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瑞金宾馆里居然有上海最老的城隍庙?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迅 2018-05-11 06:08
摘要: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瑞金宾馆,我们还能看到淡井庙一些遗迹,而华侨胶木厂等已经完全无存了,但是他们留下的历史故事,仍然让我们长久地品味和婆娑。

历史往往会触类旁通,上海最古老的城隍庙——淡井庙与研制我国首个无线微型话筒的企业——华侨胶木厂的因缘际会就是一例。

此事还要从最近读的一本书讲起。上海历史博物馆薛理勇研究员是著名的地方史专家,笔者最近读了一本他的《老上海浦塘泾浜》(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其中有一篇写到他当年到淡井庙附近游玩的场景,非常有趣。

“1968年,当时我班上有一姓曾的女同学,她的父亲是台湾省人,母亲是日本人,根据政策,她由“侨联”安排到一家“华侨胶木厂”,这个厂就在永嘉路12号的淡井庙旧址内,我还应邀到她的工厂里做客。读大学时,我班上一位姓吴的同学就住在淡井庙,于是我又多次去过淡井庙,记得是一幢二层的仿古砖木结构建筑,有一个稍大的天井,围墙上开有圆洞门,而在同学家的北窗,直接能看到瑞金宾馆的花园和建筑,不过,围墙上架有几层的铁丝网,视觉上有点不舒服。”

这个所谓的“淡井庙”虽然现在没有了,但是历史上可是非常有名,是上海市域内历史记载最早的城隍庙。

2007年11月21日,沪上多家媒体刊载了《瑞金宾馆后花园发现宋代淡井庙界碑》的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一位瑞金宾馆工作人员,一日在后花园别墅散步时,意外的发现嵌在地上的一块铺路石刻有“奉宪勘立张尚书墓界淡井庙立”字样。经文管部门调查后发现,这应该是始建于宋代的华亭县城隍庙——淡井庙的遗迹。据了解,这座旧时香火颇盛庙宇原位于瑞金二路永嘉路口,与瑞金宾馆围墙相连,所以宾馆里才会留有该庙的遗存。

笔者查阅史料得知,淡井庙应该是上海市境最早的城隍庙,首见于清《嘉庆上海县志》:

“淡井庙,庙有井,味淡。至元《嘉禾志》东塘邮置有淡井铺,亦以此名。在西门外,宋时建为华亭城隍行殿。元时权奉县城隍于此。”

据张化编撰的《上海宗教通览》一书刊录,淡井庙最初应该是道教宫观,供奉的城隍神是汉代刘邦的大将纪信。到了明永乐二年(1404年)后,上海县知县张守约把坐落在县中心方浜北岸祀奉汉代大将军霍光庙的行祠金山神庙改建为上海城隍庙祀奉秦裕伯,淡井庙便“屈尊”为上海城隍在城厢外的行宫,供奉的神也改为秦裕伯,后人俗称淡井庙为老城隍。也不知什么缘故,清康雍年间,淡井庙由道观而为佛寺。长期来为剃度派传承,后传曹洞宗。庙门有“宋建淡井庙”石匾。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僧人重建前殿。及至辛亥革命之后,庙前开辟马路,弄堂房屋等开始密集建设,该地逐渐成为人口密集的住宅区。

抗战爆发前,淡井庙得以再次修缮,扩建。到了解放初年,淡井庙占地达到了4.67亩,在市中心区域规模还是比较可观的。笔者曾走访今天仍居住在附近的一些老居民,他们记得大概在1950年代后期,淡井庙便不再供奉佛像,被工矿企业和学校使用。如当时安置归侨侨眷的上海卢湾区华侨胶木厂、华侨电子电器厂、瑞南小学等以及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的酱油店、煤球店、老虎灶等,都曾设在庙址内,为此瑞南小学也被老百姓称为“淡井庙”小学。直到世纪之交,因城市建设淡井庙随同附近民居被整体拆除,新建了现代化高楼,上海最早的城隍庙也就从此消失了。

1943年淡井庙账单

薛理勇先生在回忆录中提到,他的女同学由于是归侨,被安置在华侨胶木厂工作。顾名思义,华侨胶木厂、华侨电子电器厂等带“侨”的企业、院校,包括外省市的一些农场等,均是按照新中国的侨务政策,兴办起来专门安置海外回国的归侨侨眷工作的,上海现在还有几所保留至今的学校如上海机械工业学校等最初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安置华侨学生的。

这所位于淡井庙原址的华侨胶木厂全名为“上海市卢湾区归侨侨眷胶木工场”,是一家小型里弄加工厂,这个厂虽小,但却在1974年国内首创研制成功了一项今天仍然在广泛使用的技术——无线微型话筒,并在越剧舞台上首先使用。

我们知道,在西方舞台艺术传入我国初期,演出戏剧时艺人们主要靠各自的嗓子将声音把唱的或念的内容传送到观众的耳中,直到进入20世纪后,越剧、京剧、话剧等进入大型剧场之后,为了使众多的观众听清演员的唱、念,演职员们才想到了使用传声器来传送声音,在舞台靠近台口的上方,吊一或两只吸音器,也是早期的麦克风。这一设备在大部分剧场中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新中国诞生后,由于布景、灯光艺术的发展,吊麦克风往往要与景、光发生矛盾。加之吊麦克风把什么声音都吸收进去,扩大后再播放出来,播放出来的音质较差,所以从1950年代后期起,舞台开始使用台式话筒吸音,即在台口并排等距置放三只指向性强吸音的话筒,将演员的唱念吸人后通过扩大器输向高低频结合的喇叭,传送给观众。这一改进,音质有了提高,但是演员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时,有时背对话筒,声音也会受影响。

这种情况直到1970年代才有了突破性解决方案,而首先尝试的是在越剧演出中。1974年,上海越剧院在虹口解放剧场演出现代戏《半篮花生》。为了表示对演出的高度重视,并尽可能的提升演出效果,上海越剧院特别邀请上海华侨胶木厂一起合作,研制演出使用的无线话筒,并第一次在该剧中试用。扮演主角的新中国上海越剧第一代男老生名家张国华成了第一个试用无线话筒的演员。初始效果很差,音质不好,声音嘈杂,观众难以接受。经多次调试改进,无线话筒试制成功。同年8月,上海文化界组织了包括越剧在内的一台专场去北京参加地方戏曲“学习样板戏”汇报演出时,也使用了无线话筒。此后,无线话筒逐渐在戏剧舞台得以推广。

后来经过上无二场改进的无线微信话筒

从今天留下的的资料来看,华侨胶木厂试制的我国首个无线话筒,大小只有2分硬币那么大。 1975年,无线话筒转由上海无线电二厂正式批量生产,各文艺院团均竞相采用,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此后,这种无线话筒一直运用到今天。

 

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瑞金宾馆,我们还能看到淡井庙一些遗迹,而华侨胶木厂等已经完全无存了,但是他们留下的历史故事,仍然让我们长久地品味和婆娑。

瑞金宾馆内淡井庙的遗迹


(参考邹博主编:《中国国粹艺术通鉴传(统戏剧卷)》,线装书局2011年版)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笪曦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题图为解放初淡井庙大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