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不“升级”,人工智能并不比外科医生强?院士谈原创医疗器械创新

教育在线 2019-12-08 07:4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如何创造出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医疗器械产品?

“升级版”手术缝合针、裸眼3D临床手术显示器、会做手术的“达芬奇”机器人……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现代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多学科交叉应用。

如何创造出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医疗器械产品?怎样培养医工复合型人才?7日,1000余位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医生、学者、制造商等代表齐聚一堂,参加由上海理工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联合主办的第3届世界医疗器械设计(中国)大会,并就此话题各抒己见。

【“不破不立”是对医学创新的最好诠释】

“做了将近40年临床医生,我发现,不破不立是对创新最好的诠释。”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原校长孙颖浩说。在他看来,“破”就是要破除传统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理念和旧方法。“立”则是要与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最前沿相一致。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颖浩

为何说真正的医学创新必须要立足科技前沿?孙颖浩举了个例子。此前有团队曾让医生中的开放手术顶尖高手和机器人顶尖高手进行“PK”。结果,将两者对照研究后,团队发现,他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差别。这意味着,不管是人还是人工智能,只要用同样的手术刀,很难跳出外科医生的“禁锢”。要在外科领域真正进行创新,应用在医疗器械上的技术创新必不可少。

在孙颖浩看来,要真正实现医学创新,除了要将医疗器械与生物科学、生物物理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高度信息化、电子化的社会及5G的高速发展,都将为医学赋予更多机会。目前,他正在尝试医生为主体,临床工程师、临床医师、专利分析师“三位一体”的模式,带动医学创新发展,让更多临床医生能将想法和概念转化落地。

在谈论医学与科技结合时,有个话题常被提起,那就是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医生?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王威琪认为,谈论这个话题还为时过早,应该说懂人工智能的医生将会超过不懂人工智能的医生。比如,医学影像科医生就必须懂得如何操作智能医疗仪器。“医学应该与现代科技结合发展,如果分开的话,医学就固步自封了。” 王威琪说。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由高校“接单”】

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中国医药监督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宝亭给出了一组数据:  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医疗器械注册生产企业共1723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6400亿元人民币。

据王宝亭介绍,目前国内的医学成像设备已从“中国组装”模式,发展到“中国制造”或“中国开发生产”模式。不过,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还有大半由进口医疗器械企业占据,“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如何对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这就需要吸纳来自高校的智慧。近年来,高校正在推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和医学影像等医疗器械产业交叉融合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据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檀勤良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国高校共修订完善政策文件3000多件,88%教育部直属高校已经制定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为高校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打开了通道。另一方面,高校也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向企业和社会源源不断输送医疗器械领域优质的成果,支撑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发展。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就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就通过医学与工学、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共同解决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真实问题,培养医工交叉人才。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表示,学校光学工程等学科与医学需求结合已产生系列新方法新设备,展示出了医工交叉无限的可能性。

会上,由上理工牵头,联合俄罗斯、新加坡、巴基斯坦、巴西、以色列、西班牙、塞尔维亚、南非等9个国家,12家医疗器械领域的教育和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载体、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医学器械创新和应用联盟。

上理工校长丁晓东表示,期待联盟能够加强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以满足人类对健康领域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创新手段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打造一带一路医疗器械国际社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裘雯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