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说出“毁灭人类”的恐怖话语,人工智能需要更多哲学预见

思想汇 2018-06-16 06:5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刚面世就说出了“毁灭人类”的恐怖话语。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笑了之,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6月9日,“智能化社会与人类发展”学术会议暨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行。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大学肖玲教授分别致辞。

2017年初,欧洲议会的一份报告建议承认机器人的“人格”;去年10月,沙特阿拉伯王国赋予名为索菲亚的机器人以公民身份;日本已出现机器人参与市长竞选……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当机器人深度介入人类生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未来机器人的功能是否会全面超过人?智能机器人是人吗?人和机器人的关系会如何演变?将来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类?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正向所有社会技术领域当中渗透,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人类文明将呈现出信息文明深度发展与智能文明展露头角的新形态。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到来,机器人有望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哲学不能缺席,它是解锁人工智能的重要钥匙。

 

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认为,为了维护人类的尊严,应当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规定社会底线。关于人机关系,担忧早已有之。1948年,著名控制论专家艾什比就说机器人将统治人类,而这一年距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仅两年。今天我们身边充斥着技术万能论、技术天然合理论、技术自主论、技术至上论等思想,林德宏认为应该明确技术有禁区,必须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加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敢于对技术说“不”。对技术的合理约束,实际上是对人自身的约束,约束不断膨胀的物欲,约束对技术的贪婪追求和可能出现的“邪念”。

 

东华大学教授张怡认为,当社会的形态出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赛博空间(指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里的虚拟现实)与物理空间高度智能融合时,一种基于物联网为载体的存在方式为人类智能的进化打开了新的空间,那就是集体智慧,由此形成一种跨界的合作性认知。集体解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但是在赛博空间产生之前,集体解问题的范围受到时空的限制。而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为突破这一局限提供了可能。智能化社会条件下,由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存在,导致人们将原本出现在赛博空间中的集体智慧认知方式向社会劳动分工迁移,出现了超专业化现象。超专业劳动分工的本质并不是将工作简单细分,而是将工作置于一个“全球脑”下进行虚拟的整体操作。

 

上海大学杨庆峰教授指出,从历史交往角度看,哲学与人工智能两个学科没有任何的关联。哲学学科存在了几千年,历史悠久,如同一个巨人。而人工智能还处在胚胎阶段,还在争取着自身的合法地位。所以两者的历史交往是空白。就当下而言,技术发展及其伦理问题成为两个领域交往的主要方式。然而,通过伦理建立起来的交往方式并非唯一。比如,通过记忆理论反思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没有回忆,是人与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界限,但是未来这个界限是否会被打破?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搭建不同的、多元记忆神经元回路,从而展示出多样的记忆行为。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人工创造的产物,而不是天然自然的自发转化,人工智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比如关于人—技(人—机)关系问题。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亚刚面世就说出了“毁灭人类”的恐怖话语。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笑了之,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虽然社会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与发展,但技术本身不可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即使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智能性技术形式也是如此,相反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如果发展人工智能反而制约了人的自由、背离了人的目的,这样的技术形式生命力何在?技术上的可能不意味着伦理上的应该,哲学上的反思和预见会让人工智能的发展少走很多弯路。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委员会、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内文图:王珍 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