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姚建荣实现了“退而不休”。
这位浙江财经大学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授,在退休之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数字分身”:现实世界,60岁的姚教授已经走下三尺讲台;赛博空间,“虚拟姚教授”仍在为学生授业解惑。
从号称国内首个“元宇宙博主”的柳夜熙,到如今批量上岗的数字人主播,数字人已经不再新奇。不过,一个退休教授以自己为模板,做了个能给学生上课的数字人,还是件新鲜事。
记者采访姚建荣这天,杭州气温跳水,一早甚至还飘起了雪花。学期业已结束,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的校园里本就冷清,无形中又给学院大楼的会议室添了几分凉意。纵然“虚拟姚教授”掌握海量知识,但是目前尚无力感知真实世界的冷暖;而“真人姚教授”则在与记者见面后,立刻拜托同事帮忙打来两杯热开水,替换掉了桌上的瓶装水,“天太冷,凉水喝不动”。
当然,与“虚拟姚教授”相比,记者面前的姚建荣“本尊”更有着专属于人类的儒雅风趣和敏捷思维。作为一个研究了20多年电子商务的高校教师、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技术乐观主义者、一个刚刚“半只脚踏入元宇宙”的花甲老人,对于元宇宙、大模型这些最前沿、最时髦的科技概念,姚建荣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姚建荣。 受访者供图
老教授尝试新事物
去年夏天,“虚拟姚教授”在姚建荣的心里正式立项。
当时,学院依照惯例,开始为姚建荣筹备仪式,庆祝他光荣退休。不过姚建荣自己更关心的却是另外两件事情:一是要给学生上好最后一课;二是要给电子商务专业的虚拟教研室留下点什么。他觉得,办好这两件事,才算是结束自己教师生涯的真正标志和最大纪念。
第一件事好办。从教近40年,又一手建立了浙江财经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姚建荣的课一直颇受学生的欢迎。至于第二件事,姚建荣也早有打算,并且已经评估过了可行性。姚建荣回忆:“我对学院领导说,仪式之类的就别搞了,不如做一个数字人版本的我。这样就算我退休了,数字人还能一直给学生上课,而且还不用领工资。”
姚建荣告诉记者,用数字人代替自己上课的想法,萌发自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日常教学除了线上直播形式的网课,还需要预先录制一些视频课程。对于习惯了讲台与黑板、教室与学生的姚建荣,在镜头前录视频课并不算是件轻松的工作。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凡有一个地方讲错,就要整段重来。一堂课录下来,不仅费时费力,最终成片的效果也总是令他不甚满意。
姚建荣想到了数字人。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爆后,数字人成为热门赛道之一,杭州也冒出了大批做数字人的企业。在走访这些企业时,姚建荣最初的印象很是一般,认为当时的产品还非常不成熟;但是他同时判断,数字人技术未来或将大有可为,就比如制作一个数字人老师——至少在录视频课这件事情上,数字人应该会比自己更得心应手。
限于技术,“虚拟姚教授”始终停留在“念头”阶段。直到去年7月,姚建荣再次走访企业时,他发现技术的迭代与更新远超自己的想象。
“已经有成批的数字人主播在直播间里24小时带货了!”姚建荣说,看到那些不知疲倦的数字人主播,他联想起了当年淘宝移动端刚上线时,电商企业里成排码放、一刻不停自动刷单的手机。就像看到手工小作坊变成工业化流水线,新技术规模化应用带来的效率提升,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而屏幕中的数字人主播在带货过程中几近真人的表现,则同样让他倍感兴奋。姚建荣意识到,“虚拟姚教授”或许可以从念头,转变为尝试。
去年9月,通过与学校、企业合作,“虚拟姚教授”正式开始打造。整个过程非常迅速,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虽然最终成品使用的合成语音还稍显突兀,但是形象、表情、动作都和姚建荣几乎一模一样。此后便是通过不断地数据“投喂”,对数字人进行训练。同时,姚建荣还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接入了自己的数字人,以期实现“虚拟姚教授”与学生之间更自然的互动。
眼下,“虚拟姚教授”尚在调试阶段,预计在春节后正式投用。姚建荣表示,以目前行业普遍的技术能力,制作一个数字人形象已经十分简单,而且成本较几年前大幅下降。据姚建荣透露,自己的这个数字分身制作成本大约数万元。相比之下,要让数字人真正“活”起来则有一定难度,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性训练以及更为巨量的“投喂”。
对于“虚拟姚教授”未来的“进化”,姚建荣颇有信心。这份信心,源自技术肉眼可见的进步速度:“即使是从去年9月我们开始做这个事情到现在,短短几个月,相关的技术就已经又向前迈了好几步。”
虚拟姚教授。 受访者供图
新技术挑战老思维
“我比姚老师聪明,我比姚老师脾气好,我还不用学校发工资,请大家相信我。”
这是“虚拟姚教授”的开场白,诙谐中透着自信。虽然这不过是“虚拟姚教授”的创造者们预设的台词,但是这份自信还是不免让人问出那个略有些杞人忧天的问题:是否有那么一天,数字人老师会替代人类老师,走上讲台,开坛授课?
