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继生:上海“母亲工业”涅槃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财经连线 2016-06-18 18:0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煜
以上海纺织集团为代表的纺织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是以“科技和时尚”为核心的时尚产业综合性集团,并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围绕时尚产业“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新征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什么经验可以汲取?最近,著名经济学吴敬琏在上海演讲时家指出,当年上海纺织行业压锭的历史经验,值得今天中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借鉴。

 

纺织压锭,以及其后依靠民营经济解决再就业问题的过程,为经济学家称道。而时至今日,上海纺织业本身其实并未沉沦,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上海纺织集团创新转型,闯出一条新路,在此过程中,上海纺织的企业文化,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

 

上世纪50年代,纺织业作为上海财政的“第一支柱”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担纲着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角色,纺织员工一度约占全市产业工人总数的80%。

 

跨越三个世纪的上海纺织到了二十一世纪,以上海纺织集团为代表的纺织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是以“科技和时尚”为核心的时尚产业综合性集团,并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围绕时尚产业“全国布局、海外发展”的新征程。

 

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文化论坛上,上海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指出,新的发展目标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需求,能否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的传承性、时代的现实性、未来的发展性”三重属性,将直接决定新一轮改革目标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与否。

上海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 蒋迪雯摄影

 

以十九世纪年开办宝昌丝厂和李鸿章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为标志,上海纺织至今已拥有150多年的历史,丰厚的历史积淀也为上海纺织集团留下了宝贵的优秀文化基因。

 

童继生指出,150年上海纺织发展史孕育出忠诚敬业、自强不息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生存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斗争中,上海纺织工人英勇地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并涌现了一大批革命英烈,赢得了中国民族工业摇篮、上海母亲工业的美誉,这是第一个优秀文化基因。

 

第二个优秀文化基因,是55万上海纺织工人在创造中国纺织辉煌史中凝聚成的无私奉献、精益求精、高效成就、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其中尤以三枪内衣和二纺机企业家为代表。

 

历经30多年改革调整、转型升级,上海纺织体现出自我革命、自我牺牲、主动创新的精神塑造了第三个优秀文化基因。“从90年代起,上海纺织工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大规模减员,55万纺织工人举着‘科技与时尚’的大旗,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走向高端纺织发展之路。”童继生表示。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及方式除了要传承历史,更要与时俱进,注重时代的现实性。“近十年来,我们抓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一年一个重点进行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环环 相扣层层递进,持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为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和舆论氛围。”童继生表示,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企业新老交替 的过程中,上海纺织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特别强调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用员工易接受的信访室开展企业文化工作。

 

上海纺织集团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全员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广大员工广泛参与,并成为一种意识和行为的自觉落实在岗位上;企业一把手首先是企业员工,不能居高临下,要企业员工做到的,一把手必须做到。

 

童继生指出,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嘴上说、墙上挂、天上飞的形式,而是全员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神、思想物化成为全员行为,产品的过程。集团 下属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职工参与面百分之百,全员绩效公开率百分之百,这些数字的背后就是企业文化实现全员广泛认同和践行的过程,是一个看得见的人和 事,企业的精气神和企业产品的地位。”

 

企业文化建设载体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可以具体化、生动体验的。童继生介绍,上海 纺织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除了运用宣言、歌曲、故事、案例、典型、比赛等传统方式外,还通过网络、微信、新闻中心,以及通过走进历史,走进一线, 走进市场,走进身边的先进典型,开展四个“寻找”等载体体验,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魅力和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党委的 宣传工作,而是党政工团、民主党派共同的任务。”童继生介绍,上海纺织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分别召开了党委书记、总经理、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和各民主党派 领导人谈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研讨会,不仅探讨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认识实践的得失,还研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强化了各方对企业文化 建设的责任意识,同时把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内容纳入到党团支部生活、班组学习,形成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家企业要长久发展,不仅要靠前台的硬实力比拼,更要靠背后软实力的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需的不可替代的软实力,必须注重未来的发展性。

 

童继生指出,在新一轮改革中,上海纺织集团制定了“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战略,要把一个传统的上海地方企业,转型发展成一个“非洲原料、欧美设计、亚洲加工、中国集成、全球销售”的纺织综合性企业集团。为了适应工作半径的放大带来工作对象、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纺织集团提出了“跨地区、跨业态、跨国界、跨文化”建设管理的新要求。

 

“首 先,抓各类人才队伍培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新常态。”童继生表示,2015年是集团的人才建设年,提了出六个大胆的用人观,倡导“选比你能干的人 来干你想要干的事”的精神,一年多来,已有100多位青年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全集团新选拔的60多位80后党支部书记占全集团党支部书记比例从5%上 升到30%。

 

第二,抓科技与时尚内涵创新建设,驾驭新业态。时尚产业的文化理念在实践中不断被渗透到上海纺织集团每个员工的思想和 心理之中,并产生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以条文纤维为代表的一批时尚元素的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初见成效;以上海时装周为代表的上海时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伴随着与巴黎、米兰、伦敦、荷兰时装协会的战略签约,上海成为第五大时尚之都的地位开始形成;以三枪内衣为代表的大众时尚,连续13年位于销量第一。

 

第三,致力于持续发展,着眼于未来发展所需,不断创新文化,做强软实力。对此,童继生指出,上海纺织集团集中人力财力和优势资源,紧紧围绕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着力使劲,围绕发展目标不断打造1+5的系统能力。

 

“上海纺织集团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我们将努力把上海纺织百年优秀文化基因与时代的元素结合好、发展好,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上海时尚之都建设贡献我们上海纺织集团应有的力量。”童继生介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