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战”⑮|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世界观 2020-02-26 06:2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婧
截至目前,22个阿拉伯国家均通过各类渠道声援中国抗疫,并向中方提供不同程度的物资援助。

“千里送鹅毛”

科摩罗,这个位于非洲东部、由三座火山岛组成的阿拉伯国家,日前捐赠了100欧元(约760元人民币)支持中国抗疫。1996年,科摩罗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至今仍在其列。

中国南宋文学家罗泌在《路史》中动情写下“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这样的故事似乎与现实主义笔下的“丛林法则”相去甚远,而今天真实地发生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人们觉得感动,记住了这个风月同天的“月亮之国”。

笔者所在的上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近来就收到25封阿拉伯国家官员、智库及媒体人士的慰问信,他们曾参加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与中国的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有过深入交流,并进行了实地调研。

第八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学员、阿拉伯国家联盟行政监管司司长、伊拉克官员伊萨姆·拜拉姆说:“支持中国人民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一期中阿政党官员研修班学员、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中央委员阿莱·迪克在信中写到,“中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和谐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你们是创造历史的人,人道主义和全人类共赢的精神永存”!

第九期研修班学员穆赫桑·伊斯曼德尔是一位经济学博士,曾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工作,现任叙利亚计划与国际合作署办公室主任。前几日,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收到他洋洋洒洒的千字文来信,跃然纸上的是一位专家型官员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还有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一颗来自叙利亚朋友的真心。后来才知道,这篇文章写于连续断电六日的霍姆斯村庄,战争导致叙利亚供电问题严重。

无一例外的支持

其实,自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阿拉伯国家纷纷对中国全民抗疫表示慰问与支持,赞赏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担当与能力,钦佩中国人民在这场危机中的团结互助与奉献精神。截至目前,22个阿拉伯国家均通过各类渠道声援中国抗疫,并向中方提供不同程度的物资援助。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先后应约同两位阿拉伯国家元首通电话,分别是沙特国王萨勒曼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除了政治层面的沟通和支持,两个“海湾富国”还向中方捐赠了大批防疫物资。卡塔尔航空宣布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承运中国使领馆在全球范围内筹集到的抗疫物资。

就在两年半前,沙特等国以“支持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安全”为由与卡塔尔断交,至今未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两国在诸多地区问题上存在分歧,包括与伊朗关系、与土耳其关系、与穆斯林兄弟会关系等,但在支持和援助中国抗击疫情方面,沙卡的慷慨与积极“出奇”一致。

再看其他阿拉伯国家,尽管地区局势仍复杂多变,一些国家处于内忧外困的境地,但从大国到小国、从富国到穷国,都无一例外地公开支持中国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来自各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代表、议会代表、政党代表及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通过不同渠道发声,“危机治理展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值得全世界学习”,“中国人民很坚强,他们团结合作,一定能取得抗疫成功”,“中国会更强大”!

患难见真情

危机中见真情,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抗疫的全面支持是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映照,也是对中国以“发展”为核心对阿政策的有效检验。

自2011年中东变局以来,不少阿拉伯国家内部发生动荡,一些外部势力急于插手“扶新人、换旧人”,而这样以构建势力范围为目的的“和平与安全”必然不会在历史长河中久存。

中国看到的,是阿拉伯国家对改革与发展的诉求以及民众对经济和民生问题的要求。只有解决发展问题,只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时代的潮流才不会抛弃治理者。中国的对阿政策符合时代趋势、应民意得人心,才使得22个阿拉伯国家超越各种分歧,把中国当作真朋友。

(作者工作单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