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红”线两地牵,鲁艺师生作品展走进上海

文艺清单 2019-10-14 18:04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赟娴 钟菡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美术设计作品展”开幕。

“传承鲁艺薪火 践行延安精神——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美术设计作品展”10月13日在上海云间美术馆开幕,共展出延安大学师生作品60余幅,旨在传承鲁艺文艺精神和红色文化,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记录着共产党人为了信仰不断奉献的历程,在1935年至1948年间,延安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也孕育着老一辈革命家不断传承的延安精神。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既是早期中央领导机构的所在地、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又是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红色基因始终贯穿于上海的发展之中。这次上海与延安跨越时空的展览,将两地的红色精神相连。上海云间美术馆馆长徐迪旻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云间美术馆“一根红线两地牵”,连接了延安和上海,来继续传承与发扬延安红色文化精神。


王文权《延河岸边》

此次展览从今年1月正式开始筹备,在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内进行了作品遴选,最终选出60余幅师生作品,包含油画、水彩画、招贴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作品以陕北生活、红色革命等题材为主,既有对延安革命生活的想象创作,也有对新时代陕北风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意蕴和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延安鲁艺校友会会长马海莹介绍,这些作品展示出延安独有的历史积淀、自然景观以及人文风情,其中能看到红枣、高粱,看到熟悉的乡村生活,这些都是基于生活的积淀,同时还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情怀。


展览现场

由14幅招贴画组成的招贴设计《延安13年》,选取1935年至1948年间的大事件来进行艺术化的设计,包括1935年到达陕北、1936年红军会师等历史事件,展现党中央在延安的发展历程。延安大学副校长武忠远介绍,这组招贴画挖掘了当年的红色元素并在现代视角下呈现,用形象化的形式把这13年间革命发展的线路展示出来,体现了延安精神的传承。


乔正东《延安的早晨》

国画《1938·老党员》刻画了一个革命时期老党员的形象,用红色要素描摹出当时老党员的精神风貌。作者干红斌表示,作品灵感来源于延安革命纪念馆里的珍贵史料。“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老党员,尽管在历史上可能无迹可寻,但老党员的气质,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党的热爱,对现在年轻人的精神都是引领。”


干红斌《1938·老党员》

水彩画《乡音》展示的是陕北的建筑风情——窑洞,它是陕北独特的一种民居形式,承载着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浓缩着黄土地的别样风情。画中通过对窑洞门窗一景的描绘来展现这一建筑形式的魅力,作者张云霞表示,希望能够以艺术的形式把这种传统的陕北建筑文化传承下来。


张云霞《乡音》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是老延大合并时的八所院校之一,一直着力于弘扬主旋律,努力将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发展潮流相融合。此次展览也是鲁艺传承薪火、践行延安精神的重要项目之一。

展览持续至10月17日。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