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严安林|为何说民意对抗与民心疏离,是新冠疫情对两岸关系最大伤害?

港澳台 2020-05-18 06:0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有些时候,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人的想法。

专访严安林是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五楼华夏厅。这是他特意挑选的,“在这里谈台湾问题最合适。”1992年博士毕业的严安林是大陆首位当代台湾研究方向的博士,师从南京大学历史系大家茅家琦先生。茅先生的学术生涯长期工于太平天国史,从上世纪80年代把方向扩展到当代台湾研究。老先生当时在美国讲学时发现,对于1949年后的台湾情况,大陆方面几乎没人研究,反而在美国倒多有涉及,于是就号召门下弟子进入这一陌生领域。

由此,学历史的严安林开始30多年的当代台湾研究,并见证了两岸关系近30年的起起伏伏、两岸民众的喜怒哀乐。如今,作为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5·20”前夕谈了新冠疫情之下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民意对抗是疫情对两岸关系最大伤害

上观新闻:该怎么评价疫情之下的两岸关系?感觉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层面,双方的撕裂都在加深?

严安林: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本该是两岸间一次可以合作、应该合作并能改善关系的契机,然而却在台湾当局操作下,成为加剧关系恶化的“催化剂”,使两岸关系遭受“全方位”与“全面性”的冲击。这是我们极不希望看到的。对此,台湾当局要负全部责任。

上观新闻:首当其冲的是加剧了本就紧张的两岸政治关系?

严安林:今年1月的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选举)对两岸关系的冲击非常大。民进党当局为了选举利益不断挑衅大陆,恶化两岸关系。即便选举结束后,当局又借助疫情操作“抗陆保台”牌,加深两岸间的政治对立。

疫情防控需要采用物理隔绝措施,为民进党当局推动两岸交流“去频繁化”“去密切化”、经济合作“去依赖化”、两岸交往“去融合化”提供了借口,借此企图推动两岸“脱钩化”,实现“你是你、我是我”“两岸不是一家亲”的台湾社会基本认识。

为此,当局大搞“政治防疫”,公开将新冠肺炎称为“武汉肺炎”甚至“中国肺炎”,即便在所谓“台美防疫伙伴联合声明”中,也称作“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冠肺炎病毒”,挑起岛内民意对大陆的恶感。两岸在滞鄂台胞返台问题上进行过尖锐斗争,其本质就是两岸到底是“一国”还是“两国”。

上观新闻:政治关系恶化会影响两岸民意。

严安林:在我看来,民意的对抗与民心的疏离,是这场疫情对两岸关系最大的伤害。由于政治惯性,“二合一”选举时被民进党煽动起来的“反陆抗陆”民粹主义浪潮,不能在短时期内消弭下去。再加上抗疫中台湾民众自保的心态,借助网络传播,视大陆为“威胁”成了台湾所谓的“政治正确”。

台湾民粹主义的暴发,引发大陆社会民意的反感与反弹。从舆论场上看,两岸社会民意撕裂、民间互信消减,彼此不满呈螺旋式上升。

此外,疫情严重冲击两岸交流与经济合作的既有形态。不仅使两岸人员交流数量锐减,几近停滞,何时恢复尚未可知,而且改变原先“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交流模式。疫情不仅影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利益、冲击两岸经济合作深化态势,而且有可能冲击两岸产业分工,甚至重组两岸产业链。

最后,民进党当局借疫情持续操作“亲美抗陆”政策。受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大陆的战略需要,疫情成为美台合作的“抓手”与提升关系的“催化剂”。所谓“台美防疫伙伴联合声明”,就是以抗疫为借口,以“政府对政府”名义开展。疫情也成为民进党当局在国际社会挑战“一中”原则的“探路石”,“口罩外交”成为扩大对外交往的主要手段,并借疫情企图参加世卫组织大会。需要指出的是,台湾通过美国而非两岸协商的方式参与世卫组织活动,是大陆方面所不能接受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蔡英文“5·20”演说期待不高

上观新闻:本月20日将开启蔡英文第二个任期,民进党当局在两岸政策上是否会有调整?

严安林:当天,蔡英文的演讲会揭示未来4年当局的内外政策走向,包括两岸政策。相信台湾蓝绿阵营、大陆方面、美国政府等都会密切关注,以此判断民进党当局未来两岸政策的行与止。

对于这场重要的演讲,我并非“一无期待”,但总体“期待不高”。说有“一点期待”,一方面,从学者角度出发、出于良好愿望,总是希望蔡英文第二任期的两岸政策能够调整起来,哪怕好一点甚至不继续坏下去,都是件好事。她现在已经没有连任的压力,应该做点有利两岸和平发展的事情。另一方面,关系继续坏下去,对台湾还是大陆都没好处。两岸都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而且蔡英文至少没公开做出放弃“维持现状”的政治表态。

至于为何说“期待不高”,一是过去4年两岸关系积累太多的负面因素,当下更是受到“二合一”选举和新冠疫情引发的台湾民粹主义冲击。二是连任后的蔡英文自以为代表岛内的新民意,外界解读她有错误的判断:认为大陆的两岸政策应该向她靠拢。三是美国不断打“台湾牌”,与蔡英文的“美国牌”交汇。最后是岛内“独派”势力对蔡英文不断施压,要她“台独”的步子迈得大一些。

上观新闻:这种情况下,是否更体现出“九二共识”的重要性?

