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上海书展·现场 | 国学馆“七天七堂课”,7位国内一流“导师”阵容是这样攒成的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8-08-16 07:00
摘要:这不是一个兴之所至的活动,从内容的丰富程度,话题角度涉及文学、史学各领域来看,这是一个下了很大功夫的策划。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论语》开篇第一句话说起,8月15日下午,上海书展首次设立的国学馆特别项目“七天七堂课”,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讲授“从《论语》看孔子的学习观”开启第一堂课。和主会场的熙熙攘攘相比,友谊会堂一楼的“课堂”十分安静,上到白发老人,下至学龄儿童,每个“学员”都听得认真,偶尔被“老师”的幽默逗乐,发出轻轻笑声。现场还配备手语翻译,为让到场残障读者更清楚地捕捉到每个手部动作,手语翻译特意穿了对比度更高的黑色上衣。

 

一个下了很大功夫的策划  

 

“通过市残联开放的报名通道,原本预计开放10个名额,20个、30个……想来听课的残障读者人数不断往上蹿。”活动承办方上海图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友谊会堂一楼会场可容纳人数有限,活动通过网络预约报名,不到半天,七堂课各100人的名额就被“秒”完。这七堂课的授课老师都是国内文史领域的一流专家,打头阵的傅杰谦称自己是“抛砖引玉”,后来,还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带领读者探索《资治通鉴》中的“正”与“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解析流传千古的《燕然山铭》,诗词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刘永翔教授将带来题为“诗与好诗”的讲座,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主讲老庄也是他的拿手戏,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将就《史记》“与司马迁对话”,明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将以“张居正改革漫谈”为“七堂课”压轴。

 

七位顶尖专家的阵容是如何集齐的?在古籍出版领域造诣深厚的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书局都为专家资源牵线搭桥,推荐标准是符合“七天七堂课”的思想体系。用傅杰的话来说,这不是一个兴之所至的活动,从内容的丰富程度,话题角度涉及文学、史学各领域来看,这是一个下了很大功夫的策划。收到为书展读者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邀约,7位专家都欣然应允,傅杰告诉主办方,空出几天时间,“随便把我安排在哪一天”。张国刚拟定四五个选题方向,只为了找到最适合与书展读者交流的内容。尽管都是大学讲台上“身经百战”的资深老师,为了“七天七堂课”,7位专家都做了认真的备课。因为讲授内容相对专业,负责手语翻译的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老师提前要去了七堂课的讲义和PPT,确保到场读者都能准确领会课堂上的内容。

 

影响将延续到书展7天后  

 

“学而时习之,学和习在孔子的年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是第一步,习是第二步。就像现在的网络时代,大家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咀嚼、‘习’的这一步,这些知识就不可能转化为你自己的东西。”讲台上,傅杰接地气的表述让读者频频点头。“孔子是教育家,也是政治家,留下的思想遗产很丰富”,傅杰说,选择“孔子的学习观”这一个角度与读者交流是他的有意为之,“与书展的阅读推广主题结合,缩小了范围,利用这90分钟一堂课时间,尽可能为阅读活动推波助澜”。东方卫视主持人骆新也在听众席中,虽然担负着每堂课后与主讲嘉宾互动的“工作任务”,骆新笑称,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毕竟能在7天时间里连续接受七堂成体系又由一流专家讲授的国学课,机会十分难得。“上海书展的各类活动越来越向阅读引领转向,嘉宾们来书展不是为了简单地签售几本书,完成一点销售任务,更重要的还是吸引不同兴趣的读者投入阅读的怀抱。这也是‘七天七堂课’的灵感来源,既然书展正好一周,为何不利用每天一堂课的形式将引领读者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世界的聚焦点更明确?”骆新感慨,“七天七堂课”大概是今年书展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活动,但更希望的是,这种影响能在书展7天后继续延续。

 

除了配备手语翻译,“七天七堂课”通过网络实时直播,第一堂课的网络互动人数接近3万人。“世纪馆”收银条上还印有“七天七堂课”二维码,所有购书读者都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回顾已经进行的活动,这些努力都希望让更大范围的读者分享活动内容,感知传统文化魅力。主办方表示,未来每届书展希望固定举办“七天七堂课”,邀请一流专家 ,带领读者逐一深入国学领域各分支主题。

 

图片摄影:蒋迪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