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重磅 | 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上海走过的这些年

伴公汀 2019-02-11 16:2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志彦 朱珉迕 谈燕 张骏
多年来,人民大会堂上海厅时常响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记录下总书记对上海的嘱托与厚望;这些年,上海的每一步改革攻坚创新探索治理实践,都始终牢记总书记重托,不忘特殊使命与光荣。

 

早春时节,在沪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又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将奔赴北京,步入全国两会会场。

 

几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考察上海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深情概括了上海特殊的城市品格,勾画了上海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赋予了上海新的历史使命。总书记亲自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以及要“年年办下去,越办越好”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构成了上海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四大战略支撑,更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推动上海发展的有力抓手。

 

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五个方面工作要求。这是在新时代寄予上海的期许,也延续了对上海一以贯之的期望。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新华社 发

 

2013年至2017年,每年3月5日,人民大会堂上海厅总会响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话语,记录下总书记对上海的嘱托与厚望: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先行先试大胆创新”——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从严管党治党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虽然不经常去上海,我还是牵挂着上海!”——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上海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

 

身为“排头兵、先行者”,上海始终牢记这些殷殷重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多次指出,上海要始终坚持“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局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将上海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谋划——总书记亲自强调的“四个放在”,应当成为上海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上海的每一步改革攻坚、创新探索、治理实践,都承担着国家战略的责任与光荣,朝着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不断迈进。

 

习近平在上海中心大厦119层观光厅俯瞰上海城市风貌。新华社 发

 

 

改革攻坚:新起点上再出发

 

节前刚闭幕的上海两会上,“自贸区新片区”成为会场内外的“高频热词”。尽管新片区的选址、范围、以及开放政策制度的框架,还未正式确定,但“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的蓝图已依稀可见。

 

这是又一次扬帆远航,这是又一次破冰前行,出征的号角依然壮阔嘹亮,犹如2013年的那次初啼。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从此之后,这项史无前例的探索就一直牵动着党中央的心,得到了来自总书记的直接关怀: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寄语上海自贸区: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加快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先试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是年5月,他在上海考察时表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

 

2015年3月5日,总书记再次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披坚执锐、攻坚克难。要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6年,总书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殷切希望。2017年,总书记再次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出要求,强调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成立五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把握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基本定位,积极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基本制度体系,主动探索建立了一批基础性的制度创新。中国首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2013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如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从原来的190条压减到45条,市场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超过98%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备案方式设立。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开放环境下政府经济治理新体制,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全面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同样发轫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证照分离”改革,目前第一批116项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二批10个领域47项改革在浦东全面推开。

 

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结合起来,突破要素跨境流动瓶颈,提升市场化配置功能,是自贸改革的一条基本路径。在上海首创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五年来共开立账户7.2万个。随着金融改革逐步推进,全球100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排名中,上海已从2013年的第24名上升到2018年的第5名。

 

曾在会场上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感慨颇深。他说,2013年至2017年,每年3月5日在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能够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对上海情况非常了解,对上海人民饱含深情,对上海发展寄予厚望,所提的问题和要求无不切中要害,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而上海也绝不辜负总书记对上海的期许和重托,争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自贸区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殷殷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造就了“更进一步”的实绩。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实施扩区,扩区后上海自贸区不仅面积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更是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更大空间推进各项制度创新。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上海自贸区内一项颇有典型意义的制度创新。如今,这一窗口已设置了货物进出口、支付结算、信息共享等十个功能板块,对接海关、边检、商务等22个部门,服务27万多家企业。“单一窗口”的成功运行,在长江各口岸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目前“单一窗口”模式有望在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范围率先推广复制,从而提升中国口岸的整体竞争力。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说,围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高地”,而不是优惠独享的“政策洼地”的核心任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新一轮全国性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巨大的制度示范效应。“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成为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强大动力,而这正是上海应该担当的国家使命。”

 

如今,党中央又将自贸区新片区的建设重任交给上海。风从东方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站在新的起点上,意气风发,继续前行。

 

上海自贸区

 

 

