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上海台企转型之路:原地踏步定会被市场淘汰,来大陆要收起“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2018-06-25 06:01
摘要:闵行区台办表示,未来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文创、互联网+科技等产业,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在促进台企转型升级的同时,吸引台湾更多“青草(青年与草根)”来上海实习就业创业,做好闵行台企转型升级的“ATM(Transform Ascend Manufacture )计划”。

本月,上海发布惠台55条措施,对在沪台企释放大量政策红利。

 

目前,本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2488家,合同台资395亿美元。随着上海产业能级提升,以及土地、人力、环境成本增加,台企在传统产业上的优势日减,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这一过程需要市场、企业和政府形成强大合力,而上海多家台企也正进行着有益尝试。

 

被“逼”出来的转型

 

“我们转型搞文创园也是被‘逼’出来的。”麦可将文创园总经理连泰瑞说。1992年,他的父亲来闵行七宝投资建服装厂,2009年工厂外迁江西,厂房改成办公楼,“我们是周边最老的建筑,处在租赁市场的最底层。当时主要当作仓库,卡车进进出出,整天灰天灰地。”

 

这不是子承父业的连泰瑞想要的。十几年前台北酒厂成功转型成华山文创园给了他启示,同样一件很“潮”的文创产品,放在暗色调的老厂房与放在五光十色的名品店里,视觉冲击力是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台湾的文创产业有传统积淀与先发优势,“台湾有创意、有匠人,上海有资金、有市场,这是很好的组合。”于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园区开始转型为文创平台。

除了引入台湾文创产业外,也是在那一年,借着双创东风,台湾青年纷纷“登陆”上海,两家在闵行区的台企也借此转型升级。台北人虞慧芳在上海已经工作了10多年,经营着一家为企业提供专业财务、法律服务的公司。台青的到来延伸了她的服务范围,“台资企业服务台湾青年,有着天然的优势。”2015年,她租下莘庄智慧园的两层楼面,成立了孵化平台“台青创业家”,接纳对岸的实习生、就业者以及创业者入驻。

 

图左为虞慧芳。

与虞慧芳的服务升级不同,台商吕勇逵更倾向于用好他原有的制造业优势。从1991年起,他在上海投资开办了一家生产半导体元件的企业。2015年,他把原本打算出租的研发大楼改建为服务台青业者的慧高·光创园,“我们有一群技术熟练的工程师,有生产车间与机器设备。我们愿意同智能制造领域的台湾创业者、就业者入驻对接。”

 

找到“对”的人

 

从封闭的企业转型为相对开放的平台,过去的车间主任成了物业经理,产品总监转行为创业顾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养成的职业习惯与观念都要改变,这决定了台企转型不会一帆风顺。

 

不少台商坦言,企业转型成平台后最难的有两件事。第一是找到“对”的人。台湾青年怀着梦想入驻园区,但现实却很残酷。“我们不鼓励创业,但支持他们创业。”吕勇逵有着30年的制造业经验,他会认真看每个创业团队的企划案,觉得可行性高的,就欢迎他们入驻园区,感到过于理想化的,就尽量劝阻。在他看来,有些台湾青年把创业失败原因归于这边环境不佳,但这明明是自己的不足,为什么这个锅要让大陆来背呢?

 

图为吕勇逵。

同样的,作为文创园老板,连泰瑞也在找合适的业者入驻。“文创业者不太在意商业模式,他们很感性,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承认。”他举个例子,“纸箱王”是台湾知名文创品牌,多家上海商场与园区伸出橄榄枝。但只有麦可将和对方谈了3年,接触不下30次,“我们硬件不算好,但靠真诚打动对方。”如今园区内的20多家台湾文创企业,都是一个个谈下来的。

 

第二是钱的问题。那段时候,虞慧芳的公司幸福感骤降,原来每年员工出国旅游、20天假期等福利统统取消。增加办公场地、添置各种设施,又让公司财务报表变得不那么好看,“作为总经理,我要向股东们解释原因,有时候压力大想流泪。”连泰瑞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整个文创园的基础建设升级改造,加上运营管理费用,计划投资2000万元。”他甚至给父亲打了“预防针”:“我们要做好7年不赚钱的准备。”

 

但他们都选择继续“求变”。“原地踏步,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性,选择变化意味着有成功的希望。”虞慧芳说。

 

“放长线钓大鱼”

 

让台商高兴的是,企业这三年多的摸索过程中,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逐步找到了符合自身情况的经营模式。

 

有人会问,原本好好地出租办公楼收稳定的租金,现在既要投钱搞硬件升级,又要出钱为入驻的台湾年轻人提供各种便利,这难道不是一笔亏钱的买卖?但在连泰瑞看来,这笔账应该换个角度算。拿出麦可将园区30%的面积服务台湾文创业,表面看少收一些租金,但文创产业抬高了整个园区的品质,“你是愿意和仓储公司,还是愿意和文创企业一起办公?”园区办公楼的租金也从每天每平米2元涨至近3元。与此同时,文创业的集聚效应让上下游企业更愿意到这里办公,也增加了园区的租户量。他透露,从2016年起,园区就开始小有盈余。

