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乒联博物馆变身课堂,奥运冠军丁宁也关注的这堂思政课,竟这么吸引人!(附视频)

运动+ 2019-05-18 17:2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东颖
用青少年喜爱和接受的方式,把“讲体育”与“讲德育”、“讲道理”与“讲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沉浸中领悟,在领悟中感动,在感动中不断激发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冠军思政展示课”正在博物馆内进行,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和黄浦区三所学校的中学生,感受国乒荣誉之师的体育精神,聆听冠军教练讲述幕后的故事,穿越乒乓球运动发展历史。


精心策划的“沉浸式教学”


拥有12000余件国内外珍贵藏品的乒博馆,将乒乓文化的历史底蕴融于现代展陈艺术之中,充分展现了国乒的奋进之路和精神内涵,赋予思政课独一无二的时空形式。在乒博馆内这节“行进的课堂”上,来自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实现课堂和博物馆合一,成为了大学生、中学生们的讲解员。


乒博馆内上思政课


在不同的展区,老师们围绕“国球与中国智慧”、“国球与中国精神”、“国球与中国道路”、“国球与中国外交”、“国球与中国制造”等主题,带领学生与国乒不懈攀登的冠军之路同行。结合馆内的历史文物和珍贵藏品,这种项链式的讲解授课,给学生们送上了一堂情景交融的思政课。


展品《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书,整理自国际乒坛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1964年在中国乒乓球女队的一次讲话。这本书对中国女乒崛起有重要意义,1965年的第二十八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战胜“四连冠”的日本女队,第一次登上世界冠军宝座。林慧卿、郑敏之在女双决赛中战胜日本选手,第一次捧起波普杯。上海体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于永超,把这段故事融入思政课的“国球与中国智慧”主题,让学生们领会国乒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是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


结合展品实物,思政课做到了情景交融,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上海体育学院把思政课放在乒博馆进行,这样的创新尝试已进行两个学期。通过学校顶层设计,多方共同探讨,历时一年研发课程的准备,这场沉浸式情境教学也成为上海体育学院思政课教学的一大亮点。于永超告诉记者,“学生直观地看到展品,老师再从理论高度进行解读,非常契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跟学生互动交流,让思政课真正形成灌输和引导的结合,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冠军教练解密“冠军之路”


在馆课融合的教学中,如果说参观是一次感性教育,冠军思政课则是一次心灵的涤荡。在乒博馆“冠军堂”,中国乒乓球学院教师陈彬解读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奥秘”,讲述奥运冠军背后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陈彬曾是奥运冠军、大满贯得主丁宁的主管教练,近四十年的执教生涯让他他对“国乒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形成了独到的见解。


曾是奥运冠军、大满贯得主丁宁的主管教练陈彬开讲


“国乒能六十年长盛不衰,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陈彬讲述了中国乒乓球队3次包揽奥运会金牌背后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课上,丁宁也通过视频表达心声,“每一个世界冠军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们的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和一大批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人们。”她鼓励同学们,“在追梦的道路上敢于挑战,不惧困难,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丁宁寄语年轻学子


冠军思政课是上海体育学院的一次主动创新,是对原“国球思政课”的深化拓展。目前,上海体育学院已经建立了由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知名运动员、教练员所组成的教学协同创新团队,以点带面地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今后,“冠军思政课”将成为上海体育学院每一级新生和毕业生的“必修课”,使学生在这样的思政课中由学习的“参与者”向体育精神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转变。


“三全育人”一体贯通


两个多小时的思政课内容扎实,一代代优秀运动员接续奋斗的青春故事着激励学生,大家不约而地在表达心声,“为国乒骄傲、自豪!”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学生李莎告诉记者,“通过讲解、视频、互动结合的创新形式上思政课,会让我们印象更深刻。通过巡馆的过程,更加了解乒乓球运动以及国乒的发展历程。作为中乒院学生,能有这样的平台跟冠军教练近距离接触,内心很激动。今后在学习、训练、生活中,我会更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作用。”


中国乒乓球队的冠军奖杯


从电视上看到国乒一次次夺冠,到第一次走进乒博馆,上海震旦外国语中学学生郑佳颖表示,这堂思政课很受教育,“看珍贵的展品,听冠军教练讲故事,从国乒身上,我们感受到强烈的爱国精神。我们虽然还是学生,但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奉献自己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上海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引领下,上海体育学院把国球文化传播与开门办思政有机结合,以“聚焦价值引领、加强一体贯通、注重守正创新”为思路,深化区校联动和校社协同,汇聚来自兄弟院校和中小学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开发体育德育资源,融入上海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进程。立足黄浦、辐射上海,在乒博馆这一体育文化地标上打造体育思政课的建设高地,集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合力。当天,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被授于黄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结束了这堂特别的思政课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是感召青年、激励青年和引领青年的重要精神力量,一大批在奥运会等国际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成为青年成长的榜样。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崟表示,上海体育学院冠军思政课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用青少年喜爱和接受的方式,把“讲体育”与“讲德育”、“讲道理”与“讲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沉浸中领悟,在领悟中感动,在感动中不断激发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秦东颖 题图来源:邵剑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