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校园名师录】郑时龄院士:这个城市筑梦者,用一辈子学做老师|附视频

教育在线 2018-09-04 21:0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那是郑时龄教授开设的《建筑评论》,虽然名额已经放宽到270人,达到教室的极限容量,依然有不少人没选上。

南京路步行街,从河南路到西藏路全长1052米,知道有多少个窨井盖吗?如果你是同济大学郑时龄教授的学生,或许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一共37个,全部做成圆形,紫铜铸造,上面的图案记录了上海开埠至今的地标,从龙华塔,到南浦大桥、东方明珠。

 

郑时龄,他的名字与上海、与国家许多知名建筑、规划连在一起;在教学领域,77岁的他,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与学生的心连在一起。

 

“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你能为学生成长带来什么影响;作为一名科学家,你能为研究的学科做出什么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为这片养育你的土地奉献什么,”郑时龄说,一辈子都要学做老师,在学生成长、学科发展、城市建设中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

“一周不学习,学生就知道了”

 

许多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大四学生的新学期课表上,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有着不一样的份量。那是郑时龄教授开设的《建筑评论》,虽然名额已经放宽到270人,达到教室的极限容量,依然有不少人没选上。

 

这门课的历史几乎跟同学们的年纪一样大。1992年起,郑老师开始为建筑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开设“建筑评论”课,这是他开创性开启的多门课程之一。作为一门新课,完全没有现成的教材,涉及的问题和内容却极其庞杂,他边教学边整理教材,历时9年正式出版《建筑批评学》,奠定了这门综合学科的理论基础,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的空白。2007年“建筑评论”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六年前,这本教材已经修编完成了第二版,随着全球建筑前沿理论和实践的日新月异,得不断把这些都补充进去,教给学生,”郑时龄说,他还记得这门课的教具,从一开始的幻灯片,到ppt,如今已经拓展到网课平台,让更多学生能参与学习。在内容上,由于在专业领域参与许多重大建筑规划项目的评审,“天文馆为何最终定下现在的方案”、“上海中心的由来”等不断更新的珍贵实践知识,令许多年轻人受益匪浅。

 

在同济校园的绿树红墙间,学生们一眼就能认出郑老师——虽已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背着灰黑色双肩包,走得飞快。“到现在这个年纪,还是不能放松自己的专业学习,”他说,一天不学习自己知道,三天不学习同事知道,一周不学习,学生就知道了。

 

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建筑通史之一是《弗莱彻建筑史》,2002年起郑时龄开始主持了第20版的中文翻译。为此,他查阅了大量外文参考书,包括以前不熟悉的印度语、阿拉伯语辞典。这本2000多页的书历时9年,最终完成付梓。

“教育是理性的,校园却是诗意的”

 

到现在,郑时龄都记得一次偶遇。“去国外出差,一位机上空中服务员走过来叫我‘郑老师’,”他说,一问才知道她是工业民用建筑专业的毕业生,当年听过自己的课,印象深刻。“你怎么转行啦?”郑时龄急着问这个。“老师,搞建筑太苦了……”

 

从1981年留校任教至今,37年间,他教过的本科生成千上万,培养出的研究生123人。怎样当个好老师,在郑老师看来,关键还要用心。“教育是理性的,校园却是诗意的。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也是引导青年形成独立健康人格的圣殿,”他说。

 

明明是建筑领域专家,郑时龄却常笑言自己是“光学专业”的:“你看,我这一辈子几乎没有间断过学习,仅集中学习的时间,就包括6年小学、6年中学、6年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3年,博士研究生学习3年半,强化学习德语1年,强化学习意大利语半年,党校学习半年,总计26年半……这不就‘光顾着学’了。”因为做学生多年,遇到过许多好老师,才更明白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意义。

 

已经在建筑专业和教学领域获奖无数,可在学院学生集体投票评选中,被选为最具睿智儒雅风范的“可爱老师”,依然让这位老先生格外激动。

 

至今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他,承担的教学内容包括:本科生的“建筑评论课”和“工程美学课”,研究生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文献”、“建筑学学科前沿学科”课程等。他建议年轻人去听哲学课程,鼓励研究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开题和撰写论文,尽可能从学术和社会资源各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

 

有一个学期,郑老师到一所位于郊区的外校上一个学期的《建筑历史》专业课,发现课堂上学生“没啥反应”。他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建议双休日学校、学院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接触城市城区。“学建筑的,跟城市生活没接触,是不行的,”郑老师直言不讳,“而且,城市城区,也离不开大学青年的青春活力。”

传递知识,更传递爱

 

“设计南京路步行街的时候,考虑排水怎么办,如果按照传统做排水沟,可能影响美观,最终定下的方案,是路面留一道宽度不会卡高跟鞋跟的细缝,下方拓展为沟,这样既美观又实现了高效排水功能,那条路好像从来没被淹过,前两天大暴雨我还专门去看来着……”这是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总建筑师兼专家组组长郑时龄的独家记忆。

 

“上海用了十多年,终于贯通了滨江区域,转化为可以锻炼休闲的服务型公共空间,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两岸滨江加起来45公里,这个长度,全世界还没有其他城市可以比拟,很有意义……”这是浦东黄浦江滨江贯通专家组组长郑时龄的心头喜悦。

 

“见证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幸参与申办和筹办盛会,后续至今的园区开发也有幸全程投入,”这是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郑时龄的小骄傲与大承担。

 

37年间,他将这些倾囊以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厚实的知识和前瞻性视野,也包含着对这城市、对国家、对专业深沉的爱。古稀之年,郑时龄向中国科学院申请了课题,希望对“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和“关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市和城市建筑的若干问题和建议”展开研究。“我国当前每年都要建造大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如此大量的建筑理应出现的优秀建筑却相对较少;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在当代世界建筑史上依然处于边缘状态,而建造量与中国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荷兰、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师却令世人刮目相看……”郑教授说,作为中国的建筑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认真思考并研究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他也始终相信,一代代年轻的中国建筑师会成长起来,既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也从容应对国际建筑文化潮流的冲击,创造出具有世界性的优秀建筑,建设更美好的城市。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同济大学供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