创新策源:为发展找到最强的动力

 

去年9月5日,总部位于浦东张江的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呋喹替尼胶囊新药上市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不仅是和记黄埔医药首个获批新药,也是首个在中国研发并获批的抗结直肠癌肿瘤新药。

 

这款新药得以迅速上市,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而在素有“中国药谷”之称的浦东张江,自从纳入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始“双自联动”,接连不断的制度创新成果,带出了科技创新的动人乐章。

 

创新是张江的使命,也是上海的使命。对这座城市来说,这两个字,更是生命所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总书记对上海的深切期许,也是每到上海、每到上海代表团必谈的话题。

 

2013年,他要求上海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2014年,他希望上海先行先试大胆创新;2015年,他鼓励上海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前列;2016年,他期待上海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2017年,他再一次鼓励上海,要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曾面对面和总书记探讨过创新。2017年3月5日,他在参加审议讨论时说,建一流大学,不能不考虑创新,且不只是实验室技术创新,更需在方方面面体现创新精神、引领创新潮流。同一个会场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也表示,希望国家建立财政为主导的基础研究长效投入体系,将基础研究投入比例逐渐实现显著提升,实现对基础研究和创新性研究项目及科学家的持续、稳定支持……

 

这些观点和呼声,都得到了总书记的积极回应。总书记谈到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这让李林感到振奋。

 

许宁生所在的复旦大学,则开始着力打造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开展集成电路、微纳米电子、精准医学、脑和类脑科学、生物医药研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这里如今拥有全国唯一一个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具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水平设备、亚洲规模最大的张江脑影像中心,还将建成国际规模最大的脑科学数据库平台和脑疾病数据平台。

 

这是张江的缩影,张江又是上海的缩影。“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总书记提出的坐标,被上海遵循始终。

 

这两年,“诺奖级”科学家开始留在上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同为诺奖得主的结构和计算生物学国际大师、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则将领衔复旦大学正在推动建设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计算生物研究平台……

 

人才,还是人才。上海明确向全球表示,将进一步张开双臂,主动“引才”,积极“引智”。这座以开放、创新、包容为品格的城市,热忱欢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来上海,共同攻克事关人类前途命运、事关人民生活福祉的科技难题,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探路攻坚,同样是科创中心的应有作为。这些年,上海先后启动了华力二期、中芯南方、中国电子特色工艺等一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中度最高和综合技术能力最强的标杆区域。曾是传统优势的生物医药产业,如今在经历了一段起伏之后,也已开始重整旗鼓。2018年,人工智能在这座城市热度空前,“未来已来”的口号响遍全城。人们愈加意识到,瞄准前沿、把住“风口”,是时代带给这座城市的使命。

 

2018年11月,习近平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考察。新华社 发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度来到熟悉的张江。他反复叮嘱上海的,仍是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踢好科技创新的“临门一脚”,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

 

“创新策源”,有天时地利,更需人的努力——推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中央交予的重要任务,也被视作打通金融中心、科创中心的“天赐良机”。而机遇面前,这座城市要做的,仍是创新,再创新,力争有强大的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有一批重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处于领先地位。

 

 

社会治理,“绣”出城市温度

 

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监控城市运行的数字不断闪烁更新,“对症下药”的指令单从这里第一时间发向浦东各个角落。如果把浦东比作一个人,观察人体健康的所有生命体征在这里一览无遗。

 

去年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心通过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情况,并寄予殷切嘱托,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习近平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了解上海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做法。新华社 发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卫国看来,上海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一以贯之的关切重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中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激发基层活力……”

 

“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

 

“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

 

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面对新时代城市新课题,上海不懈探索。

 

张兆安代表记忆犹新,2014年,上海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市委一号课题,通过全年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1+6”文件。这些年,上海中心城区的街道相继取消了经济指标的考核,将更多精力用于基层治理。街道居委干部走街串巷的脚步更勤更快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服务居民群众、解决社区急难,从新鲜事物成为社区“标配”,一个个感知覆盖、全天守候的“社区大脑”助力精准治理。

 

智慧大脑带来的改变有无限想象空间,春节过后,浦东城运中心2.0版即将上线,数据实时共享、后台无缝切换,应急第一时间,正如中心负责人的感慨,“许多人说,我们这里不像政府部门,更像一个IT公司。可是,谁说‘城市大脑’仅仅是政府大脑,而不是全社会的大脑呢?”

