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华罗庚之后40年,中国人再登国际数学教育最高讲坛,在上海庆祝她的“-1岁”生日

教育在线 2019-07-12 14:2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作为ICME为主办国特设的一项学术活动,ICME-14的“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将为中国数学教育人宣讲并交流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创设平台。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1980年受邀远赴美国伯克利,在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4)上做大会报告,这是中国人首次在数学教育界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盛会发表大会报告。而40年后,又有一位中国学者——沪上数学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顾泠沅,将站上这一国际数学教育的最高讲坛,进入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的“主场时间”。

7月12日,大会主办方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吉尔·阿德勒和秘书长亚伯拉罕·阿卡维通过邮件,巧妙地用数学语言致贺:庆祝ICME-14的“-1岁”生日,“我们都为明年的大会感动兴奋,我们确信你们也一样,因为你们正在庆祝它的渐行渐近。”当天,中国首办、花落上海的这届大会倒计时一周年。


【两度申办,三城竞争,终获成功】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是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主办的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数学教育学术大会,每4年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作为国际非政府、非赢利性的科学组织,成立于1908年在罗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如今隶属于颁发数学界诺奖“菲尔兹奖”的国际数学联盟,其首任主席是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克莱因。

中国曾于2006年首次申办2012年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遗憾未获成功;但不到十年,中国数学人又再次申办。至2015年,经过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投票,在3个递交申办书的城市上海、檀香山、悉尼中,最终决定2020年的第十四届大会(ICME-14)举办城市为上海,定于2020年7月12日到19日举行。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受中国数学会委托,ICME-14由位于普陀区的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华东师大老校长、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中国代表王建磐教授也当选为大会主席。

有意思的是,ICME-14标志设计的基本思想来自河图,河图与洛书一般认为是中华文明之始,包含了数的奇偶分类、“等差”“等和”排列、幻方等数学内容,本质上是古人对数与数学的朴素认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在这个中国特色的标志上,河图中的点列只突出上方的阴数2与阳数7,两者的乘积“14”点明了大会的届数。

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表示,这一年来,冷“数学”变成了热话题,任正非、马云等企业家们都热心谈及基础学科的数学和数学教育;而数学教育界近年来确是热点不断:两次PISA夺冠、《一课一练》和数学老师走进英格兰课堂等,基础教育界打造了“上海品牌”、形成了“上海模式”。他同时也表示,国际视野下数学的高等教育界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同样期待关注、同样需要提升。


【“主场”国家展示,邀请报告扩容】


截至目前,大会对重要事项和人选达成了一致,并做出决议:确定4位大会报告人、2个大会团队报告、70名邀请报告人等名单,已审议来自欧洲、亚洲等十个国家提交的“国家展示”申请,并确定了将正式作国家展示的国家名单。鉴于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影响力,除“青浦实验”开创者、在数学基础教育领域耕耘40年的顾泠沅做大会报告外,还有一批中国学者将走进ICME-14的邀请报告、专题讨论组等国际学术交流舞台,组织并参与相关学术活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ICME为主办国特设的一项学术活动,ICME-14的“中国数学教育特色主题活动”将为中国数学教育人宣讲并交流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创设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今届大会邀请报告的报告人扩容到70位,往届ICME一般不超过40位。来自除南极洲外的全球各地,其中非洲9名、亚洲24名、欧洲15名、南美洲6名、北美洲12名、大洋洲4名,体现了与会规模与国际多元性。另外,大会设立的专题研究组涵盖62个专题,囊括了数学教育作为研究领域热门话题的学术交流和数学教育作为实践领域的经验分享,从代数、几何教学到程序与算法教学、从数学教师教育与教师职业发展到数学教师身份认同,从认知神经科学与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到数学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从数学教育中的现代技术到远程、在线与混合式数学教学,从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到数学教育中的国际合作——不同主体、学段,不同要素、方法,让国内外数学教育工作者尽享学术盛宴。


据悉,大会上月起在门户网站开放注册,会议规模预计3800至4000人,其中国际与会者逾2500人。届时,全世界的数学家和数学工作者将相聚在中国,近距离了解中国数学教育成就,进一步提升中国数学教育国际影响,同时展现中国和上海经济、社会、文化与教育发展最新面貌。


【数学土壤+数学大家+“数学智能”】


数学对人类、对科学、对国家、对城市,意味着什么?事实上,在上海这块丰沃的数学土壤上,从苏步青、谷超豪到李大潜院士,以“苏门三代”等为代表的一批数学家扎根于此、耕耘于此、收获于此。

十年前,年逾八旬的谷超豪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信建议建设“上海数学中心”。信中有言,“上海在建设‘两个中心’的过程中需要数学的支持;上海建设‘两个中心’也必将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并推动数学自身的发展……”

无独有偶,在谈到数学学科建设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士也阐述过自己前瞻的观点:“我们不要太追求纯而又纯的数学,应与某一个方面相联系……不要把某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对数学要加深理解。”这位今年百岁诞辰的上海交大校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认识到中国传统数学的机械化思想与现代计算机科学是相通的。他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创立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被国际数学界命名的“吴方法”。这一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对中国现代数学的振兴乃至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近阶段提出的这个问题,点中新时代国内人工智能AI发展的要害之处,被称为“徐匡迪之问”。在这片正建设三大产业之一人工智能的高地上,上海市主要领导十分关心数学学科建设及学科交叉融合情况,在同数学家们讨论时指出,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被誉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要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支持上海数学中心建成世界一流。

对于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作为东道主的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也表示,师大聚焦“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正集聚力量、全面系统地推进“双一流”建设重点工作,打造华东师大五瓣绽开的“幸福之花”,而数学与它们的关系是深远非凡。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ICME-14官网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国际程序委员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