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12本、上海第5本,这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是如何被发现的?

思想汇 2020-08-20 06:3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高明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100周年,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这册《共产党宣言》重新现身,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问世100周年。日前,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相关布展活动中,意外发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这也是全国第12本、上海第5本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回顾发现过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借由这次发现,使我们对于这本经典文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是一本“红头本”

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为配合“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上海社会科学院筹备启用尚社苑“党的诞生地”资料中心。院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出版物,在布展过程中发现了这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这本《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半身像,书名错印为“共党产宣言”,故又称为“红头本”。上端从右至左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署“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全文用5号铅字竖排,56页。封底印有“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定价大洋一角,印刷及发行者社会主义研究社”字样。

上海社科院图书馆新发现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封面。

《共产党宣言》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但是到五四时期,《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全译本公开出版。1919年秋,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望道,收到邵力子来函,提及《星期评论》周刊主编戴季陶拟邀请陈为该刊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欣然应允后,回到家乡义乌分水塘村的柴屋里夜以继日地翻译着。当时,连必要的工具书和基本资料都缺少,陈望道“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翻译完成了全文。

1920年5月,陈望道带着译稿赶赴上海。然而,《星期评论》却被迫停刊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不得不另找机构出版。当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得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已经译出,决定资助出版。为此,在上海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建起了名叫“又新”的小印刷所。1920年8月,《宣言》中文全译本终于在上海问世,所印一千册很快赠售一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排版疏漏,当时错把书名印成“共党产宣言”,成为难得的“错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产党宣言》连续印刷两次,这在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之后,各地争相翻印,不断再版。

如何成为上海社科院图书馆馆藏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传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在上海的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中共早期党组织的发起和组织以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这册《共产党宣言》封面左上角题款写有“敬赠 岫庐先生”,中间有“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藏书”印章,首页落有“岫庐藏书”印。由此基本可以厘清这册《共产党宣言》的入藏过程。岫庐,乃王云五号,“岫庐藏书”印说明这册《共产党宣言》为王云五旧藏。王云五,又名之瑞,小名日祥,字云五,后以字行,号岫庐,晚年自署岫庐老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21年9月,经胡适推荐,王云五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1922年1月正式出任所长,并着手改组和扩充该馆机构。1929年,王云五辞去编译所职务,但仍兼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总编辑和东方图书馆馆长。1930年,王云五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任研究所所长,直至1946年离任。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这册《共产党宣言》首页落有“岫庐藏书”印。

1928年,潘序伦在上海创立了立信会计补习学校。1937年,他又筹集基金十七万元创设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王云五应潘序伦之邀,参与了学校筹建工作。据《申报》《民报》等当时的报纸记载:1937年4月15日,在上海香港路59号银行俱乐部召开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第一次校董事会,讨论通过《学校组织大纲》及其他章程,陈其采当选校董会主席(董事长),王云五当选校董会副主席(副董事长),宋汉章、钱新之、江恒源、潘序伦、钱廼瀓、李文杰、李鸿寿当选董事,李文杰兼任校董会秘书,潘序伦为校长。由于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沦为孤岛,招生工作暂缓。1939年9月,学校招收第一届专科生38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4月,学校内迁重庆。抗战胜利后,重庆北碚校址改设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四川籍人士组成新的校董事会,继续办学。1946年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被批准在上海复校。1946年8月1日起,学校一切校务均在上海办理。学校为了更好办学和发展,多方筹划,决定在1940年购置的徐虹路柿子湾33亩土地上兴建自己的校舍。1946年6月,新校舍动工兴建,1947年2月迁入新址。1947年4月13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新址庆祝十周年校庆,并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

原在重庆北碚的校舍及财产包括所有不足万册图书,因无法运沪,且因在北碚设立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之需要,不得不将存在北碚图书大部分遗赠该校。1948年的《立信会计学校概况》记载,上海新校图书馆藏书甚缺,于是潘序伦长兄潘伯彦捐赠万册图书,校董会副主席王云五不仅捐赠了大量“岫庐藏书”,还派员在美国为图书馆购置了大量西文图书。包括这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岫庐藏书”应该在此时入藏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图书馆。

1950年8月,上海商学院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同月上海法学院(部分财经系科)并入;1951年4月至8月,华东财经学校、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系、光华大学商学院、大夏大学会计专修科并入;1952年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并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图书移交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故这册《共产党宣言》盖有“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藏书”印章 。

195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上海经济研究所和上海历史研究所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地区最早的社会科学专门研究机构。1958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合并而成上海社会科学院(195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并入),这是全国第一家社会科学院。同时,在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此前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霭士图书馆藏书亦入藏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至此,这册《共产党宣言》与其他“岫庐藏书”一起,伴随着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变迁,从华东政法学院红楼馆舍,迁入中山西路1610号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1号楼(1999年),后于2009年搬入2号楼。

抗战胜利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回沪新建的校址在徐虹路(今徐虹北路)柿子湾,距今天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尚社苑“党的诞生地”资料中心不足700米。今年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100周年,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这册《共产党宣言》重新现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文内图:上海社科院图书馆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