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中国:新发展阶段视野下的再考量

上观学习 2021-01-04 06:4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小康之后,要做好新的社会发展规划,切实防范各种风险。

2020年12月26日,“小康之后的中国社会发展:新规划、新征程”高端论坛以在线会议形式举办。该论坛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学术年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系列主题论坛之一,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社会变迁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承办。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1位知名社会学家做了主题报告,三千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学爱好者参加了线上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社会变迁研究会会长张翼教授代表会议举办方和承办方做了致辞,并重点阐述了自己对小康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些观点。张翼教授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征程中,学界应当投入更多精力去梳理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系统,是一个与其他学科既相互激荡又相互联系,彼此完善的系统。小康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建设方面,社会学者应当抓住历史的机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亲身参与和观察社会的变化、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提炼中国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教授做了“开启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主旨报告,就中国如何走出现代化道路上的诸多陷阱,迈向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进行了探讨。李培林教授指出,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完全重复过去一般的现代化过程,而是把很多国家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变化过程压缩到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前工业化的、工业化的和后工业化的发展问题集中显现,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现象并存,使得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既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小康之后我们必须走出西方现代化的陷阱,在新的社会多样化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途径。而当前,中国一系列的国际国内政策所显示的走大国和平兴起道路的决心,将会改变和修订“西方现代化”的逻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以“我国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为题,对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阐述。这些重点任务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更加强烈的新形势提出的,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这些社会建设重点任务概括起来看,就是建设“品质型社会”、“公正型社会”、“共治型社会”和“智慧型社会”,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天夫教授以“数据时代的不均衡及其行动后果”为题,从数字技术维度对社会分化问题进行探讨,指出了其中的“数字鸿沟”陷阱及其发展后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以“美丽乡村与社会建设”为题,对乡村内在的逻辑和社会建设思路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反思了乡村振兴过程中“谁的乡村?谁来建设?”的现实问题。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以“流动、组织与治理:社会学的三个中轴概念”为题,阐述了上述三个维度在当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学中的功能作用,并认为“如何将具有流动性的人组织起来进行社会建设”是现阶段的重要现实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对本次高端论坛作总结发言,指出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的重要时刻,我们需要以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去应对并解决全面建成小康之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小康之后社会发展同样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做好新的社会发展规划,尽可能防范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风险和不良后果,迎接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栏目主编:王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