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不等于“脑洞文学”,21岁新概念作文大赛倡导“人文指引方向”

文化观澜 2018-04-25 20:0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为有文学理想的孩子打造愿意耐心等候他们的平台

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这是1999年《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7所高校发起新概念作文大赛时提出的口号。4月25日,第21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在上海作协大厅宣布启动,中国出版传媒旗下教育品牌“中版国教”连续3届冠名大赛,并将围绕“人文指引方向”这一新理念展开系列合作,包括“新概念作文大赛”系列图书出版、开展公益讲座“文学百校行”全国巡讲、筹划全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研讨峰会和面向中学生文科教育的研学营等。启动仪式上,21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到底提倡哪种“新”,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20年前,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发起举办,不仅是文学界选拔新人的一项赛事,更被视作对当时中学教育“唯理模式”的挑战,在教育界一石激起千层浪。“20年前新概念的新,其一是体现在姿态上,比如说叛逆、流浪、远方这样的概念,其二是体现在形式上,为了反驳当时学校里的作文套路,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文体,最后是写作题材上的新,有的参赛者会写一些民国或明清小说话本里看的题材,比如一个江南大家族等等,但因为缺少生活支撑,当时的‘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面的。”《萌芽》杂志副总编胡玮莳说,20年后的中学生,见识的广度、视野的开阔度远胜于20年前,他们接触了更复杂的社会形态,但缺乏对这些社会形态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缺乏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和反思过程。“这些年,更多的来稿偏向于奇幻、幻想或广义上的科幻题材,我们确实要思考,现在的新到底是什么样的新?”

 

“如今的中学生对文学的认识非常两极化,一部分遵从课堂教学的逻辑,认为作文写得好、课本读得多,就是有文学才华;另一部分过犹不及,完全倒向网络文学和时下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俗称脑洞文学。我们现在到各个学校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不是要告诉他们哪些是新思维、新表达,反而要强调新思维、新表达不代表什么。按照很多学生现在的理解,新思维、新表达可能就是编出一个宇宙大战的故事。”《萌芽》编辑部主任桂传俍说,无论是《萌芽》杂志还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些年都更强调真实、现实主义的支撑,文学必须建立在人的复杂性上,建立在作者对自己生命处境的反思上。“20年前,这些可能是大家都认为很平常的概念,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反而很新颖。我们现在提倡文学创作的基本观点,提倡阅读一些真正经典、有价值的作品,可能是新概念之新在新时代的意义。”

 

“20年前,我们很多人都是拿着自己的‘抽屉文学’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什么是‘抽屉文学’?就是你平时自己喜欢写,但不能应付课堂上的作文、也不能应付当时一般作文比赛套路的东西。新概念的出现,让这些文字有了发表的机会,这可能是新概念最初几年所带的标签,就是和过去大家对学生作文的理解不一样,这是新概念提出时颠覆性的新。”第一届一等奖获得者徐敏霞的参赛作文《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至今仍是新概念“名篇”,而在《萌芽》编辑部工作多年后,徐敏霞认为,如今的中学生视野更宽、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更能应对社会的复杂度,能开“脑洞”也愿意表达,欠缺的是文学积累和将创意与文学手段结合的能力。“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意义首先在于发现这些有潜力的苗子。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当初参赛至今一直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就是因为一直能从《萌芽》杂志和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吸取营养、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这是60多年历史的《萌芽》杂志和21岁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所代表的传统精神,为有文学理想的孩子打造愿意耐心等候他们的平台,所有编辑都愿意成为他们的梯子。”

 

“如今的社会环渠和发表渠道与20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每年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者中,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葆有对文学的热情和专注的好苗子。”胡玮莳说,”我们愿意花上3年、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和他们一起成长,陪伴他们在文学上变得更成熟、更优秀。这是身为《萌芽》编辑感到最幸福的事。”

 

“第21年,再出发。我们用评选出的作者和作品来回应,今天的新到底是什么。”《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