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弗洛伊德遭“跪杀”后不到三年,美国为何又现似曾相识一幕?

世界观 2023-01-29 21:1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全
5名涉事警察均为非裔的事实,不仅令人痛心,更引起外界对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痼疾的思考。

2020年5月,美国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压颈部后死亡,曾引发该国数十年来规模最大抗议。然而悲剧过去才不到3年,似曾相识的一幕近日又在美国重现。

1月27日,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警察局公布了29岁非裔男子泰尔·尼科尔斯被5名当地警察逮捕时暴力殴打致死的录像,在全美引发强烈反响。而5名涉事警察均为非裔的事实,不仅令人痛心,更引起外界对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痼疾的思考。

事件的最新进展是:孟菲斯市警方28日宣布永久解散涉事警员所在的维护街头治安行动队。与此同时,更多抗议活动也在全美多地上演。一位示威者表示:“我认为最令人沮丧的是,2020年美国就(因弗洛伊德事件)爆发多次大规模抗议。但迄今为止,许多方面却几乎毫无进步……”

受害人被警察虐待3分钟

1月27日公布的四段视频总时长超过1个小时,来自警察随身携带的摄像头和事发地附近的监控录像。它们记录了1月7日令人扼腕的一幕。

当天,29岁的联邦快递员工尼科尔斯在驾车回家途中被警方以涉嫌“轻率驾驶”为由拦停。警察大声命令尼科尔斯下车,将他拉出车后试图将其按倒在地,言语中夹杂着咒骂和威胁。尼科尔斯说,“我什么都没有做”。后来,当警察看上去似乎要使用电击枪时,尼科尔斯挣脱并逃跑了。

之后,警察在一处街角追上尼科尔斯,其中两人负责制服他,第三名警察用脚踹他,第四名警察拿出警棍打了他数次。当一名警察使用胡椒喷雾时,倒在地上的尼科尔斯没有反抗,只是不断以痛苦嘶哑的声音叫着:“妈妈!”据《纽约时报》报道,尼科尔斯母亲的住处距离事发地只有50多米。

尼科尔斯的律师在查看录像后表示,第二次冲突发生时,警察对受害人进行了长达3分钟、“惨无人道”的虐待:不仅使用了胡椒喷雾、电击枪,还对其捆绑束缚并实施殴打,尼科尔斯哀求警察“自己只想回家”。

在殴打发生后的关键时刻,没有人伸出援手。救护车花了23分钟才赶到现场。尼科尔斯的律师委托进行的尸检初步结果显示,尼科尔斯“因遭受严重殴打而大出血”,于事发三天后死亡。

“接受采访的人都说,尼科尔斯是个好人。他是一个145磅重的滑板手,一个在社交媒体‘照片墙’上发布作品的摄影师,一个星巴克的狂热爱好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写道,“得知自己孩子的生命被毫无意义地夺走是每个非裔父母的噩梦。但令许多人惊讶的是,被指控恶意殴打他的5名警察也是非裔。”

这5名非裔警察于26日受到起诉,被控犯有二级谋杀罪、绑架罪、渎职罪和滥用公权力罪等多项罪名。事发后他们已于本月20日被解雇,之后被关进监狱,将于2月中旬被传唤。根据田纳西州法律,“二级谋杀罪”可判处15至60年监禁。

录像曝光后,美国上下一片哗然。不少人把该事件视为3年前“弗洛伊德案”的翻版,只不过弗洛伊德是遭白人警察“跪杀”,而尼科尔斯则是死于同一肤色的警察之手。

还有不少人将这起事件与1991年的“罗德尼·金案”相提并论——当时非裔男子罗德尼·金同样是因为驾驶问题被洛杉矶警方拦停并遭4名警察殴打,触目惊心的场面被人偶然摄入录像镜头后,在全美三大电视新闻网循环播放,导致该市陷入数天的抗议骚乱。不过比尼科尔斯幸运的是,罗德尼·金并未因此丧命。

另一些人则走上街头控诉对警方暴力执法的不满。路透社称,视频公布后更多抗议在28日上演。

在孟菲斯市,抗议者高呼:“这是谁的街头?这是我们的街头!”言论直指此次涉案非裔警察所在的维护街头治安行动队。而在纽约,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华盛顿广场公园,然后游行穿过曼哈顿市中心。在首都华盛顿,示威者在市区聚集,呼吁美国进行警务改革。

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说,他对尼科尔斯之死感到愤怒和痛苦,并向尼科尔斯的家人送上慰问。但他呼吁人们进行和平抗议,称寻求正义的人不应该诉诸暴力或破坏。

