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行”新职业③求人倍率高达140:1的“健康管理师”,将如何管理大众健康?

医声医事 2020-01-13 18:4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传统的“治疗疾病”转为“健康管理”已是大势所趋。2005年,国家劳动部就公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健康管理师”,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终于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香饽饽”。

“140:1”——这样的求人倍率,竟来自一个近年来兴起的新职业:健康管理师。去年年中,在“上海市民营企业招聘周”闵行区专场上,首次公布的就业蓝皮书直接反映出该职业的火爆程度。2017年起,在国务院设立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职业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健康管理”,这个大概念下究竟需要怎样的对口人才?与医护人员又有何不同之处?

健康?管理?报考有具体门槛

“其实从全球范围来看,健康管理师早已不是新职业了。”交大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浦川海介绍,截至2012年,美国已有31万余人成为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他们工作在不同领域,包括管理医院设备、负责医疗训练、供职于养老机构等,也常被称为健康服务管理师或健康医疗师。”预计至2022年,在美国,健康管理师将再增长23%(约7.3万余人),劳动统计局数据显示,健康管理师的平均工资约为每小时42.59美金。

许多人会问:健康管理师究竟隶属于什么领域?医学还是管理?浦川海解释,从事该行业并不需要必须有医学背景,在美国属于商科管理领域,相关职业选择很多,如医疗保健管理、医疗保健操作监督、医疗保健经理等,但本科及以上学历是基本的“敲门砖”。

国内情况如何?交大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培训部主管顾倩介绍,报考条件主要为3类:大专以上医药卫生相关专业、大专以上非医药卫生专业需2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中专以上医药卫生专业需3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简单来说,除了目前本市在岗的医务人员外,健身机构、养生机构、养老机构、学校保健教师等岗位的从业人员都具有考取健康管理师的资格。”她特别指出,较其他省市,上海的报名核准更为严格,网上报名后需现场由上海市卫生人才服务中心进行材料审核,“以考生的就业单位合同为准,如果与健康管理行业无关,就不能报考了。”

自2019年4月首次开班以来,交大医学院共向本市输送100余名健康管理师,最新一期的考试通过率约83%。为避免招考市场的鱼龙混杂,去年本市对相关培训点也进行了管控,非医药卫生专业的学员必须通过指定的8家机构进行培训,除在复旦、交大、中医大等医学院内的培训点外,仍以市场化机构为主。

为知识库扩容,新证书为医务人员“锦上添花”

那么,目前报考健康管理师的学员究竟来自哪些岗位?顾倩说,其中以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为主,“一线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很繁忙,但10天5个周末96学时的紧凑学习里,大家还是少有缺勤的情况。”

更让她记忆犹新的是第2期的学员赵阿姨。已近70岁的她住在松江区,7月的酷热天气、近2小时的奔波,也没有阻挡住她好学的心。年轻时从事医疗行业,退休后仍在社区养老机构贡献余力的赵阿姨是班上的“积极分子”,中午休息时间短,坐在第一排的她就拿出自带的干粮就着笔记“啃”;不太会用手机,下了课她就等到散场再单独询问老师,要来微信群里的学习材料进行复习……从“我一把年纪了,不知道还考得出伐”,到“还有没有别的课程可以参加学习”,赵阿姨感慨道,做了一辈子和“健康”相关的工作,终于系统地读懂了“健康”的含义,“从健康中国到健康上海,老年人也得跟上时代脚步。我就作为老年人的先头部队来学习,把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的最新知识带回去。”2月底即将开课的第4期培训班里,又有几位赵阿姨介绍来的“大龄考生”,“她们让我们真正看到了这一朝阳行业的意义——让全民更走近健康管理与健康自我管理。”顾倩说。

浦川海介绍,健康管理师目前更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社区,家庭医生健康监测建档、风险评估干预等日常工作与中医、康复、营养等模块有机结合了,健康守门人的网底更牢固;对于二三级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沟通、特殊人群管理、法律保险等知识的学习也丰富了医生的知识面。”据悉,学院目前已与仁济医院在人才培养计划上进行合作,青年骨干医生将得到健康管理师的送教上门课程培养。

社会吸引力:目前唯一的高含金量健康证书

传统的“治疗疾病”转为“健康管理”已是大势所趋。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即预言,健康产业将成为继电脑信息网络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2005年,国家劳动部就公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健康管理师”,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终于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香饽饽”。

而走出医疗机构大门,健康管理师之热更有着现实意义:目前,诸如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传统证书均已退出我国市场,“健康管理师”成为目前唯一、且含金量颇高的健康领域职业证书。从某三甲医院离职的章小姐在内科护士岗位上工作了19年,去年,她在某社会机构成为了一名康复理疗师,原本的护士资格证能证明其对医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但企业向她提出了关于“健康管理”的要求。“三甲医院虽然也为病家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后续随访,但繁忙的工作让我们难以全身心进行健康管理。健康、亚健康、恢复期人群或许无需治疗,但绝对需要健康。”

供职于某食品企业的王赫有更深体悟,“我主要从事针对健身人群的食品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除了企业招聘页面,产品宣传页面也需写明相关研发人员的健康管理师资质背景。所谓养生大师的坑蒙拐骗时代过去了,市场与消费者对健康也有更多考量,专业知识储备为产品和服务背书的基础。”他还介绍,目前厦门已开创社区“三师共管”(专科医师、家庭医师、健康管理师)服务模式,“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后,也不失为健康管理师的又一就业新选择。”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