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枝血管逆行打开“血管隧道”:仁济团队完成本市首例逆行椎动脉闭塞微创介入手术

医声医事 2019-09-09 12:35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袁蕙芸
该术式的最佳优势在于无需开颅,也不需要在颈部打开血管,股动脉或手臂的血管即可完成操作。

大家熟悉的“中风”,即脑卒中是如何发生的?原来,脑血管闭塞的患者如果没有侧枝血管的血流供应,将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这样就会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果严重的会出现单侧肢体瘫痪、丧失语言功能、生活没法自理,甚至死亡。不过,有些患者即使有侧枝血管供应,但如果血流量不足,仍可出现一些症状甚至有卒中的危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日前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了解到,神经外科脑血管中心主任万杰清日前成功完成上海市首例经侧枝逆行开通慢性椎动脉闭塞微创介入手术,患者日前康复出院。据悉,该新术式针对正向无法开通的闭塞血管发挥了巨大作用,能有效避免血管夹层撕裂,大大增加开通成功率,加速患者康复。

75岁的患者赵先生7年来因脑梗多次入院进行药物治疗,并遗留有双耳失聪等后遗症。这一次入院2周前,他因口齿不清在外院治疗期间被诊断为椎动脉闭塞,“患者不能进食、声音嘶哑、不能正常站立行走,同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达70%。”万杰清介绍,本次患者还出现了频繁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为防止再次脑梗发作,慕名前来寻求治疗。

万杰清考虑,患者多发脑动脉狭窄,脑部严重缺血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很大,但常规的脑血管顺行开通,存在血管夹层甚至刺破血管导致大出血的风险。为此,科室联合神经内科、外科、放射影像和麻醉科等脑血管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决定选用经过周围已形成的细小侧枝血管,逆行开通“血管隧道”。“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血管夹层撕裂、增加开通成功率,还将减少创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手术中,万杰清利用导丝导引到侧枝逆行开通慢性闭塞的椎动脉,将本不可能完成或者说难度极大且极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的手术变成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操作,有效解决了患者后循环(小脑和脑干中枢神经)缺血的问题。“手术关键点是找到可通过的侧枝血管,但侧枝血管一般比较细小而且迂曲,给手术治疗用的导管到达指定位置带来困难。同时该患者闭塞段长超过3厘米,而且闭塞时间长。所幸该患者尚有1、2支侧枝血管,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在全身麻醉下,万杰清带领丁圣豪博士耐心地进行微血管超选。先经侧枝血管逆行进入椎动脉远端残端,再更换导丝,向椎动脉闭塞段慢慢潜行,当导丝通过椎动脉闭塞段达到血管真腔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之后的手术非常顺利,术后血管再通状况良好,血流量恢复正常。患者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完全消失。

万杰清介绍,此类患者约占人群的5-10/10万,该术式的最佳优势在于无需开颅,也不需要在颈部打开血管,股动脉或手臂的血管即可完成操作。赵先生的家属很高兴,“原本担心他病情严重而且年纪大了,但医生们为我们减少了痛苦,创伤小、恢复特别快,术后2天就可以出院啦。”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万杰清团队自2009年首次开通闭塞脑血管至今,采用顺行、逆行和复合手术等多种办法,利用“隧道打通”技术,已成功为300余例慢性脑血管阻塞患者实施血管内开通术,造福于广大脑血管病患者。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仁济医院 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