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院士汪品先,今天要“第一个吃螃蟹”:13位顶尖科学家集体做科普

教育在线 2019-08-14 09:2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8:30分开始的会,上午8:05,汪先生已经提着黑色文件包走进会场准备。“凡事开头难,这次试验当然很难。”他说。

“我们鼓起勇气,第一个吃螃蟹,”今天上午在同济大学逸夫楼大礼堂,83岁的汪品先院士语出惊人。

这只螃蟹,不是我们习惯的发布海洋某方面的成果,而是一个面向大众的研究成果亮点报告会,基金委“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的重大计划的报告会。

“我们正在做一项试验:把国家级的基础研究,用尽量普通的语言汇报,既向学界、也向社会汇报。”他说,“搞科学的人,自己来科普。可以作为元科普来理解。今天让13个汇报科研人员都各显神通吧。”

8:30分开始的会,上午8:05,汪先生已经提着黑色文件包走进会场准备。

据了解,这次报告会阵容华丽。为期八年的大计划,完成了空前规模的深海探测,取得了挑战传统观点的科学进展。在年初的集成大会上选出18个成果亮点作进一步的加工,其中再选出一部分适于向社会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

南海的岩浆活动与海山,上亿年前的古中国海,南海三千万年沉积与地形变化,南海古代珊瑚礁的大繁盛时期……十多组主题的汇报人,都是直接参与项目的科学家,唯一要求:尽量用普通的语言,鲜明的图像表达,争取行外的人也能听懂。

为什么做这项试验?汪品先院士说,有三方面考虑。

首先,科学家有责任向纳税人汇报自己的工作,想告诉大家,你们的钱是怎么花的。南海和深海科学都是社会关心的课题,适于进行这项实验。科研和科普,科学和文化,应该“搭界”起来。

其次,科学上的问题,一般说来越是理解得透,就越能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说不清楚的原因往往是理解还不够清楚,因此这项试验对于科学家来说也是提升和考验。

第三,也想提高汉语的科学“币值”,如果原创性的成果第一时间就用汉语出现,当面向全球大众时,让汉语担当第一手科普语言,那么汉语在科学界的地位就会上升,汉语科普的水平就会提高。

“凡事开头难,这次试验当然很难。”汪品先说,“但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筑桥、拆墙,光号召是不够的。我们鼓起勇气第一个吃螃蟹,就是想打破传统习惯,用实例证明:求学问决不是越高深越是枯燥,作报告更不是越难懂水平越高。希望把这汇报会开成丰收会,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道来检阅八年研究的成果,分享丰收的喜悦!”

其实,这只“螃蟹”,海外不少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已经咬了很多口了。如果在网络搜索引擎上搜索“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震惊世界”,会发现他们这几年发布的天文发现里,被公众和媒体冠以“震惊世界”“历史里程碑式发现”的,基本每年都会有一两个——

NASA发现了超人的家,NASA发现了另一个地球,NASA发现火星上有诡异的高科技零件,NASA发现价值几万亿元的白金小行星……每次都能抓住全世界的眼球,让本来默默无闻高深艰难的科研探索,收获更多津津乐道和美好期待。

有观点认为,基础研究应该告别“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绝对低调,加强自身的存在感,提升公众参与感,无论对提升社会科学素养,还是科研本身获取资源,都将成为一种积极推动力。



【新闻链接】


“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我国海洋界规模最大的基础研究计划






南海目前的开发利用主要在周边,而南海揭秘的钥匙却在中央的深海盆。




2011-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实施“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是迄今为止我国海洋界规模最大的基础研究计划。




八年中立项60个, 参加者700多人次,在南海深水区实施了数以百计的锚系测量和海上试验,进行了多种深部地球物理试验,完成了四个大洋钻探航次和四个深潜航次,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大量的观测与实验,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




南海深部计划获得了超越预期的成果,取得学术层面的突破。在海盆成因和气候演变两方面,冲破了传统认识,提出新的假说挑战原有观点,对于“陆地如何张裂成为海盆”和“气候如何进行周期变化”两大地球科学重大问题,在理论层面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深层海水的研究上,首次对于深水边缘海盆地水、碳循环中大洋和大陆因素的相互作用,取得了基于实测的系统认识。




上述三方面的进展,使得南海深部的认识上了新台阶,成为国际边缘海研究程度最高的一例。科学研究的进展,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南海因而正在成为海洋科学的天然实验室。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彭德倩摄 图片编辑:雍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