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企示录 > 文章详情
上海论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成为上海“金名片”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成浩 崔家琛 2018-05-31 22:10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的实用门槛已经突破,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超乎意料,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人工智能未来将呈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增长。

5月28日,“上海论坛2018”闭幕式高端对话在复旦大学举行,数位国内外物理、计算机、哲学等领域的学者以及商业领域代表,围绕“脑科学与机器学习”这一前沿话题开展了交流对话和思想碰撞,吸引了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现场聆听。

 

嘉宾之一的小i机器人创始人兼CEO朱频频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就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未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对朱博士进行了专访。

 

 Q:据报道最近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i机器人提供的“志愿者”吸引了不少垂直行业商业应用的关注? 

 

A:确实,在数博会上,大家可以看到小i的虚拟机器人在各种展馆、宾馆和机场里做“志愿者”。虚拟机器人平时就是一块大屏幕,里面放很多数博会的信息,但是只要人站在前面,虚拟机器人就会弹出来和你对话,回答很多关于数博会的问题,包括你可以问小i机器人的展馆在哪,我该怎么走?也可以问一些“八卦”,比如说到哪儿可以遇见李彦宏等。

 

这种自然交互的模式已经在很多商业领域中得到了产业化的落地,上千家大型企业正在使用着和准备使用我们的产品。

 

Q: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您觉得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方面的现状如何?

 

A:人工智能发展至今有62年的历史,其发展并不只是单向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目前我们正在做逻辑推理和专家系统,但是方法和以前不完全一样。下一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更多地用大量的数据支撑,让机器能够学习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和常识,然后在这些背景知识和常识下做更为深度的逻辑推理,而不只是基于复杂规则的简单推理。

 

目前来说,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要用计算机和复杂的数据模型来实现人的部分活动,但并不是在完全模拟人脑活动的方式。

 

结合小i机器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做“机器人”这个硬件的,而是做机器人的核心“大脑”,也就是思考能力。这要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语义交互、机器学习、知识推理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并需要有整合多种信息承载形式(如文字、语音、体感、图像等)的通信和识别能力,这样,才可以让机器实现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自然交互、有问必答”。

 

我们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到现在已有了数千亿次的人机交互数据,积累了全球最大的中文语义库和领域知识库。在某全球500强企业,我们的智能机器人协助完成办公环境下的沟通、查询、上报、审批、系统维护等一系列工作,还对办公数据进行学习、分析,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上海,人社的12333智询通,帮助居民解答养老、生育、工伤、就业培训一系列问题,累计服务了4000多万人次;在贵阳,我们帮助群工委打造的自流程处理系统整合了政府数据资源,优化城市治理流程,让老年人都能用上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到城市管理中……

 

这些大规模的应用场景会不断产生数据,大数据通过我们的学习体系形成新的知识,然后用知识进一步推动产业化,产业应用又反哺数据,如此不断正向循环,AI的反应准确率愈来愈高,也让智能对话机器人更容易进入新的领域,从而逐渐形成一条清晰的产业实现路径。

 

Q:近两年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人类的大脑会竞争不过超级机器,最终被人工智能超越甚至控制。会吗?

 

A:关于人工智能能否让机器超越人脑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分三个层次来考虑和回答。

 

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关心人工智能系统本身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因为计算机系统即使基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会有很多bug。这些漏洞很多可能会被黑客利用,从而产生安全性问题。现在虽然很多人都在研究计算机安全性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人工智能的编程者自己都不一定完全了解最后系统的反馈是什么样的,导致系统安全性堪忧。

 

其次应该关心的不是机器怎么取代人这个话题,而应该是如果这种强大的能力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一个层次才可能会去考虑人工智能不断发展,能力全面的超越了人类,如果要控制人类,我们该怎么办。但是我个人认为,第三个阶段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

 

Q:去年11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您觉得上海本土的人工智能企业应该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同时,对长三角乃至全国起到一个怎样的推动作用?

 

A:当前,人工智能的实用门槛已经突破,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超乎意料,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人工智能未来将呈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增长。

 

上海要占领人工智能制高点,需要发挥本地领头企业的作用。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国内三大巨头BAT都投入巨大,但三家企业都在各自所在区域重点发力。吸引他们到上海来不大可能,但人工智能目前的快速发展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把快速培育本土人工智能龙头作为当务之急。

 

现阶段,当同类型公司还在技术投入,基本处于亏损状态时,小i已率先实现了规模化赢利。企业多年的长期积累已经提前到达产业化的拐点。

 

小i机器人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投身人工智能的企业,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数据,有着成熟的、大规模的产业应用实践,又是扎根于上海17年的本土企业,助力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小i一直有着迫切的意愿,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与产业上下游企业携手合作,推动上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让人工智能成为上海的一张“金名片”。

栏目主编:李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