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参照俄文版校对了《宣言》?中共发起组为何“早”了两个月?党史专家编完巨著新发现

教育在线 2021-03-04 11:5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俞秀松日记记载,当时对宣言的校对用了英、日和俄文本。而陈独秀通英法日,李汉俊掌握5种语言,却并无俄语

一部是沪浙两地学者编的《中共建党史料长编》,300万言,上溯巴黎公社,下至中共二大,从档案文献、报刊新闻到回忆录,凡有重要史料价值,均收录为党史资料;另一部北大牵头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收藏大全《马藏》,第四部涵盖1920至1927年,每篇文献附有相关学术研究史,这种“注释”篇幅一两倍于文献本身……

史料长编和《马藏》第四部的主编之一,正是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丁晓强。近日,他在上海交大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首次学术研讨中透露,这些巨著均已成稿,计划在建党百年之际出版。

这位与陈望道同乡、1978级本科起就一直研究党史的资深专家,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站在百年节点上挖掘中共党史,尤其是1921年前后的建党初期,有不少新发现。



【“从刊到人”上海何以成为传播中心】


在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上海事实上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心。在上海,不仅集中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众多刊物,也集聚了一批学习者和信仰者。

丁晓强举例说,比如向陈望道约稿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五四时期进步期刊《星期评论》就在上海,陈望道本人以及李汉俊、俞秀松等中共早期创建者后来都加入《星期评论》,此外还有《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甚至国民党办的重要理论杂志《建设》也是如此,这与“主张‘知难行易’的孙中山先生就对社会主义怀有热情”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丁晓强看来,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尽管有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自觉努力,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心,并凝聚成建党的精神。共产国际对中共创建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在实践中也要求按他们的思路主导党的创建过程,例如要通过组建包括无政府主义者在内的社会主义同盟来推进党的创建。

而陈独秀等组成的中共发起组则坚持以自己为主体,高度重视理论、信仰和组织的集中统一,在思想上进行论战、在组织上强调民主集中制。“这使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有了好的基因,避免了有些党初创时可能出现的思想混乱和派别纷争,这对党的发展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共产党宣言》中文版



【谁参照俄文版校对了《共产党宣言》】


建党大事之一——《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对当时正在研究和制订的党纲具有很大影响。陈望道按照英文版和日文版《共产党宣言》译出了中文版,但少有人知哪位将中文的《宣言》与俄文版进行了校对。

回到那一段历史中,《星期评论》计划连载陈译《共产党宣言》,却因时局被封停刊。但《民国日报》于1920年8月刊出一则小启事,明确《宣言》由陈望道翻译、陈独秀和李汉俊校对,“这则启事也被收入今年的新书《中共建党史料长编》。”同样,俞秀松的日记也显示,6月27日他从陈望道处拿到译稿,28日便交于陈独秀。

但问题来了,俞秀松日记同时记载,当时对宣言的校对用了英、日和俄文本。而陈独秀通英、法、日3个语种,李汉俊掌握5种语言,却并无俄语。因此丁晓强认为,作为在俄华人并同为建党核心成员的杨明斋,是参照俄文版进行校对的第三人。

宣言的翻译和校对,对中共发起组建党过程中的理论建设意义极大。“可以说,包括陈独秀在内,他们在《宣言》的校译过程中,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其信仰确立的作用很大。”中共发起组首要的工作就是制定纲领,宣言文本正是制定纲领的理论来源。

毛泽东回忆在上海见到陈独秀,对陈谈信仰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个时期正是陈在校对宣言的时期。丁晓强说,1920年8月份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理论上也主要学习这部来之不易的《宣言》全译本。当时团首任书记俞秀松在青年共产国际会议上报告,就明确了青年团均由马克思主义者组成。

渔阳里2号



【中共发起组为何“早”了两个月成立】


“越是研究党史,就越是发现建立中国共产党,确确实实非常不容易。”丁晓强告诉记者,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到作风建设,百年大党的探索、品格与追求,对新时代党建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到底诞生在何时?在大量史料文献研究中,丁晓强非常明确地认为,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参与成立的中共发起组于1920年6月19日在陈独秀寓所——渔阳里2号成立,初名“社会共产党”,比之前认为的8月份“早”了约两个月。事实上,此前相关研究多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人员回忆,或者共产国际代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同盟“中国革命局”的工作汇报,并不准确。

这一政党组织成立被认为是中共建党大业正式筹备启动,但如何找到多种“信源”加以佐证?丁晓强认为,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言时透露,1920年5月就已发起成立党的早期组织;而在苏联1950年代移交的中共一大资料中提及,中共发起组建立时间为“去年(1920年)年中”……

关键证据在于俞秀松在存世仅几个月的6月份日记,他记述“19日晚送施存统赴日”,出于保密等原因隐晦地表示“我们成立了一个组织”。所以,这些文件是第一手资料,要权威得多,而且相互印证了具体时间、参会人员和会议内容。确立中共发起组成立的时间,不仅更符合史实,也更能体现党创建过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的自主努力和建党初心。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
本文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