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中产话题 > 文章详情
上海景观设计师:我所体验的美国开放式街区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倚天 2016-03-03 13:09
摘要:为了打通城市路网而建起的开放式街区,噪音是不是特别大?没了统一的小区保安,安全问题怎么办?这是一名景观设计师所体验到的没有围墙的纽约。

 

“这里是纽约。”在我又一次以窗外马路噪音太大为由否决了一套出租房后,带我看房子的中介礼貌而面无表情地提醒我。

  

没小区的院子要在哪里散步?

  

那时我刚刚研究生毕业,离开费城到纽约工作。尽管早已在电影电视里熟悉了曼哈顿街道纷繁嘈杂的景象,我却从没意识到这就是大部分居民直接面对的居住环境——由于曼哈顿密集的路网设置,很少有封闭的住宅区这个概念,几乎每一栋住宅都沿马路而建。而且,由于人行道普遍狭窄,住宅离马路的实际距离真的很近。

  

在此之前,我住过的地方总是相对封闭私密的,比如父母生活多年的单位大院,热闹而有序的大学校园,国内城市随处可见的封闭式居住小区。哪怕是我在费城住过两年的那种临街的联排小楼,由于地处大学城内,门外正对的也只是一条主要供附近居民使用的僻静马路,并不会令人产生这种赤裸裸地暴露于都市喧嚣环境之中的感觉。

 

当然,在我确认曼哈顿几乎无法提供其它选项之后,我还是住进了一栋临街的住宅楼里。我是带着以下几方面的疑虑开始我的新生活的:一,窗外就是马路那么噪音怎么办?二,没了围墙的住宅楼安全如何保障?三,没了小区的院子在哪散步?

  

生活需求就在住宅楼跟前解决

  

这些问题很快有了答案。

  

关于噪音,不得不说这一点几乎无解,但人的适应性总是比自己想象的强一些,通过积极调整心态也总是能逐渐习惯的。在我接受了这就是坚持住在世界最繁华城市之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后,也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噪音上,烦躁和失眠等不良反应逐渐远离了我。时间长了,我甚至也能学着老纽约人,听着外边车来车往的喧嚣,半自嘲半自豪地说上一句“这就是纽约”。

  

关于安全,大多纽约的住宅楼要么设置需刷卡的门禁加24小时摄像头监控,要么会在一楼大堂安排一两位天性爱管闲事而又火眼金睛的门卫,遇到陌生的脸孔便会立刻问询盘查——就像大学宿管阿姨能够认识全楼的学生一样,保安能辨认一整个楼的住户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关于散步、遛弯的需求,在纽约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大部分人只消走出自己的住宅楼不远,就会有或大或小的公园绿地供游玩放松。

  

在打消了起初的担心后,我甚至还体会到了这种住宅楼相对于住宅小区的便利——临街的住宅楼,常常伴随着底商的存在。因此,对于纽约人来说,楼下就有干洗店、健身房、咖啡店、买菜的超市、美容美甲店等等,是一种常态,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在住宅楼前就解决了。

   

所以,纽约乃至很多国家所谓没有围墙的住宅,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城市规划系统中自然滋生的产物,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与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中其他系统的同步规划和配合分不开的。这,就是我所体验到的美国开放式街区的一点感受,它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也不似想象中的那么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设计系,曾就职于纽约某著名景观设计公司。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