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老人与海”故事,365天有300天在治水,这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从上海驻洱海

教育在线 2021-02-25 17:4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提起“老人与海”的现实版,许多人想到上海交通大学的水环境专家孔海南在洱海上守得云开见月明。其实,古稀教授孔老师身边就有不少从上海搬去洱海的治水人。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王欣泽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4年前,王欣泽就随孔教授来到大理,全身心投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洱海保护与治理研究,由此与这片海结下不解之缘,总共4000多个日夜,始终在做这一件事。

【上海教授当湖畔“常驻民”】


“如果要在洱海这个团队做带头人,要热爱洱海,要有牺牲精神。”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获得者,孔海南这样评价,“王欣泽365天有300天左右在洱海,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作为洱海湖畔“常驻民”,王欣泽早期在上海交大牵头实施的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水专项洱海项目中分别作为技术骨干和课题负责人承担项目。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建院之后,又历任副院长、院长,同时兼任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技术组副组长,带领研究院团队和全州各族百姓一道全力投身洱海保护治理,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王欣泽他们有点像渔民,天天离不开“出海”。他获取洱海湖区及主要入湖河流分析监测的一手数据,研发并示范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参与州指挥部水质研判与保护治理决策分析。仅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估方面,他就要针对湖区的19条垂线38个监测点位,以及流域内入湖河流(含重要沟渠)的62个监测断面,开展大量现场取样和分析,系统的数据积累为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帮助解决“让洱海说得清”的问题。

【以一个人去影响一群人】


当年,孔海南的第一支团队把实验室搬进了湖畔农户;后来,老教授的接班人——王欣泽教授成为当地第五任挂职副县长。从最初租用改造民房作为简易的实验室,到如今已初具规模的高原湖泊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已深入人心,成为洱海之源——洱源县随处可见的标语。

“扎根银苍玉洱,守得水清月明。”据不完全统计,15年来一波波师生,仅分析水质指标就达16万余次。尤其是从源头上,他们抓住占洱海水源六七成的两条江,通过近万亩湿地的生态修复工程,将其水质提高到至少四类水,并辐射和涵养两三万亩水土。

“以一个人去影响一群人,以一个团队去影响一个地域,这是身为教师才有的能量裂变和幸福感。”王欣泽说。作为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洱海治理团队的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王欣泽依托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从教室带到洱海边,通过现场实验和研究学习,为洱海治理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和学生们一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洱海保护治理培养优秀环保人才。

【洱海治理模式推及全滇】


“为了保护洱海、把洱海治理好,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心里很感激王老师 。”上关镇河尾湿地的管理员吴绍红说。

在全州上下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在王欣泽及其团队的不断探索中,洱海水质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数据显示,洱海Ⅱ类水的月份从“十一五”期间的21个月增加到“十二五”期间的30个月,“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水质良好月份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洱海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洱海研究成果累计形成专利技术数十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而王欣泽也被授予“大理最美环保人”称号,同时入选大理州首批“苍洱霞光”人才计划。同样在他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去年也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五批“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研究院与当地又签下十年之约,各方共建以洱海保护为核心的国家级高原湖泊野外观测台站,将洱海治理模式推及全滇九大高原湖泊甚至全国。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