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频道
全部栏目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如何让社区有效地“自转”起来?这个社区从组织美食烘焙做起……

思想汇 2021-11-16 05:1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丹旎
良性的基层治理最终应该落到居民自治。
  • {{brTitle}}

“如何提升社区居民协商议事的水平?我去过一个老旧小区,议事基础比较薄弱,文明养宠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怎么办?这个社区另辟蹊径,从美食烘焙开始做起,花一年时间把一群家庭主妇团结起来了。在搞烘焙的过程中,大家开始讨论议事,食材怎么买?买了怎么做?不熟悉的人熟悉起来了,不好商量的事也变得好商量了。在这个基础上再解决文明养宠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11月12日下午,在静安区宝山路街道举办的“治理新论”首期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冯猛分享的故事引来现场掌声连连。在这场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上海实践”为主题的论坛上,实务工作者、理论研究者汇聚一堂,围绕上海基层治理的亮点堵点、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社区营造等焦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冯猛看来,上海的城市基层治理是很有特点的。“第一,上海的基层治理能力比较全面,这一点在疫情等风险时期体现得尤其明显;第二,上海在不同治理场景之间的转换很快、很顺畅,前不久迪士尼的疫情应急处置,就是由常规模式转向风险应对的典型案例,这使得整个社会承受的治理成本大大降低;第三,上海基层在治理工具方面创新力很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拥有丰富的工具库储备。”

治理工具库的丰富储备,离不开基层的创新探索与火热实践。宝山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俞宙冬介绍,“先联法”是街道在12345热线处置工作中的一大特色,所有情况较复杂的综合性工单,都由工作人员先期与市民进行联系、沟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精准化解决措施。同时,街道城运中心致力于根据辖区特点“量身定制”智能场景,形成智能发现、自动派单、管理闭环、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

静安区民政局副局长黄蓓华介绍,静安区在全市首推居民区标准化建设,在硬件方面,从居委会信箱、台面、布告栏内容到办公区域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软件方面,则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工作制度、工作指南等。如今,这项工作已经在上海全市层面进行推广。

居民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通流程、提升效率,更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程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吴同说:“这些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上海的基层工作者越来越朝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理念、方法和技术越来越专业。反过来,这又能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愿意待下去。”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增强乡镇(街道)行政执行能力、为民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设能力,以及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对标上述六项能力,上海基层治理还有哪些难点、堵点?

“上海的基层治理整体没有明显的短板,但在应急管理和智慧治理方面还可进一步提升。”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认为,目前基层单位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资源和渠道仍比较有限,而在智慧化治理方面,打通各层级之间的数据壁垒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论坛现场,“居民自治”“社区营造”是被反复提及的两个词。理论研究者和一线社区工作者一致认为,良性的基层治理最终应该落到居民自治。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力量,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引导他们自主解决社区公共议题,形成社会治理的向心力。

“去发现老百姓当中有能力、有热情、有意愿的人,把老百姓的热情和活力调动起来,营造好的居民区,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让社区能够有效地‘自转’起来,我认为这是未来的方向。”陶希东表示。

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政论坛》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主办,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办事处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来源: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作者 {{name}}
    {{organizename}} {{departname}}
    {{detail}}
此文章不存在或已下线
  • @康平路
  • 伴公汀
  • 上海一周
  • 直通200号
  • 观见
  • 海上755
  • 帮侬忙
  • 民声直通车
  • 民生调查
  • 上海辟谣平台
  • 侬好上海
  • 文汇教育
  • 朝花
  • 笔会
  • 夜光杯
  • 文汇文艺评论
  • 文化观澜
  • 文汇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