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40年前上海9名年轻人联名给国务院写了一封信,结果引出四分之一中央财政收入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晔 2018-06-06 16:33
摘要:1978年1月,一封由上海海关9名年轻官员联合签名的信从上海发出,喊出了恢复海关征税和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呼声,国家利益超越个人荣辱,求索拓路成为使命担当。自此,黄浦江畔的改革也随之按下了快进键。

1978年1月,国务院收到一封人民来信,信中的急迫力透纸背,喊出了恢复海关征税和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呼声。当时,中国海关停征关税已13年。

 

信末,是上海海关9名年轻关员的联合签名。

 

如今,部分写信人已过世,此信的意义在岁月长河中却愈发熠熠生辉——去年全国海关总征税额1.89万亿元,占中央财政收入23%。这意味着,40年前这封信,引出了现全国近四分之一中央财政收入。

 

那一年,当信从上海发出,国家利益超越个人荣辱,求索拓路成为使命担当,黄浦江畔的改革也随之按下了快进键。

 


 

从停征到恢复征税

 

海关把守国门。1949年,中国大门的钥匙终于放进自己口袋,但此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外贸实行国家统制,进出口企业都是外贸部下属专业进出口公司及其分公司,海关也隶属于外贸部。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转移至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货物多从满洲里和绥芬河口岸集中输入而致拥塞严重。便利起见,国家制定集中纳税办法,关税和代征税由各进出口公司代替海关计征,海关派员入驻公司协助配合。此后又有外贸企业提出,既然企业利润和海关征税都上交国家,何必再多一道征税环节?经国务院批准,1967年7月起,海关停征进口关税,税款由外贸公司并入利润统一交库。

 

顾振兴是当年写信的9名关员之一,2005年退休前任上海海关副关长。他工作第4年便逢海关停征关税,犹记当年,“职能弱化到仅进行货物监管和计征个人进口物品行邮税,关税对国家财政和经济杠杆作用几乎消失”。

 

低潮持续至十年动乱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当年上海进口总额从最低谷时的0.5亿美元回升至1.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20%。身为外贸重镇的上海开始萌动一颗想干大事的心。

 

要干事,须从恢复海关征税天职开始。

 

不征税的弊端显而易见——国库空空,铁路、公路、电力建设等便成无米之炊;而税款由外贸公司自行操作则成一笔糊涂账。当年,有着“铁关长”之称的上海海关关长张超指示货管组开展调研,发现外贸公司少交税或声称亏损不交税的情况多见,进出口统计准确性存疑。

 

契机出现于1977年底,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改革税收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旨在纠正部分地方税收管理权层层下放、任意停征和减免税等做法。张超随即要求办公室副主任杜圣余专题研究。经斟酌,杜圣余建议写人民来信呈国务院,张超表示“信可以写,署名可多几个”。

 

信由杜圣余执笔,信中写道:“把税收当作利润,特别是用来抵补外贸亏损,掩盖了亏损的真实性,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信中明确建议恢复对外贸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同时修订海关税则。写罢,办公室杜圣余、顾振兴、朱洪明、肖军,以及货管组聂靖华、徐宪耀、施恒玉、张军、苏义福共9人心潮难复,毫不犹豫签上大名。

 

顾振兴记得,信于1978年1月5日寄出,不久财政部信访室来信,说正与外贸部联系处理。“为引起中央重视,我们再接再厉又写了两封信继续呼吁,终盼来石破天惊的决策!”

 

1979年8月,当时主管经济和财政的李先念副总理批示肯定了上海海关同志的建议。紧接着,各项改革接踵而至,1980年首日,海关正式恢复关税征收;是年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改革海关管理体制的决定,成立海关总署,直属国务院。从此,中国海关及其关税事业凤凰涅槃。

 

巧的是,现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在任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司长期间,梳理关税史籍时便发现了这一尘封往事

 

他惊叹于此信背后的远见卓识:海关恢复征税首年,征税额达31.8亿元,而去年则达18967亿元,增加了595倍!而上海海关去年征税首破4000亿元大关,约占全国海关税收总额的23%。“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若不是那些普通关员的勇气和执着,中国海关和上海海关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高融昆说。