 

绣花要得手绵巧,方寸乾坤看针法。城市治理要有实招、高招,关键之举还在于是否“对症下药”。去年2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条条对应的便是这座城市“细节”“要害”。

 

经过近一年努力,武康大楼周边区域架空线落地工程基本完工。2019年1月,这栋历史悠久的大楼已彻底告别周边上空的蛛网,展现舒朗的天际线。 蒋迪雯 孟雨涵 摄

 

今年1月25日晨,随着位于淮海中路余庆路口的最后两根路灯电源线被拆除,历经95年沧桑的武康大楼终于拥有了进入21世纪以后首张清新“素颜照”。过去一年,上海完成116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往日里司空见惯的“低空蜘蛛网”有了更为科学布线方案,换来的是城市形象的焕然一新。

 

“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变美,无论是内环境还是外环境,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扎根社区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了几十年“小巷总理”的朱国萍每天都在体会着这种变化。

 

提及自家小区的“内环境”,是依托自治共治解决老小区停车难与绿化少这对“老矛盾”;是今年市人代会上高票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就是生活新时尚。

 

提及眼里看到的“外环境”,少不了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曾经黯然的“工业锈带”擦亮了,老码头、旧仓库纷纷变身创意空间,不同颜色区分出骑行道、跑步道、步行道、绿化带,如五彩丝带飘飞江畔。

 

城市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维持品质生活的背后,正需要在看似习以为常乃至视而不见的细节里、日常中用心使劲,拿出绣花功夫。而这一切的努力,为的是让所有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都能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第一站就来到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他希望上海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上继续探索、走在前头,“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基层党建的领域,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

 

习近平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视察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了解城市楼宇党建工作情况。新华社 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上海城市党建。他在上海工作时就曾强调,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党的建设要‘不辱门楣’!”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卫国说,每一次参加上海代表团全团审议,总书记对党的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上海党的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充分做好超大城市党建这篇大文章。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他肯定上海市委针对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意见,要求上海在试点中按照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稳妥实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新作为”,要求“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求压实压紧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督促领导干部把责任扛在肩上”。要求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上海牢牢抓住“关键少数”,驰而不息抓“四风”,制度“篱笆”越扎越密实。

 

《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全市列入规范范围的264家单位的180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项申报。经对个人申报情况核实,甄别出182名领导干部需要规范。2016年3月至7月,上海对全市市管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不属于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市管干部作了全覆盖抽查,又甄别出46名领导干部需要规范。在上海先行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中央又继续在北京、广东、重庆、新疆开展试点。

 

从源头上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认真刷新吏治,去年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制度基础上,出台规定防止市管国企领导人员利益冲突,给出“七个不得”的负面清单,为广大国企领导干部划清“红线”、标明“底线”。

 

“严字当头,层层压实、层层传导,才能确保党的建设坚强有力。”刘卫国说,上海同时也在探索以制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强化制度供给、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干部“秉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弘扬上海城市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上海各区纷纷出台“组合拳”,激励各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让他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而放眼基层,党建工作越做越活。“支部建在楼上”“支部建在园区产业集群”“支部建在上下游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探索功能型党支部建设……各种创新举措层出不穷。以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党建”体系为代表,上海1410幢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组织全覆盖,90%的标志性商务楼宇建立党建工作站并配备专职党群工作者。此外,上海2870余家互联网企业全面实施“党的领导+行业管理”工作路径。

 

紧扣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特点规律,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去年上海出台了“城市基层党建20条”,持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确立市、区、街镇、居村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明确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居村、“两新”等各领域党建部署齐头并进、各有侧重。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考察上海时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年底,上海市委全会作出部署: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锤炼扎实过硬的作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