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百花齐放的非遗,走出历史,来到社区……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蒋迪雯 王清彬 2018-06-11 00:08
摘要:“非遗在社区”是一种民间艺术的回归,让非遗从历史中走出来,走进当下生活……

这个周末,围绕“非遗在社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达800余项,上海近百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着实让市民感受到身边的非遗文化无处不在。

 

市级非遗项目“上海工人大锣鼓”。杨浦是上海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50年代,是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以“鼓大”“人多”为特色。大锣鼓在苏北锣鼓的基础上吸纳了各种流派的精髓,汇集了北方的刚与南方的柔,创作了属于自身的新鼓点。据传承人唐占魁老师介绍,上海工人大锣鼓的敲击十分讲究技巧——“响鼓不用重锤敲”,把握好小鼓棒的敲击节奏,做到敲鼓无滞音,便能营造出“动时山崩海啸,静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区级非遗项目“扯铃子”。


这边,上海工人大锣鼓、上海港码头号子、扯铃子等杨浦非遗项目表演围满了观众;那边,来自贵州的非遗项目展示团队献上了富有浓郁苗族风情的舞蹈,杨浦公园里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上海杨浦非遗节让市民饱了眼福。

在“对话大师”非遗与文创主题论坛上,市级非遗项目上海花样经传承人郑树林介绍,为了让上海特色的上海花样经手艺得以更好地传承,自2009年起,郑树林“住进”了五角场镇社区,每逢周二,郑树林便带着他的家伙——专用“金剪刀”,特色纸张,来到社区,为一群居民免费授课。

如今,郑树林收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剪纸的学生、学孙,每每区里或是镇里需要他时,这些“小帮手们”也纷纷展示。五角场镇郑树林剪纸艺术工作室也成了剪纸爱好者争相往来的学习场所。

今年的杨浦非遗节将延续至端午,届时端午民俗礼仪、龙舟竞技、九子游戏、非遗展示、新童谣和中华经典诵读等将在黄兴公园举办,向市民一一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

 

国家级非遗项目“绵拳”。

 

市级非遗项目“江南丝竹”。

 

非遗项目苗族舞蹈《稻花香》。

 

国家级非遗项目、新人新作参展作品弹词开篇《神农颂》。

 

国家级非遗项目越剧表演。

 

杨浦公园里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上海杨浦非遗节让市民饱了眼福。


在大世界,“非遗擂台”项目众多,上海绒绣、上海灯彩、海派葫芦艺术雕刻技艺、崇明扁担戏等,让市民们看得眼花缭乱,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崇明扁担戏”代表性传承人朱雪山钻进直径约一米的幕布里,坐上高脚凳,两只手控制木偶,两只脚敲锣,还要用嘴唱台词、摹拟口技,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一场《西游》演下来,大汗淋漓。

用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

 

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雪山展示“崇明扁担戏”。

 

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


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原法租界会审公廨及警务处旧址(现黄浦区检察院)和静安德莱蒙德住宅参观客流众多,网上预约一票难求,赶早的市民7点就来现场排队,带上相机一睹老建筑的风采,留下这经典的记忆。

 

早上7点,第一位观众瞿凯就在静安德莱蒙德住宅前排队等候。

 

观众在黄浦区原法租界会审公廨(现黄浦区检察院)二楼的“远东第一大法庭”参观。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蒋迪雯 王清彬 摄影报道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