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扬起笑脸,说:“热闹。”这是2017年4月19日上午10时30分,早饭后小憩的他,听闻有人来家里看他,高兴起身。
这也是采访的近一小时内,先生唯一明晰说过的词。其他时候,清瘦的他只是笑着,时而点头应和。
先生老了。照顾了他多年的保姆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先生的耳朵就听不清了,2017年新年过后连认人也成了问题。
年迈的先生,每天早晨起床后吃早饭,小憩,一觉醒来看看电视看看书。保姆告诉他有人来访,他会高兴。保姆说,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心情格外好。
那天记者进屋的时候,电视里播放的是戏曲节目,先生坐在椅上,阳光透过窗帘映在脸上。窗台上有本书《铁骨柔情——当代文化人素描》,是一本文化名人受访文章结集,显然被翻阅过多次。保姆告知,这是先生新近看的书,看一看那些熟悉的人名,比如巴金,他也是高兴的。
书桌的玻璃板下,有一张大白猫的照片,照片中它舒舒服服地窝在书堆上。这只猫,是自先生的爱人离世后被抱来陪伴先生的,但也老了,2016年,走了。
那时候,天气晴好的下午,先生照例会去公园,这个习惯已有20多年。他从三楼的家里一级级走到楼底,坐上轮椅,由保姆推着去公园。时常是在要出公园的路上,遇见例行去公园散步的钱谷融,两位老人聊两句,问候、再见。到师大二村的家里楼下时,他下轮椅,慢慢走回三楼。保姆建议,双脚在一级楼梯上站稳了,再走下一级楼梯。他偏不,走得虽慢,却是一脚一脚连续上楼梯。
风骨不改,适合形容先生。他的一生,坚持以入世的姿态,积极显现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
忆先生,绕不开他呼号恢复并主编教材数十年的“大学语文”,这门不知影响过多少中国学子的母语教育课程。1978年秋,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与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徐中玉,联合倡议恢复大学语文课程。1980年,由南京大学和华东师大联合发起,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沪召开,全国共20所高校参加。会上决定成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由于没有教材,徐中玉等人立即成立《大学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参与编写的各高校,穷数月之功,赶在当年年底前完成初稿。第一版《大学语文》出版不满两年,即被全国文、法、理、工、医、农等300余所大专院校采用。
记者于2017年4月,曾就这门课程30多年来的重建、兴起、衰落,采访了包括先生在内的多人。
《大学语文》教材的华东师大出版社历任责编,自发形成了每年都去看望老人的传统,中秋还送月饼、鲜花。第7版、第8版的编辑王焰去送过,她记得有一年中秋,先生心情颇好,还让保姆煮了元宵给她吃。后来则由最年轻的第10版责编范耀华送。
范耀华告知,2014年第10版修订,先生还一起参与了修订会。那一年,他已99岁。
在第10版的前言中,先生重提了第9版前言里那段观点——“师生应通过对文本反复的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发。……让真、善、美成为学生自觉的向往与追求。”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原秘书长翁德森1957年被打为右派,当了3年农民,好不容易回了学校,后来分到中文系,是徐中玉身边两位助教之一,跟随先生多年。 “坎坷的经历不但没有成为德森同志的包袱,反而成为促使他更加勇往迈进的动力。”先生曾赞,“‘年将六十’的他,有着‘年方六十’的蓬勃朝气,见之令我神往。”
为学问而学问,其志专一,正所谓“学者的人格”。
对于翁德森将多年教“大学语文”课程古典文学部分的讲析选篇出书,先生也曾盛赞,认为这打破了“教‘大学语文’有碍成为学科专家的近视狭隘观念”。
徐中玉的观点是:“大学语文”课程一定要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既能教学,又能研究,学生才能一辈子受益。
回望30多年前,包括徐中玉在内的编委团队从编写教材一开始就阐明:除了掌握祖国语文“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大学语文教学还应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并在开放的背景下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然而,上世纪80年代的兴盛期过后,这门课程却日益趋向边缘。越来越多高校将其改为选修课,甚至还屡现废止之声。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谭帆坚持认为:“‘大学语文’的开设已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作用,这毋庸置疑,它也会在将来的高等教育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只要坚持不懈,不急功近利,‘大学语文’的作用会越来越显现。”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终古常新的,正如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永远不会穷尽一样,我们对本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审美鉴赏也永远不会穷尽。”先生始终认为,“兹事体大,责任很重。”
2017年4月19日,102岁的徐中玉,坚持要把来访者送到楼梯口。由保姆搀扶,他从最靠里的那间房缓缓步出。
先生老了。可告别时,他笑得灿烂,扬起手挥了许久。
如今,先生走了。记者曾经采访94岁的初版《大学语文》责编施亚西时,她的一句话犹在耳畔——“活到多少岁不重要,活着时做点什么才重要。”
题图说明:2013年11月,百岁教授徐中玉(右)向华东师范大学捐百万助学款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