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公开手机号一年收到1800条投诉短信,与学生面对面全年9件实事一半为他们

教育在线 2019-06-10 16:5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夏建国当场公开工程进度:投资2000多万元,6月完成招投标,暑假里开工兴建,9月开学投入使用。

“其他我们先不说,你就跟同学们说,接下去能做什么……”“好,预算知道了,但先解决掉这个堵点……”临近期末的一晚,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面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的不断插话,后勤实业发展中心主任鲁柏青真有点“应接不暇”“招架不住”。在2019年第一期“我与校长面对面”现场,他与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等处长一起,正接受20多位学生代表的“质询”,并同时接受校长和分管领导的“督办”。

也难“怪”他,因为夏建国校长按惯例向全校学生公布自己的手机号,开设短信投诉渠道,在即将过去的这个学年共收到1800多条,其中不少都指向“后勤”。根据大学章程依法治校,校长收到的每条短信都要查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于是,“我与校长面对面”就成了最有效率的校园“两会”,校领导带着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各个院系的代表座谈,现场办公落实整改,并发展为全校建章立制的长效举措。


【“食住行”细节问题,负责人即知即改】



学生代表寻访校园找“短板”。

化工学院学生吉屹唯,向校长直言一段“悲惨经历”。他在寝室写论文,结果突然断电,2000字不及保存,白写了。投诉后,双方都做了调查:原来,宿舍供电由第三方“完美校园”APP代收电费,由学生在线充值缴纳电费;当天吉屹唯的用电账户余额不足,且未如期付费,但系统在没有警示提醒的情况下,就定向定点自动拉闸了。据此情况,后勤实业发展中心已向校信息办反映,公示电费并修改程序,留出及时充值的“透支”时间,并确保在10到15分钟内恢复电力。

紧接着,李傲轩同学也提出一个关于电的问题。在他和同学课后锻炼必经的路跑点,有一段未设路灯,夜里他同学跑步时一个趔趄趴在草皮……对此,后发中心鲁柏青解释称,根据经费安排,去年起花了18万元改造校园路灯,按“最暗最先改”的原则,“今年还是有资金的,先把钱花在刀刃上。”对此即知即改,校长表示认同,学生表示接受。

“食住行”细节总是投诉焦点。“我在菜叶里发现小虫……”“我吃的汤里有‘小强’……”当代学子维权意识强,而学校也广开投诉之门,尤其是关于食品卫生方面的疏漏,校方向当事学生交代处理结果:一是当面赔礼道歉;二是按照规矩补偿。在“面对面”时,校长也告诉学生代表,9月1日前,更好的新食堂竣工并投用,将在制度上保证不出现类似状况,请大家转达。

至于食堂餐饮价格,问答同样细致。“一碗牛肉拉面,卖多少钱合适?”鲁柏青等人对学生算起账来:比如清真餐厅的牛肉面一碗七八元钱,因为食材更为讲究,会比普通食堂贵些;又如,任何食堂都确保五六元钱能吃饱,与周边外校和市场价格相比存在合理性。


【从校历到基建,重大调整因需而动】


学生代表寻访校园找“短板”。

“面对面”中的校长风格就是“单刀直入”,主动回应学生关切,比如寒暑假怎么放。按规定,大学生必须参加一次军训,各校各有安排。对此,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要么六月底、七月初军训,训完放假;要么在秋季开学之前,早点返校训练。夏建国团队根据上海天气特点,“六七月之交反而闷热,而立秋之后早晚不热”,于是以“生”为本做出调整:军训放在8月21日至31日,大一升大二前,并回避午后最热时段。

引发学生代表更热烈掌声的是寒假安排,因为不少外地学子都“投诉”寒假太短,有时“元宵节还没过就要赶回学校报到”。“目前,全校68%是外地同学,有的还离上海很远。”夏建国透露,“我们分析了兄弟院校的校历,决定做出调整。”他郑重地告诉学生们,因为明年春节是1月25日,所以寒假从1月11日放到2月14日,让学生们都能在老家过元宵,与家人尽情团圆。今后,也依据这一原则制定校历。

作为重大调整,基建也是因需而动。由于工程大松江校园地跨龙源路两边,学生们从公寓到学校“穿马路”不便也危险。他们还反映,随着广富林遗址开放,这一带更为人多车杂。学校由此应询,与区政府对接,在三四期公寓附近共建过街天桥。夏建国当场公开工程进度:投资2000多万元,6月完成招投标,暑假里开工兴建,9月开学投入使用。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工程、“一楼一品”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工程(三期),到考研专用教室建设工程、教学楼公共空间学习功能拓展工程,全校今年9件实事工程半数都是直接服务学生。


【谁是主人翁?各处室都把手机公开】


学生代表寻访校园找“短板”。

事实上,大量学生代表“投诉”都与本校师生感情相关,以校为荣的立场让老师们点赞。一些同学实名举报考试作弊者,站出来维护优良学风校风,帮助教务管理部门一一彻查;一些同学发现老师仍用粉笔写黑板,希望学校配置马克笔和白板,减少粉尘、有利健康。据电子电气学院顾凯鑫等学生提议,“白板换黑板”正以每年10%的替换速度完成了30%进度;但学生们希望进一步提速,就此校方将其列入2020年实事工程,承诺给予一次性解决。

正值毕业季,相关校园产品也成为热点议题。蔡琳、吴豪等学生发现一种尴尬:印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信纸,在校内教育超市里每一刀卖11.4元,而普通信纸只卖2.9元;更“有意思”的是,印有校名的信封则找遍全校寻不见,只有校外文汇路小店有售。来自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自告奋勇建议,可以借鉴一些海内外名校做法,由学生自己设计校名周边产品,给在校生和校友们带去既有纪念意义又价格公道的文创产品。

此外,应届生抱怨学士服只能租、不能买,拍完照必须返还,无法永久留念。针对学位服不属于纪念品采购范畴的矛盾,夏建国介绍了自己在华东师大带教研究生时获得的启发,可以“学生出一点、学校贴一点、外部资助一点”,大家想方设法共同留存文化记忆。

“不论是学习类、生活类还是设施类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真是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表示,究竟谁是校园里的主人翁——恐怕“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大学生民主建言献策,为了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的学校。“校长手机公开制和‘面对面’民主治校,遵循着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夏建国说,“希望不仅我,各处室主要负责人都把自己手机告诉同学们。”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视频说明:学生寻访团在行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