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丨不签大单、走访深圳,默克尔访华新看点有何意味

世界观 2018-05-24 15:4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姜锋
默克尔此行有两点与以往不同,值得关注:一是访问期间没有安排签署巨额贸易协议的环节,二是她将到深圳市实地参观。

今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她在任以来第11次访华之旅,据说,默克尔是多年来访华次数最多的西方大国领导人,足见她对中德关系的重视。从目前得知的消息看,默克尔此行有两点与以往不同,值得关注:一是访问期间没有安排签署巨额贸易协议的环节,二是她将到深圳市实地参观。

 

签署巨额贸易协议,通常被解读为双边关系有实质内容,是某些重要访问是否成功的标志,在经济关系十分密切的中德之间,这样的安排通常是高访的务实标配,受到舆论格外关注。此次不然,给人们的印象是,中德关系超越了一般商贸买卖的“务实”关系,战略“务虚”的内容已上升到突出位置。这样的议题应该很多,诸如如何维护自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不断受到冲击的国际自由贸易秩序,保持世界经济平稳运行;如何有效解决美国“退约”后的伊核问题,维护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不受重创;如何继续发挥国际多边机制,有效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战略议题的目录还很长,在美国“优先”退出现有国际秩序的时刻,中德两国更加关注事关全球的战略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体现了责任担当。

 

从战略角度认识这样的责任,需要克服机会主义的意图和权宜之计的做法,比如在美国强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面前就不能仅仅算计自己的得失,千方百计地把压力往别人身上引。前不久,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盟官方人士不仅这么做,而且,还试图劝说美国一起对付中国,欧美媒体对此已有很多报道。在伊朗核问题上,欧洲也有过类似算计,协议刚签就担心中国和伊朗会做更多生意,便想尽办法制衡,忙不迭地去抢地盘,把事关地区和欧洲安全大局的伊核问题仅仅看成是买卖利益,缺乏战略判断,直到美国要退出伊核协议时才醒悟过来,寻求与各方合作,力保伊核协议继续有效。

 

访问深圳是非常有意味的安排。那里是中国,乃至全球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地方,迸发着生机勃勃的创新活力。而“高科技”已经成为德国近年来看待中德关系的敏感词,近乎谈之色变,媒体和智库充斥着类似限制中国的声音,甚至称要防范中国“盗窃技术”,政府也在制订或酝酿措施限制中国企业进入。应该看到,经历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步,造就了很多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扎根中国、融汇全球的高科技产业链,中国已经是高科技大国,是全球科技的重要贡献者。就汽车行业创新而言,一项德国的调研显示,中国汽车行业创新力已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排在日美之前。同时,还应意识到,技术因开放和应用产生活力,没有市场的技术终究会被淘汰和消亡,曾经是高科技的铁路磁悬浮技术就因失去市场寿终正寝,是鲜活的教训。

 

当然,目前全球产业分工中,高科技还是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兴事件”不仅给中国企业制造了严峻困难,敲响“芯”的警钟,也让德国企业感到恐惧。因为,如果美国对德国断货,德国政府新近大力推动的信息化数字化计划将十分艰难,德国也离不开美国“芯”。有专家认为,长此以往,甚至连作为德国经济支柱的汽车工业也将成为美国数字技术的打工仔。人们还意识到,德国和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几乎都掌控在美国手中。处于一个无“网”不在的时代,身在网络和数据重新定义生存和实力的世界格局中,德国的步伐显得慢了些,靠保护和限制显然不是出路,需要开放。如何开放,并让开放值得信任?美国优先断“芯”让世界丧失了对至今为止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信任,中德双方能否在相互开放协作中建立起战略互信,这对企业家和政治家是艰巨的挑战,也是共同的责任。

 

默克尔身边有两种声音:一个声音说“中国是威胁”,要加以防范;另一个声音说“中国是机会”,要加强合作。到底听谁的?世界局势如此复杂多变,中德关系如此丰富交织,给出一个简单的回答不可能。百闻不如一见,默克尔总理已经是在任期间第11次访问中国,自有其判断中德关系的立场和答案,关键在于这一关系是否给两国都带来利益,增加两国人民的福祉,在全球越来越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给世界带来稳定、繁荣与和平。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廖勤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