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思政课程验证国内最短二字校训,立信现象催生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

教育在线 2017-04-05 18:3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校园周边都出现了自觉支付、无人收款的小店,甚至学校每学期都开设“免监考考场”。

“同学们骑过共享单车吧?”李世平面对全场600多名大学生问起,“多少人骑过,请举手。”好大一片学生,纷纷举起手来。这位校党委书记接着又问,“那么,那种只用密码解锁的单车,有没有谁使用原来的密码,重复开锁骑车呢?”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用中国》的课堂上,有了一点唏嘘声。李世平笑了笑,“这次不用举手。”他解释着,其实共享单车软件,就是双方达成契约——如果把某辆单车“据为己有”,用已知的相同密码一次次骑行,就失去了共享意义,也失去了个人信用。

 

事实上,无论是在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还是原上海金融学院,校园周边都出现了自觉支付、无人收款的小店,甚至学校每学期都开设“免监考考场”——两校并为新校后,带着各自的诚信基因,以《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确立可谓全国最短的校训“立信”二字,探索实践全程全人的诚信教育体系。

李世平担纲“信用中国”首讲。

不能被人看作赚钱的工具或机器

 

从“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如何“以信立校”,讲到将近90年之后的当代大学生如何“以信立身”,在新学期刚开的《信用中国》公选课中,李世平担任了首讲教师。他虽为化学专业出身,却是教育学博士,与课程团队以及多名实务界导师一起,尝试开创思想政治与专业基础课程合二为一的新模式。

 

共享单车,只是李世平课上所举的身边案例之一,他告诉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每一次产品消费过程,都是数据抓取过程,也是诚信行为过程,“网上信用积分高,就可以免除单车押金,这便是‘自己的背书’”。几乎每周五,学校校门口总是大大小小拉杆箱“云集”,不同院系的同学们到教室里上完当天最后一课,才各自取走箱子回家,“尽管有门卫师傅在,但更多还是基于人际信任”。

 

信用中国,“以信筑梦”,人人有责。以《民法总则》讲个人信息保护,以聂树斌案讲国家赔偿制度健全,以罗克韦尔“诚信证书”讲自由贸易便利——中国正在建设诚信政府,建设负责任大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此李世平援引了剧作家易卜生的名言:每一个人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而易卜生的另一句名言正是“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讲台下,同学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按照课程安排,每逢双周的《信用中国》,上海证交所原总会计师、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以及人保上海总公司老总、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会长等商界大牛都将如约站上讲台,为学子言传身教。围绕各讲的不同主题,单周的《信用中国》则安排实践教学,从分组辩论到田野调查,从进社区问卷到防诈骗宣传……

 

“学会计、学金融,不能被人看作赚钱的工具或机器,而应该也有人文情怀、有血有肉、有担当。”来自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信用中国》课程负责人孙玉良说。

周勤业主讲《证券市场与诚信建设》。

承诺“诚信考试”班级签约率近七成

 

“同学们好:阿姨家里要祭拜祖先,所以明天早上不能来上班。你们要东西的话,先拿上,等方便时再来结账。”

 

那个清明节,松江校区图书馆小卖部的刘阿姨留了这样一张字条。学校微信平台“小信鸽”推送了这张字条的照片,被数千名同学转发。在这个无人售卖的小卖部,大学生们或按商品标价将零钱放进钱盒,或者也留下属名字条写明所购商品,以此回报刘阿姨的那份信任。无独有偶,学校浦东校区也出现了类似的诚信打印店,尽管没有自动投币机这样的自助机具,学生用户和小店老板还是结成了“更原始”也“更真实”的互信关系。

 

教育化人,近朱者赤。从入校教育、校园文化、专业教育、日常教育、网络教育到毕业教育,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建立起“六环节六目标”的诚信教育体系,无论新生还是毕业生,2万名在校生人人都置身于“无信不立”的软硬件环境中——当走进校园里的诚信广场、途经诚信柱,当观赏大学生自导自演的大师剧《潘序伦》,都感觉到一个“信”字。

 

早在老校长潘序伦的时代,立信就实行荣誉考试机制,严格执行“作弊开除”。而今,全校承诺“诚信考试”的班级签约率已近70%,意味着全班保证无人违反考试纪律,若有一人违规、全班“连坐”扣分。同时,无人监考考场的科目范围,正试点从思想道德修养等公选课向各院校的专业课拓展。

 

在激励与惩戒制度安排中,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许玫透露,学校制定出台《诚信分评定实施办法》,开发出大学生诚信分评定系统,试点为毕业生出具《大学生个人诚信报告》,她甚至希望校园诚信分“接入”社会诚信体系甚至征信系统。

听讲大学生座无虚席。

除了《信用中国》,下学期校长唐海燕也将带头开讲《财经中国》系列课程,形成两大校区轮动的“中国系列”特色校本课程架构,在这样“思政+专业”课程模式中,也少不了《金融伦理》《财经职业道德》《财务舞弊案例》等,让课程中显性或隐性的诚信因子完成核心价值渗透。

 


【新闻链接】“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和“上海诚信文化研究中心”

 

“立信现象”引发启迪,诚信为人并不遥远。截至目前,陆续已有20多所高校加入新成立的“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育人联盟理事长单位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担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旨在整合诚信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一个集“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文化传播”为一体的高校诚信文化交流、协作、共享平台,推进高校诚信文化育人工作。


“上海诚信文化研究中心”同期成立,作为开放性的学术机构,中心隶属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学术上,积极探讨诚信文化、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制度等领域内的前沿、重大问题;在实践上,着力解决诚信文化建设、区域信用指数编制、征信评级、信用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另悉,近期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李世平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诚信故事100例》首发,与此前学校出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概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经典案例》、《大学诚信文化教育论》等一起纳入学生课堂学习,逐步形成了诚信教育教材体系,展示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90年来一贯坚持的诚信核心文化。

 


图片摄影:倪跃辉  图片编辑:项建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