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汇100%商家在用,吃饭购物离不开这科技!一场“橙色风暴”席卷五角场

前沿风 2020-08-19 14:1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截至目前,商米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陆续落地了数字化体验店,既有像上海合生汇、北京王府井这样位于大型商圈的“商米之家”,也有类似汕头、深圳华强北的“街边店”。

一家无人便利店不配备收银员,顾客挑选完商品在自助收银设备上“扫脸”结账,一日接待顾客200多人。一个小花店在入口处安装AI摄像头,进店客人的年龄、性别和购物喜好等“尽收眼底”,后台生成一幅大数据“画像”。

传统的便利店、花店、母婴店或咖啡馆如何升级为“数字化门店”?8月18日,商米的上海首个数字化体验空间“商米之家”旗舰店在五角场合生汇开业。各行各业的商户来这家旗舰店转一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一家店集合十种场景


 走进“商米之家”,这是一个集合了餐饮、商超、酒店、花店、母婴等十种业态和应用场景的数字化体验空间。店内分隔出多个小空间,每个角落都被布置成不同行业的“店面”。

无人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之间,一张看似不起眼的价签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张薄似纸片的价签并不是一张普通的纸,而是一个电子触摸屏。商家更改价钱和商品名称时,无需手写,在后台修改信息,批量推送即可。防水防冻的价签还可以放在冰柜里,液晶屏幕平时不耗一分电,只在改动信息时才耗电,保持长久续航。

一款K2自助收银设备,占地面积只有 A4纸大小,可以直接摆在台面或悬挂在墙上使用。人们在盒马、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或连锁咖啡馆内都使用过这款自助设备。“这款机器可在有店员和无店员的状态下使用,横屏是店员模式,竖屏是顾客自助结算模式。”旗舰店店长告诉记者,除了无接触付款外,产品还内置3D结构光摄像头,支持刷脸支付,看一眼就可以秒付款。

商米餐厅里,一名服务员手持着一台M2机给顾客点单,一号桌刚下单了松鼠桂鱼和金蒜娃娃菜,餐厅的前台和后厨同步收到信息,同一时间,厨房出菜口处一台小黑打印机“滋滋”地运作起来,打印出点菜单,提交给厨师制作。这时,二号桌点的石锅芋艿和干煸四季豆已经制作完成,菜品送到出菜口的同时,餐厅各岗位屏幕上的菜名后面都显示为绿色的“勾”。

“以前点完单,服务员要把桌号、食客偏好口味等写在纸条上,递给后厨,客人一多起来,每桌的上菜节奏和烹饪时间就会‘打架’。将整个餐厅数字化联网后,每个岗位不再是一个‘孤岛’,上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小花艺馆的“翻身仗” 


开业首日,旗舰店内人来人往,来自各行各业的本地商户前来“观摩”,寻求适合自身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作为合生汇的新入驻企业,商米是这里的“新成员”,但实际上,合生汇里几乎100%的商家都在使用着商米的数字化产品或解决方案。记者走访了商场内几家餐饮、零售门店,如点都德、左庭右院、家府潮汕菜、和牛寿喜烧等都已经使用起了商米的智能收银、点餐和排队设备。

“除了大型连锁餐饮和商超以外,商米一直非常关注为传统的小商户提供数字化赋能。”商米创始人兼CEO林喆说,“线下小店的抗击风险能力较弱,而小店又没有那么强大的研发团队。商米正在研发一套专门帮助中小商户实现门店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解决方案。”一家传统小店只要加载这一套方案,就可以轻松变成一个“数字化门店”。

而商米的“实验场”,就在上海的创新中心五角场。

徐小明的Rosa&más花艺生活馆开在大学路上,疫情期间,花艺馆生意遭受重创,就在小店思考如何复苏之时,商米的智能数字化设备为她开辟了新路径。从D2到“小闪”,到人工智能摄像头,小花店一口气配齐了商米的整套数字门店设备。那么使用一段时间以来,效果如何呢?

花店和一般零售店不同,在进货产品的时间和种类上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店铺的营销业绩。“花卉进货后很快就会凋谢,卖不出去的花就等于损耗。”徐小明说,而商米的产品在客群分析上发挥了作用。“店内安装的AI摄像头,可以对客户的消费习惯实现智能监控和分析,比如客人进店多久,在哪个品种的花卉前停留时间比较长,后台完成大数据‘画像’。”了解到顾客的消费习惯后精准营销,让花店的生意逐渐回暖。

除了花艺馆以外,如今五角场周边区域的不少生鲜店、水果店等都中小商户都成为商米的合作伙伴。旗舰店的目标是让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从合生汇辐射到整个五角场乃至杨浦区,为更多餐饮、零售、娱乐、服务业店铺提高人效、坪效和毛利。

截至目前,商米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台北、成都、汕头、郑州等8个城市陆续落地了数字化体验店。既有像上海合生汇、北京王府井这样位于大型商圈的“商米之家”,也有类似汕头、深圳华强北的“街边店”,将数字化的方式更近距离地带给每一位商户。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黄尖尖
图片摄影:黄尖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