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已启动地方立法,加强淮剧的保护和传承。
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袁国萍介绍,盐城市文广旅局从去年底开始《盐城市淮剧保护条例》起草工作,《条例》立足盐城实际,重点解决当前盐城市淮剧保护工作在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设施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创建中国淮剧之乡、建设淮剧小镇、建设淮剧大数据平台、支持淮剧保护单位与研究机构融合发展等创制性举措。
盐城的淮剧小镇已具雏形。位于盐城建湖县九龙口湿地公园的淮剧小镇,三面环水,由沙庄古村改建而成。在淮剧小镇东端的沙庄戏苑,一批小学员们纷纷走上舞台,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哼唱、甩手舞袖,有模有样。盐城是淮剧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承地,盐城建湖县方言被确定为淮剧标准舞台语言,建湖也成为“中国淮剧之乡”。
因淮剧小镇同大型现代淮剧《小镇》同名,九龙口副镇长王凯介绍,小镇在文化设计中,植入淮剧《小镇》中的元素,重点打造剧情里的十八个场景,同时植入“吃住行游购娱”业态,对原九龙口沙庄进行整体提升,沙庄变身为淮剧《小镇》的现实大舞台,实现“村在戏中”构想。
虽然打造了淮剧小镇,但如何让淮剧更好传承创新,一直是个问题。为加大淮剧的传播范围,盐城正利用数字技术,让淮剧成为“流量担当”。
喜马拉雅这家上海互联网企业,参与到淮剧保护中。8月13日,“中华淮剧”App上线暨淮剧数字书屋揭牌仪式在盐城举行,喜马拉雅数字淮剧有声书屋揭开面纱,将聚集起听、说、学、唱于一体的淮剧体验,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利用数字平台,淮剧打破了地域和距离的壁垒。
淮剧与上海一直有着不解之缘,淮剧源于盐城,却兴于近现代的上海。多年来,上海与盐城正共同推动淮剧发展,盐城为上海输送了不少淮剧人才。比如上海淮剧团著名演员梁伟平、梁仲平这对兄弟,当年一起进入阜宁淮剧团,后来两兄弟被先后调到上海,继续同台演出,为一众淮剧票友带来不少好戏。多年来,盐城大丰已有数百部大小剧作由上海淮剧团等单位搬上舞台或屏幕。多年来,江苏盐城等地也一直是上海淮剧团重要票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