 

图左为连泰瑞。

情况类似的是吕勇逵经营的光创园。因为边上就是他的工厂,一些价格昂贵的设备可以双方共享,这就节省了不少固定投资。吕勇逵告诉记者,园区一年租金有千万人民币,每年花在台青创新创业上的投入约100多万元。这笔钱他也愿意出,作为老台商,理应为帮助台湾青年实现梦想贡献力量。

 

至于轻资产的台青创业家平台,由于看好它的平台价值,现在已有不少外部企业表达投资意愿。虞慧芳透露,目前企业正进行第二轮融资,台湾的力丽集团与大陆的北方控股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我们服务的台资台企多了,其实也会提升我们企业本身的价值。”

 

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如今一些不知名的初创企业,或许若干年后成了行业新星。如果现在对他们有一小笔的投资,未来就会有巨大的收益。

 

当然,台企的转型发展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为他们提供精准的服务引导”,闵行区台办主任张海平介绍,相关部门梳理了台资企业发展政策,并上门了解企业的需求与瓶颈,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当好“店小二”提供帮助。

 

让台青过得好、留得下

 

在谋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台企也在积极搭建服务台湾青年的平台。

 

这个端午节,虞慧芳回台参加在台北科技大学举办的“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研讨会”,她介绍了上海成长环境,欢迎年轻人到这里来实现价值。除了与台湾众多高校对接之外,上海市台协还会组织在沪台企回家乡招聘,今年提供了近2000个在沪就业的机会。

 

人来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这些青年在上海过得好、留得下。目前,台青在上海主要有实习、就业与创业三种状态。以麦可将文创园为例,每年会接纳十几位台湾大学生来此实习,他们在企划、营销、客服等不同岗位工作。一位陈姓台生说得很直白:“与其在台湾便利店、餐厅打工,不如到这里来实习,积累经验为自己加分。” 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些台企搭建的平台,台湾青年来沪就业不再局限于台资企业,出现了“台湾老板招大陆员工,大陆老板招台湾员工”的情况,台湾青年的出路变得更宽。

 

图为慧高·光创园。

 

至于服务台湾青年来沪创业,台企平台不约而同提出“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其他的事由我们来”。台青创客家为创业者提供财务、法律、知识产权认证等周边服务;在麦可将,业者只需要专心搞文创,宣传、经营等事物由园区专业团队打理;而在光创园,不仅为创业者免费提供路演厅、联合办公室、共享会议室等,还配备了新能源充电桩与接驳班车。“我们有50多位台商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年轻创业者提供思路、对接市场。”吕勇逵介绍,园区举办多种创业培训交流活动,每年5月18日都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创业路演活动,今年就有一家新材料的研发团队获得500万元的天使投资。

 

除了工作之外,平台还在帮助台青融入上海生活。首先是让这些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安装微信、支付宝、打车订餐等APP,休息时候可以多出去走走,感受这座城市的多面性。还有就是心态的调整。一位台企高管直言,来大陆的台湾青年一定要收起“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没有人强迫你来上海发展,既然是自己要求来这里,就要带着平常心好好工作生活。”

 

从2015年起,这三家台企平台先后获得国台办授予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称号。今年3月,国台办主任刘结一在沪调研对台工作期间,还专门前往台青创客家参访。

 

“两岸一家亲”到“两岸一家人”

 

未来路该怎么走,是摆在台企面前的现实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和大陆发展的趋势联系起来。连泰瑞希望把麦可将园区打造成“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平台”,通过网络,让入驻园区的产品创造者与世界各地的产品需求者对接,“我们有个宏大目标,成为文创产业的淘宝平台。”他强调,“文创+”产业不是不能赚钱,只是要赚慢钱,急不得。

 

图为麦可将园区。

 

正因为看好上海市场,台企也在寻求扩容。目前,光创园与台青创客家都处在满租的情况,急需扩大体量。吕勇逵指着边上一块地告诉记者,未来将开始园区二期建设,“未来我们将更欢迎新能源、新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入驻,增强我们园区的高科技企业集中度。”虞慧芳则希望在七宝建一个服务两岸设计师的众创平台,在松江建一个集加工、仓储、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厂房式园区,扩展平台的服务面,提升台青创客家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成果转化与投融资平台功能建设。

 

闵行区台办表示,未来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文创、互联网+科技等产业,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在促进台企转型升级的同时,吸引台湾更多“青草(青年与草根)”来上海实习就业创业,做好闵行台企转型升级的“ATM(Transform Ascend Manufacture )计划”。

 

至于台企最担心的,莫过于两岸关系紧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采访中,一位台企高管透露,台湾当局对于台湾青年西进大陆持消极态度,一些台企在岛内的招聘活动受到阻挠。至于最期待的,则是上海惠台55条政策的配套细则都尽快落地落实,为在沪台胞台企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与信心,“过去我们讲是两岸一家亲,现在更希望是两岸一家人,共享大陆发展红利。”

 

相信上海台企的转型升级故事还将继续。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