“伏尔加河畔的珍珠”的普廖斯,因120多年前著名风景画大师列维坦游船至此的一次“邂逅”,为它留下诸如《雨后的普廖斯》《寂静的乡村》等大批名作。慕名前来普廖斯的游人访客与日俱增,旅游开发的呼声始终强烈。而普廖斯的治理者们似乎不愿破坏这份“寂静”,仍保持着“不急不躁”的姿态。今日的普廖斯,那山、那水、那树、那雨,一如百年前的风景画作。正是“百年不变”的守护,让资源在岁月的沉淀中彰显价值——这里每年迎来规模适度的40万人次游客,也是不少政商名流青睐的度假之地。对普廖斯的守护,在俄罗斯引发诸多关注和思考:俄罗斯的农村、农业要走出困境,任重道远。这其中既有对产业的振兴、农村的振兴的思考,也有对生态的保护、对文化的守护的关切。

  

离开那个山村多日了,可是,对那座老宅的怀想,犹存于心,不曾消退。当年在农村时,因为年少无知,不曾向当地长辈们了解它的主人与背景、历史与由来。但我相信,在这样的老宅身上,潜藏着某些特殊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家族记忆,倘若能够妥善保护下来,它必然以某种特殊方式为此一时代和以后的年代,呈上它瑰丽的风采。

 

(本文编辑朱蕊)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朱蕊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