 


 

从H883到“大通关”

 

一封信后,上海并未躺在功劳簿上,自上海发轫的改革,反而进入加速度。

 

请来电脑把国门,便是上海首吃“螃蟹”。这场科技革命在结束延续百年的手工签制单证传统方式、带来效率质量变革的同时,更挤压了盘亘其中的利益空间。

 

1978年,上海港开辟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随后集装箱吞吐量多年保持40%高增长。但上海海关却喜忧参半:靠左手算盘、右手开单,何以支撑吞吐量持续爆发性增长?1984年,海关总署在沪开会介绍电脑在海外推广应用情况,这让上海海关坐不住了,动员技术处自行研发报关自动化一条龙系统,并于1987年在吴淞海关探索试运行。

 

当年在上海海关技术处任职的李爱萍,见证了系统运作之初的尴尬。当时,通信网络靠电话线连接,电线老化、遇潮等情况致系统问题多发,外加上头文件频繁下达,涉及结算和税率变化,而当年系统无法改参数,只能改软件,业务员不胜其烦,对电脑不熟悉、不信任,致使系统很快就被搁置。

 

然而不久,海关总署科技司赴美考察后看到差距,集结了包括上海海关在内的全国技术业务精英,于1988年3月立项开发报关自动化系统,故名H883工程。该工程主要牵头人杨国勋,就是从上海海关技术处调任。H883先在深圳试点,后推广至上海、青岛、广州扩大试点。在海关总署看来,上海外贸吞吐量大、海陆空运输俱全,H883压力测试唯在上海成功,才具备全国推广基础。

 

此时,折戟吴淞海关的阴影尤在,但上海迎难而上,于1990年5月在浦江海关试点,所有数据预录入,电脑做一遍,人工核一遍。电脑无疑动了利益的奶酪——手工单证上,品名、数量、规格、税率,涂改中有漏洞可钻、财路可循,而电脑录入的每一环均留下痕迹,哪还能浑水摸鱼?于是当一张张无法核销的舱单出现时,有人嚷嚷,“再玩新花样,国家的税可都逃了”。却被相关领导一句话顶回去,“肯定是你操作有误!加减乘除都算错,还能叫计算机?”细查之下,果然是输入时搞错了全角、半角。此后,上海海关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在诸多业务现场推广应用,至1993年底,上海海关实现H883全关区上岗。

 

电脑革命之后,有关“大通关”的思考很快浮出水面。

 

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航交所于1996年11月28日开业,上海海关同天入驻,宣布可为航交所会员单位办理海运出口货物通关,此举一出,货主沸腾。要知道,此前货物报关遵循从哪出在哪报原则,而集装箱多扎堆吴淞码头,货主们只能在市区与吴淞间频繁奔波。“通办”之后,航交所报关业务井喷,至2000年海运出口报关单量已占上海海运口岸的80%。时任上海海关关长鲁培军曾对媒体说,我们就是要借此打破“分兵把守”的监管模式,逐步实施“大通关”。

 

如果说当时“大通关”还聚焦于海关内部打通“任督二脉”,那么2001年英特尔公司的一封信,则加速“大通关”涵义由内向外拓展。

 

当年,英特尔公司致信上海市政府,“吐槽”进口料下飞机后要等2、3天才能拿到货。当时,空港货运公司仓库都建在机场周围,空港物流数据不联网、理货靠手抄,影响物流时效。尽管这时间并不耽误在海关审单放行环节上,但机场海关还是想方设法挖潜——跟货运站共享数据,试点企业的货物在货运站分拣后不用再绕道口岸监管仓库;跟航空公司合作,飞机起飞前舱单数据同时发货运站和海关,以提前报关。如此“直通式”服务,使飞机落地到货物提离时间缩短至10小时。由此,上海海关深感,口岸通关不能光凭一己之力,于是时任上海海关关长曹恒礼向市外经贸委提出,上海口岸要实行“大通关”制度,并率先联合市外经贸委等多部门发布公告,自2001年11月起在上海口岸对进口货物实行提前报关、实货放行通关新模式。至2002年底,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已实现海运24小时、空运12小时。原产于上海的“大通关”制度正式落地。

