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日报 > 文章详情

烟火人家,一路“繁花”!原创话剧《烟火人间》再现青岛里院往日温情

转自:大众日报 2024-05-09 09:36:38

伴随着清脆的铃声,院落里打开水的吆喝声、街坊们相遇的打招呼声、孩子们玩游戏的笑声,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大型原创话剧《烟火人间》的大幕,瞬间带领观众穿越回了老里院的旧时光……

5月8日晚,青岛市话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烟火人间》在青岛大剧院精彩亮相,再现邻里之间的亲情。

“这是属于我们青岛老百姓的一台戏”

拥抱人间烟火,在烟火气里温暖人生。

话剧《烟火人间》以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里院为背景,围绕着上世纪改革开放推进中“向阳院”居民的生活展开,展示了国家发展和城市更新的背后,一群可爱的形象,赞美了根植于齐鲁文化中的乐观、坚强与奉献。

隐匿于繁华间的百年建筑——里院,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地方,住着形形色色的人:山东港口劳模杨老十一家、干部胡文进一家、半辈子等待儿子的刘老师、烧锅炉的光棍儿秦师傅……生老病死、红白喜事,家家户户,各有悲欢。

作为2022年度文旅部剧本扶持工程项目、2023年度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计划资助剧目、2023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大型话剧《烟火人间》由国家一级编剧廉海平担纲编剧,以青岛市话剧院为班底,特邀国家一级导演黄港任总导演,著名舞美设计师金卅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还邀请了青年作曲家任安加盟助阵,带动本地院团团队成长。

“话剧《烟火人间》讲述的故事,跨越近二十年的时光,讲述了青岛里院几户人家的生活变迁,凝聚着年代感、时代性和人民性。”编剧廉海平介绍,剧中以普通居民的喜怒哀乐为生活原型,带领观众重温走过的岁月,透过小人物的日常,生动展现了人性的美,邻里的亲和城市曾有过的烟火气。

全剧以杨老十和胡文进这对欢喜冤家的情感延展为主要情节线,几户人家的生活“齐头并进”地展开——杨家勤劳守望,胡家廉政正直,刘老师执着等待,秦师傅孤身烟火,青岛大姨爱话家常……使用群像式展览结构,展现了一幅朴实温情的邻里生活图鉴。

“它包裹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不仅记录了岁月的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该剧总导演黄港介绍,剧中掺杂了大量琐碎日常的生活情景,并融入一些青岛方言,这部戏无论是在本地演出还是全国演出,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舞台上找到自己或祖辈生活的痕迹。这种穿越时空和地域的共通性,凝结了所有主创的心血和努力。

黄港说:“我在拍这部戏的时候,有一种情感,这是属于我们青岛老百姓的一台戏,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青岛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老青岛人的往日生活,在那个年代,大家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在不懈地奋斗,同时也很纯洁很善良,通过努力,最终在新时代实现了他们的梦想。文艺工作者创作,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讲好老百姓的故事。其实,生活是什么,就是家长里短,就是锅碗瓢。”

黄港还非常诗意地诠释这部话剧:“回望往昔,怀抱现在,烟火人间,美好而短暂。犹如流星划过,短促却光辉,点亮了满院往日温情。在里院的生活琐事,锅碗瓢盆中,展现着久违的家常温情与烟火人生,诉说生活的真谛与情感的厚重。”

“寄托在里院之中的深情回忆和人生积淀”

百年里院,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话剧《烟火人间》舞台上矗立的两层小楼,袅袅炊烟升起,几乎是完整复刻了一个八十年代的青岛里院。舞台布景既有写实的家庭式室内环境,又有户外院落的空间,兼具写实与意蕴的舞台空间形象,充满生活质感,清晰地传达了那段历史的年代感。两层楼,六个表演空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通过360度旋转舞台的方式将场景一气呵成,给人以真实的生活体验感。

该剧的主创团队力求真实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故事。不论是斑驳的红瓦屋顶还是极具年代特色的公共水龙,都充满浓厚时代气息;剧中出现的道具如黑白电视机、DOS操作系统的386电脑、28大杠自行车,甚至是里院过道里摆放的煤炉子、水缸搪瓷盆、大衣橱上贴的宣传画……都为道具组收集而来的“真品”;角色的服装在还原真实的基础上,还尽力展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潮流。

《烟火人间》主角杨老十的扮演者贺凯是一位80后,他接受采访时说:“我看到一些道具的时候,就回想起父母带我玩的那些情景,仿佛是历历在目。这部剧讲述里院的故事,讲述的是寄托在里院之中的深情回忆和人生积淀。生活在里院的每个人吗,都在努力去生活,向往并追求着美好的生活,这也是最接地气、最具人气的体现。”

“里院是远航归来的港湾,是走不出的灵魂家园”

作为一部描写当下群众生活的现实主义舞台作品,青岛的老里院不仅是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也是一代代“老青岛”人的成长记忆,承载着无数青岛人的成长轨迹和生活故事。

《烟火人间》用鲜活的故事、鲜明的人物、鲜亮的舞台,将一个青岛老里院特有的市井生活呈现了出来。人们在这个大家庭里,互相扶持,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归属。小人物身上反映大的历史变化,非常接地气,让观众倍感亲切。

里院既有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也有单位同事默默帮衬的人情世故;既有争相抚养弃儿的邻里情深,也有接纳外来务工人员时的小机智与大胸怀;既有暴雨来临时抱团抗灾的,也有山东港口青岛港人努力创新的风采。

港口劳模杨老十爱岗敬业,在家里休息,也是时刻着迷于创新,为提高港口装卸效率不分昼夜地搞设计。贺凯说:“‘向阳院’里的每个人努力地活着,也映射了中国人的伟大,因为大家都是很努力地工作生活,特别是杨老十,一心一意去创新,争取让青岛港走在世界的前列。”

饰演三丫的陈媛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烟火人间》里看到了工作、生活的变迁,人生的变迁,这些变迁,让这部戏变得非常丰富和厚重。“我的戏份张力比较大,三丫这个角色十八岁从村里进入城市,从港口临时工做起,一步步解决户口问题、房子问题、搬迁问题,在她身上体现生活的变迁,慢慢地成为工人,成为里院一分子,成为城市的一分子,在这里有了家庭有了归属感。”

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表示,在话剧《烟火人间》的舞台上,城市的面貌不断演变,百姓生活也随之变化,时代在不断向前,一切物质的、外在的东西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然而,人的情感却是永恒不变的,那份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内在的、深处的真情实感。她说:“无论走多远,生我养我的里院,和那群像亲人一样的老街坊们,永远是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是远航归来的港湾,是走不出的灵魂家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人间》就是一幅展现老百姓日子的美妙画卷,在这部剧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身边人的影子。”傅维透露:“演出结束后,我们将听取观众和业界专家的意见,不断完善剧作,为5月16日、17日在桂林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展演做充分准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