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首届滴水湖论坛将在浦东临港举行,本次论坛因聚集了26位诺贝尔奖得主而成为国内迄今为止诺贝尔奖科学家参加人数最多的科技盛会。
记者从最新的出席嘉宾名单中发现,除了诺贝尔奖得主外,来参会的还有麦克阿瑟天才奖、拉斯克奖、图灵奖、沃尔夫奖等科学大奖得主,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是科学界中闪闪发光的明星。
麦克阿瑟奖
俗称“天才奖”,获奖者接到电话怀疑自己精神失常
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俗称“天才奖”,自1981年发起以来,麦克阿瑟天才奖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每年麦克阿瑟基金会遴选20-40位来自不同领域、具有杰出创造力的人士,获奖者可能是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或是企业家。
与诺贝尔奖类似,该奖项不接受个人申请,而是根据私人搜索和匿名提名人推荐给选举委员会,很多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到电话才知道自己获奖,不止一个获奖者因此怀疑接到的电话是一个恶作剧。
因为对获奖者而言,他们既不需要提交个人申请,也不历经任何笔试、面试,突然有一天接到电话,奖项与高额奖金就“从天而降”了。“我还以为我精神不正常了。”2016年麦克阿瑟奖获奖者之一、剧作家布兰登有一天接到了来自芝加哥的电话,“我跑到街上,遇到一个朋友,我就要他看看我的手机,确认这个电话真的打来过。”
因为麦克阿瑟天才奖有“天才”二字,人们容易对这一奖项有一些误解。其实麦克阿瑟天才奖真正关注的是获奖者的创造力,被用以表彰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2017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在36年历史上第一次将奖项授予了一位景观设计师——45岁的凯特·奥尔夫,因其“设计了容易适应、弹性的城市栖息地,鼓励居民都成为现有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管理者”。
获奖者可以在未来五年时间里获得高达62.5万美元的奖金,且这笔巨款以“无条件”为前缀,意味着他们可以自由支配。剧作家安妮·贝克表示:“我感觉自己从几十年的经济负担中得以解脱。从此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晨醒来问自己——我想写什么?我可以写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天才奖的获得者中不乏华人。在今年获奖名单中就有2位华裔科学家,一位是来自加州理工大学的女科学家曹颖,她带领的研究团体研究人类大脑如何只用205个神经元便可识别人脸,从而让人类不会脸盲。另一位华人是跨性别艺术家曾吴,她1982年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父亲是华人,母亲是瑞典裔美国,目前曾吴是一名电影导演、行为表演者,同时也是派对和LGBTQ社区组织者。
拉斯克奖
诺奖“风向标”,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
随着10月即将到来,科学界也将进入“诺贝尔奖月”,而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多年来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在之前获得过拉斯克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于1946年创立,以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该奖项共设置有三个奖项: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每个奖项的获奖者将会获得25万美元的资助。该奖项由美国和国际的专业团体提名候选人,候选人需准备翔实的证明材料予以专业委员会进行评定,专业委员会里面的专家也是来自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
国内对拉斯克奖的深入了解从2011年9月24日开始的。那天,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缓缓走上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领奖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颁奖词称,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今年的2018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于9月11日颁发,其中基础医学奖颁给了组蛋白修饰和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两位科学家Charles David Allis和Michael Grunstein;临床医学奖颁给了发现和开发异丙酚(一种麻醉剂)的科学家John B. (Iain) Glen;特别成就奖颁给了领导RNA生物学和科学指导的科学家Joan Argetsinger Steitz。奖项的揭晓或将暗示诺贝尔奖的最终方向,也有望带来“基因表达”及“异丙酚”相关概念的兴起。
图灵奖
最严苛评奖要求,计算机王国的桂冠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图灵奖成为了除诺贝尔奖以外我们听得最多的一个奖项了。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 Turing)。
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程序又是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共享此奖,因此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
每一年的图灵奖一般在下一年的4月初颁发,从1966年至今共67名获奖者,按国籍分,美国学者最多,欧洲学者偶见之,华人学者目前仅有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他在数据组织、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而独到的贡献。
说到图灵奖,就绕不开英国科学家艾伦·麦席森·图灵这个人。他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曾在二战中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拯救了整个国家。电影《模仿游戏》就讲述了这个天才从升起到倒下的一生。
图灵对人工智能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在电影《银翼杀手》《机械姬》中,都有对人工智能与图灵测试的描写。然而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的时刻,有人提出:最可怕的不是机器人通过了图灵测试,而是机器人假装自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
沃尔夫奖
每年由以色列总统亲自颁发,数学界的终身成就奖
沃尔夫奖主要是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目前该奖项共分为自然科学、医学、数学、农业和艺术奖项,每年颁发一次。
在各项沃尔夫奖中,沃尔夫数学奖影响最大,因为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而菲尔茨奖虽有影响,但只授予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唯有沃尔夫奖在全世界范围以获奖者一生的成就来评定,因此,沃尔夫数学奖堪称数学领域的终身成就奖。
自1978年到1990年已有24位数学家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由沃尔夫数学奖具有终身成就的性质,所以这24位数学家都是蜚声数坛、闻名遐迩的当代数学大师,他们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代数学的水平和进展。
1984年陈省身获得沃尔夫数学奖,是唯一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他是20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早在40年代,陈省身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两项划时代的重要工作:高斯-博内-陈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理论,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概念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吴健雄、杨祥发、陈省身、丘成桐和袁隆平等华人学者也曾是沃尔夫奖的获得者。
沃尔夫奖(Wolf Prize)由沃尔夫基金会设立。该基金会由著名犹太工业家、发明家里卡多·沃尔夫(Ricardo Wolf)1975年设立。董事会由5名沃尔夫家族成员组成,理事会由来自以色列不同领域的学者和官员组成,理事会下设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每个学科设置3—5名评奖委员,共计35人,逐年更换,并由以色列国家审计监察。为保证公正合理,沃尔夫奖每年由以色列总统亲自颁发,因此也被被誉为“以色列的诺贝尔奖”。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