 

此后,上海“大通关”模式日臻清晰完善,版本亦逐年升级。2014年6月18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全国率先上线,旨在打破各部门“蜂窝煤”,实现企业“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仅货物进出口申报,就从实施前的24小时缩至实施后的0.5小时。去年开始,上海“单一窗口”已在全国口岸复制推广。

 


 

从保税区到自贸区

 

除了拼速度,上海还很在意跨境贸易的便利度、自由度。

 

1990年,外高桥保税区批准建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保税区。保税区意指在本国领土之上、国家关税区外的特定封闭区域,区内关税全免,境外人员、货物进出自由,区内可设立贸易机构从事进出口和转口贸易,国内商品进区即视为出口。

 

在这个举目全国无先例可循的保税区内,上海还要在“第一”基础上再造“第一”。1993年,上海海关推动区内建起保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保税区内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可在市场内进行保税展示,区外的贸易商看中后可直接签合同,省去了他们到国外谈生意以及区内货物出口再进口的运输和时间成本。这样的现货交易市场在当时看来太过“超前”,以致有相关领导提醒“是不是走太快了?”可是,发展服务贸易,对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将“不是出国胜似出国”的效应充分发挥,如此一举多得的创新,海关就应支持!1年后,保税区在宁波、厦门、张家港等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生资交易中心也统统被“拷贝不走样”。

 

而海关总署关于“保税仓库所存货物储存期限为1年”的规定,也被外高桥保税区的政策突破了。从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之日起,对货物储存就从未设期限。李善芬时任浦东海关关长,她告诉记者,之所以不设期限,旨在顺应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增加企业经营的自主灵活性,这对吸引跨国公司选址上海设立分拨中心将带来极大助益。十余年前的超前睿智,让十余年后的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及区域分拨中心的“天堂”,而2010年海关总署令第191号,也明确了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

 

外高桥保税区之后,上海对外开放出现升级版——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又成为国内首个自贸区,而上海海关流程再造、制度创新的“大戏”由此愈演愈烈。譬如,一辆欧规宝马X5,进价5万多欧元,而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合计就要3万多欧元。2016年,上海海关在自贸区内试行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终结了已实施11年的进口汽车“落地征税”制度。企业乐了,一辆宝马3万多欧元的税可暂且不交,原本进口2辆车的成本现可进3辆。

 

迄今,上海海关在自贸区内已推出31项制度创新成果,21项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40年前那封信以及40年来诸多披荆斩棘的“第一”现都已成历史。眼下,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紧锣密鼓,作为中国大门向世界进一步开放重要标志的中博会11月将在沪举行……“开放不止步,改革再出发。我们要把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新起点,接过改革创新接力棒继续前行!”高融昆说。


 

【记者手记】先行者的远虑

 

40年前这封信,绝对不是普通函件,从中可见上海站位高、有远虑,算的是国家账、战略账、长远账

 

若无远虑,而只是耽于眼前管管货物图轻松,就不会操心关税,其实不仅只为充盈国库,也是对产业鼓励与否的信号灯,更是国家外贸乃至外交中的一张牌。

 

若无远虑,就会被暂时的数字繁荣遮住远眺的视野。然而上海早就意识到,未来港口城市的竞争力,在于数字不断翻番,效率却能不降反升,故而不惜伤筋动骨不断给自己找“麻烦”,通关环节一环打通不够,还要环环都通。难怪有人如此点赞:“当别人在拼政策时,上海已在拼速度!”

 

若无远虑,就不会放眼10年乃至20年后,就不会洞识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管理中,其买进卖出的节点选择绝不机械地以1年为限,否则困住的不是投资者,反倒是自己。

 

如此种种远虑,对先行者的素养无疑提出极高要求。他需要有目通八极的眼光,需要有对经济规律的深刻理解,需要有遇到难题不绕道的决心毅力,需要跳出自己而胸怀全局,还需要一份为全国栽种“苗圃”且“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心。

 

40年后站在再出发的新起点,在更大的宏图面前,我们期盼先行者用更深邃的谋与虑,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交出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答卷。交出更精彩答卷。

栏目主编:徐蒙 题图来源:王晨 制图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