“尼科尔斯悲剧”几乎每天上演

在抗议活动中,一位示威者的言论引起各方共鸣:3年前弗洛伊德临死前“无法呼吸”的哀求犹在耳畔,去年非裔男子沃克身中警察60多枪的惨状也历历在目,为何一切毫无改观,悲剧依然不停发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认为,此次事件表面上看是个暴力执法问题,但本质上却反映出:被美国总统拜登称为“美国灵魂上的污点”的系统性种族歧视很难根除,而且这种情况与3年前别无二致。值得注意的是,对少数族裔根深蒂固的偏见和不信任渗透执法机构内部,甚至影响到少数族裔群体本身,使他们面对与自己同肤色的人时采取歧视态度,并以有害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正如美国舆论指出的,几十年来的大量实验表明,非裔群体并不能对“反非裔”的信息免疫,种族主义思想同样可以侵蚀他们——这就是为什么非裔店主可能会对黑人顾客持怀疑态度,而对白人顾客反而显得尊重,形成看似逻辑悖论的“自我仇视”。一位孟菲斯市的非裔居民也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表示,“很多时候都是黑人警官比白人警官打得更狠。”

这种系统性种族歧视的严重程度,从一系列数据中可见一斑。据美国警察暴力网站追踪数据,2022年,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事件导致1186人死亡,创下10年来的新高,全年只有9天没有枪杀任何人。受害者中26%是非洲裔(而他们在美国总人口中仅占13%),这意味着几乎每天都会有一个“尼科尔斯”遇害。

该网站另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命丧警察枪口下的非裔人数是白人的2.9倍。这一数据呼应了美国加州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结果:该州警方对非裔使用武力的几率是白人的两倍多。与其他群体相比,非裔青少年被拘留在路边或是巡逻车内的比例最高。

福布斯新闻、《纽约时报》等舆论认为,系统性种族主义还催生出攻击性警务体制这一副产品,尼科尔斯是该体制典型的受害者。文章认为,从非裔警官穿上深色警务制服那刻起,就会淡化族裔和身份,被灌输一种不尊重少数族裔的文化。在警务系统内待得越久,越容易成为维护这一文化的“老兵”,无论非裔抑或其他少数族裔概莫例外。威胁用警棍打人,就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习得的滥用权力行为。

刁大明认为,美国长期以来希望推动警务改革,尤其在2014年非裔美国青年迈克尔·布朗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白人警察射杀、密苏里州弗格森的抗议者们喊出“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口号之后,美国政府更受到各种压力,采取了包括增加少数族裔警员的数量、要求使用执法记录仪等措施,但收效甚微。“因为类似改革并未触及核心问题,就是种族歧视的整体社会氛围。因此也有人指出,警务系统最需要改革的,恐怕是针对少数族裔过度使用暴力的扭曲观念。”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认为,除了种族歧视外,有两个问题在美国社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是暴力执法问题,这似乎已是家常便饭,要不是视频曝光,通常走个内部流程就“过场完毕”。二是普遍持枪问题。由于美国私人拥枪数量过于庞大,使美国警察在执法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容易产生非必要过激行为。

另有分析认为,事件也表明美国社会矛盾、族裔矛盾在新形势下更加难以调和。过去,美国经济增幅较大,少数族裔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有机会融入主流社会。但如今美国通胀加剧,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处于社会底层的少数族裔想要融入主流社会的门槛越来越高。而中产社会乃至司法系统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则在加深,为类似暴力执法事件提供了滋生土壤。

痼疾为什么治不了?

吕祥指出,美国两党都认识到种族歧视这一痼疾,拜登更在就任之初就明确表示要做出应对,但尼科尔斯之死证明,美国难以切实推进种族问题的解决。

“这中间涉及党争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等因素。”吕祥说,例如共和党人表面上说重视安全和法治,其实也是希望警察多抓人,因为美国私人监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需要有一定的入住率才能确保盈利。但这无形中会导致滥捕滥抓,增加暴力执法的风险。而民主党则是打“移民牌”,希望少数族裔在选举期间巩固票仓。

于是乎,一边是为选举而算计、在其他时候不正视和解决少数族裔群体诉求的民主党,一边是持续表现出“白人至上”倾向、对歧视少数族裔的行为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共和党。造成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个例子就是,国会推进以乔治·弗洛伊德命名的警察改革法案,至今仍卡在参议院停滞不前。这种社会治理上的缺失,又反过来助长种族歧视这股“黑暗力量”,加剧美国社会的戾气和社会紧张程度。

一些美国媒体反思道:政府过去的很多政策都浮于表面,而忽视了“系统性力量”。由此看来,加强族裔间的相互信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可能才是避免噩梦重演的良方。“当我们再也听不到黑人在遭受残酷对待时呼唤母亲的哀嚎时,成功的证据就会到来。”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