严安林:“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它清晰地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表明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涉及的是两岸关系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

2008年到2016年两岸关系之所以能够走上和平发展轨道,就是因为双方有这个共同的政治基础,进而签署了23项协议。2016年5月民进党上台以来,和平发展局面遭到严重破坏,国台办与陆委会沟通机制停摆、海协会与海基会协商被迫停止、台湾不能参与世卫组织大会,都是因为台湾方面不认同“九二共识”,使彼此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不复存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相信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蔡英文的第二个任期。

“台独”分子常哀叹,最不幸的是离美国太远、离大陆太近

上观新闻:我们再说台湾岛内政局。民进党是否会像日本自民党那样长期执政?

严安林:这种台湾某个政党会长期执政的论断,在2008年马英九胜选后也出现过。当时认为,民进党从此要在野20年,但现实情况又如何呢?

个人不认为民进党将长期执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在台湾,政党轮替已是政治发展的常态,无论哪个党派,执政品质不佳都有可能被民众选下台。第二,中国国民党目前确实比较困难,但毕竟在台湾执政50多年。“瘦弱的骆驼比马大”。国民党还是立法机构第二大党,在岛内22个县市中执政16个,地方县市民意代表机构中,国民党的席次也是最多。第三,从民进党看,它选举人才济济,但搞经济、搞治理未必在行,否则蔡英文今年选举为何不打“政绩牌”?反观国民党,搞经济建设还是相对比较在行。即便2024年民进党因为某种原因继续执政,不代表2028年还能如此,这是一个可以肯定的规律。

上观新闻:世代交替后的国民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否真会“亲美反陆”?

严安林:国民党的未来之路,最根本在于落实好自己提出的“为民服务”。具体讲,一要有中心思想,说清楚政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二要在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政策论述;三要工作上接地气,不能暮气沉沉;四要培养各方面人才;五要吸引年轻人加入和支持,现在年轻国民党员占党员总数5%不到。国民党的路只能靠国民党人自己去探索,外人帮不了忙。

至于国民党会否“亲美反陆”。“亲美”是肯定的,这是国民党的传统也是基因。至于是否会“反陆”,还需要再观察。一方面,这次“二合一”选举中出现的“反陆抗陆”与“友陆和陆”观点,是岛内面对大陆崛起的两种不同应对主张。民进党认为该断绝往来,但国民党认为台湾不能自外于大陆,要在大陆崛起过程中谋得台湾未来。另一方面,即便像党主席江启臣这样的“本土派”也不主张“反陆”,更多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怕被“抹红”。

从长远看,台湾社会无法长期“反陆”。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太大,两岸在民族、宗教、文化方面太相近,且地理距离上太近。“台独”分子常哀叹:“台独”最不幸的,就是离美国太远,离中国(大陆)太近。

上观新闻:该如何看待岛内政坛“第三势力”崛起?

严安林:个人认为台湾政治就是两党政治,没有第三大党长期发展的空间。这是由台湾选举制度所决定的。民意代表选举将岛内划分成73个小选区,每个选区只有一个席次,客观上有利于大党“通吃”。另外,台湾政党政治起源就是“党外”与国民党两派较量,“党外”就是民进党的雏形。

过去有亲民党、新党、台联党等“第三势力”,现在影响力有多大呢?“第三势力”政党,在未来要么存在但无足轻重,要么被泡沫化。所谓“无色觉醒”或“第三势力”,是在蓝绿大党都有问题情况下,给岛内社会的一种想象空间。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人的想法

上观新闻:毋庸讳言,现在岛内年轻人对大陆存在偏见。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严安林:蔡英文把台湾年轻人称为“天然独”,但实际上他们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观念。接受十几年错误史观教育的年轻人,会对大陆产生一定的偏见。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参与两岸交流。来过大陆未必能改变他们的观念,但来与不来,想法一定会不一样。要让年轻人从两岸交流中获得好处,通过融合发展实现心灵契合。

有些时候,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人的想法。在今年“二合一”选举中,年长者支持国民党的比较多,年轻人支持民进党的较多。因为年长者要挣“奶粉钱”,但整天高喊“主权”“独立”不能当饭吃。随着年轻人负担加重、阅历增加,会慢慢发现只有两岸和平发展才符合自身利益。这个改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上观新闻:民进党当局的行为让不少大陆网民对“和平统一”前景感到悲观,甚至提出“武统”。该如何看待?

严安林:能理解网民的看法,主要原因是岛内主张统一的力量不强。但是我不主张把“和统”与“武统”对立起来。大陆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从没有承诺放弃武力。这是一种战略考虑,因为如果放弃武力,就有可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外界不该将两者对立割裂、非此即彼地看待。

图片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新华社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洪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