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何以取得伟大成就?这一条方法论原则非常重要

思想汇 2020-11-06 08:4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丹旎
中国经济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索,呼唤理论界及时、深入的研究与总结。

日前,在“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两重性和相容性研究——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探索》新书发布暨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市经济学会市场经济专委会主任陈承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在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两重性特点和相容性规律,在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和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动非公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化和全球化要求、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两重性和相容性研究——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探索》由陈承明、鞠立新所著。作为作者之一,陈承明介绍,该书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理论指导,通过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教训,揭示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两重性特点和相容性规律。

全书除绪论外共有十五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到第五章,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及市场经济等基础理论出发,在总体上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两重性和相容性。第六章到第十二章,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具体阐述了两重性和相容性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关系、调节机制、劳动价值、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土地制度等层面上的不同表现。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联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进一步在教育文化、经济理论和思想方法等方面,说明这种两重性和相容性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以及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上海生产力学会秘书长顾其南指出,在当前疫情叠加国际变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显示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和坚韧性。中国经济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索,呼唤理论界及时、深入的研究与总结。新书开启了对中国经济独具新意和特点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东华大学教授戴昌钧认为,新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剖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经济运行的规律,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市场经济与反腐倡廉等的相互关系,具有独到见解和理论创新性。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讲师李炜永认为,该书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以“两重性”与“相容性”对中国经济特点作出高度概括,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提供了一把钥匙,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刻回答。

据悉,本次研讨会是第19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之一,由上海市经济学会市场经济研究专委会、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上海生产力学会、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