毕竟,伴随一系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惊艳亮相,关于“AI换人”的担忧正逐渐从科幻构想转变为现实议题,甚至成了去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大罢工的导火索之一。
姚建荣坦言,即使是自己这样的技术乐观主义者,也很难想象这一天的到来。就算未来技术上可以实现,他也不赞成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拱手交由人类的造物承担。当然,现在讨论这些问题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是姚建荣认为,新技术确实可能会给“教书”这件事情,带来不小的变化。更何况,技术的进步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教育工作者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事实上,这种挑战已经来临了。”姚建荣说。
挑战并不完全源自技术,而更多源自讲台下的学生。这些年,姚建荣带的学生已经基本都是“00后”了。面对这群“Z世代”,他愈发感到传统的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思路,很多已经跟不上甚至不再适用了:“他们是互联网真正的原住民。相比以往任何时代,他们有更多的途径和渠道去获取更为海量的信息与知识。必须承认,现在的学生与老师之间,代沟切实存在。”
姚建荣选择通过拥抱新技术,来尝试消弭这种代沟。他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质上仍是一种灌输式的“人海战术”。而近年来网课的兴起,已经改变了课堂的形态,“虚拟姚教授”则无非是更进了一步:与自己的学生们一样,“虚拟姚教授”同为数字世界的原住民;也确如“虚拟姚教授”的开场白,背靠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他”,在某种程度上比姚建荣本人“更聪明”。这样一位特殊的老师,对于“Z世代”或许更具吸引力。
这也是姚建荣为自己创造数字分身的初衷:“用数字人给学生上课,并不是为了强行附会新技术,而是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技术是何等的突飞猛进。”
与此同时,新技术也对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姚建荣看来,大模型的日益强大,必定会让滥竽充数者无处遁形。而习惯于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老师,未来的日子估计也不会好过:“照本宣科,你能‘宣’得过人工智能吗?学生通过大模型甚至仅仅只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就唾手可得的知识,实在没有必要在讲台上一次又一次地重复。”
姚建荣认为,传统的“大课”在未来可能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针对性教学。这不仅需要教师更广泛和熟练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新技术,更要求教师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真正专精于自己的领域,沉淀自身的能力与积累。
“总而言之,以后老师怕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已经告别杏坛的姚建荣,语气里带着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但也带着一丝忧虑和惆怅。
姚建荣。 受访者供图
老逻辑讲述新故事
20世纪80年代,姚建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或许是因为理工科背景,姚建荣自认对于新技术,他始终抱有一种天然的热情与旺盛的好奇心。而作为一名电子商务领域的学者,身在杭州这座长三角的“电商之城”,过去近30年里,姚建荣也亲眼见证了电子商务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从虚无缥缈的概念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相似的故事,今天仍在上演。只是主角从互联网、电子商务换成了元宇宙、人工智能。故事是新的,逻辑内核还是原来的。
“总有人发问,对于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我认为,人类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历来都是渐进式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新事物。”姚建荣认为,回望过去的历次互联网技术革命,并不比如今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小,产生的问题也不比现在少。面对业已到来的变化,与其踌躇不前,不如热烈拥抱。
姚建荣拿自己的专业领域举例子。无论是网约车、在线购物还是电子金融,互联网浪潮下,催生出了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在当年,这些新事物的出现,无不伴随着种种争议、引发过种种乱象。但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我们最终都找到了与之共存的方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将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纳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利用数字人技术假冒他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捏造事实,这些问题已经出现,我们当然得管。怎么管,考验的是学术界和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就此下结论,认为数字人和人工智能就是危险的,就是有害的。”姚建荣说。
当然,一定的警惕也是必要的。在姚建荣看来,相比学界,资本更热衷于通过讲故事快速变现。新技术出现后,泡沫与炒作总是相伴而来。但是推动技术的进步又离不开资本的力量,因此学界也就更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地发出理性的声音。
对于新技术,姚建荣的态度向来积极。他认为无论是元宇宙还是人工智能,都有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两者的结合,更是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至于我们何时能够“进入元宇宙”,姚建荣难下定论:“说快也快,说慢也慢。技术层面还有不少瓶颈需要突破,但是在技术的发展速度这件事情上,我们要有信心。”
参照互联网的发展轨迹,姚建荣认为元宇宙的落地乃至普及,应该也会是由点及面的:“互联网的逻辑是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突破,我相信元宇宙也是一样。比如在线购物,现在的数字人带货主播,就已经是一件很有‘元宇宙味道’的事情了。”
电商平台方兴未艾的时代,商家为商品拍摄图片并放上网,就已是一项大工程。然而,这项“大工程”彻底解决了搜索电商时代,消费者对商品“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如今,“大工程”早已是家常便饭,消费者的需求自然也水涨船高。按照姚建荣的设想,元宇宙时代的购物体验,将会是通过AR/VR/MR手段,实现“看得见摸得着”:“戴上VR眼镜,足以以假乱真的虚拟商品就呈现在消费者眼前,不仅能直观感受大小尺寸,还能感受到材质与质感。”
“不知不觉,我们可能已经身处其中。你看,我给自己做了个数字人,是不是也算半只脚踏进元宇宙了?”姚建荣笑着说。
【记者手记】
像老教授一样,始终好奇热情
过去这几年,全世界共同见证了元宇宙概念的一夜爆火和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横空出世,科技领域的又一场巨大变革似乎已经呼之欲出。然而,“遥远”却始终是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些最前沿、最时髦的科技概念,最直观、最本能的感受。
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距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某种程度上确是如此。计算机算力、芯片工艺、接入设备等等最基础的物理层面阻碍尚未被突破,让本就脱胎于科幻作品的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更显得像是镜花水月。不过也应该看到,数字人正在批量上岗、大模型已经在绘图和写作。恰如姚建荣教授所说,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身处其中。
正因如此,我们或许更应该像姚建荣那样,始终对新技术保有好奇与热情。好奇与热情的驱动下,老教授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数字人,让自己“半只脚踏进了元宇宙”。倒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在未来的元宇宙里安排一个数字分身、置办一处虚拟房产,但是对于技术的进步,我们不应该置身事外。
科技以人为本,这曾是一个手机品牌的广告语,同时也是美好的愿景。如若失掉了这份好奇与热情,主动与新技术保持距离,以人为本又何从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