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瞭望评|接到“电诈”电话,为什么要“立即挂断”

转自:交汇点 2024-11-20 18:20:25

接到“电诈”电话,为什么要“立即挂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

知道对方是骗子,我正好闲来无事,为什么不能故意聊上两句,逗逗骗子或者骂骂骗子?估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念头。而近来在不少社交媒体上,也有一些人上传分享了自己怎么捉弄骗子的所谓搞笑故事,让人听了也不免产生效仿的冲动,甚至还巴望着哪天骗子打来电话,自己也如此这番操作来过把瘾。

但在警方一轮紧过一轮的防电信诈骗宣传中,“接到这些电话,请立即挂断”的提示,从来都没改变。是警方提示过于小心谨慎,还是真的必须这样应对?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警方这样提醒,绝非小题大做或者杞人忧天。

骗子自古就有,防骗一直是难题。我们普通人与骗子打交道,真的处于劣势,原因很简单:骗子是专业的。骗子的“专业”,就是研究人们的心理,就是怎么让人们“破防”,就是怎么通过通话过程来慢慢找到“突破口”,或者怎么慢慢把我们引到他们的圈套中来。远离骗子,最简单也最有效。因为,我们普通人所能掌握和了解的骗术知识都是浅显的,属于“业余水平”,而骗子则是“专业”的。“业余的”千万不能去跟“专业的”比拼所谓技术。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各种骗术也不断“升级迭代”。尽管防电信诈骗的宣传铺天盖地,但,每天上当受骗的案例还是不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自以为对骗子能防得住,有的甚至还会跟骗子“没事聊几句”。譬如,一些独自生活的“空巢”老人,即便知道电话对面是个骗子,却因寂寞孤独正好也想找人聊聊天,聊着聊着就稀里糊涂中了招。有的骗子冒充子女等晚辈,来骗取中老年人的信任,而一旦接起这种电话,叙着叙着就会掉进骗子的圈套。典型“杀猪盘”诈骗也是如此,或许你一开始觉得对方是个骗子,但是聊着聊着就会感觉对方好像真的是某某投资公司的,面对“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的先期甜头,你就会陷入迷失和自我膨胀,等哪天被拉黑才恍然大悟,此时一切都晚矣。

社交平台上,一些人所谓从骗子手中“反杀”得到“馅饼”的故事,普通人也只能当“故事”听听,千万不能去“主动挑衅”骗子。有些人带着侥幸心理,也想如法炮制戏弄骗子,结果往往是惹祸上身。譬如,一男子自学反诈知识后,试图薅骗子“羊毛”,便主动添加了刷单兼职群。该男子想赶在被骗前抽身,但在转了4.6万余元后,对方便拒绝返现了。其实,带着侥幸心理与骗子周旋的过程,骗子也在编造各种理由套取你的个人重要信息,用之进行诈骗,更有甚者,连累亲朋好友。

所以说,我们普通人在接到疑似诈骗的电话时,立即挂断,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也是最明智理智的做法。

现在,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还在持续进行中。或许一些人会感觉听得“耳朵磨出了茧子”,甚至还会对宣传中警示的一些诈骗手段“不屑一顾”,认为机灵的我肯定不会陷入骗局。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骗子仍然会屡屡得手。譬如,一女子曾多次协助警方策划过反诈宣传活动,还写过反诈宣传标语,结果一次电话中遭遇骗子,面对“步步紧逼”的骗术时根本来不及思考,两个小时被骗18万元。一名博士接到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被告知因航班延误赔偿300元延误险,尽管此类骗术已被曝光多次,但最终他还是被骗7万元……被骗后,他们都感叹,“以为对电信诈骗已经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真是不可思议”。

所以,回到最初的话题,接到“电诈”电话或者疑似电话时,还是听警察叔叔的,“立即挂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