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习近平每年首访,为何会选这些国家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启石 2016-01-20 23:37
摘要:【治国理政地方谈】习近平历年选择的首访国,都与中国的外交方针相吻合,即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

 

从19日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新年首访,先后访问中东沙特、埃及与伊朗等三国。每届中国领导人的首访,以及中国高层的每年首访,由于其具有指标性意义,所以倍受国际社会关注。

 

一般而言,由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是被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的”,中国外长的新年首访都会选择非洲大陆。本月10日,外长王毅访问了肯尼亚。

 

 

至于中国国家主席首访地选择,则更为复杂。通常观点认为,领导人首访国的选择,是向外界传递出这个国家在中国外交中的优先序列。首访的国家往往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或是中国重要的外交对象国;而领导人在首访期间往往会接受采访或发表演讲,则是为他这一届或者这一年的外交理念定调,为之后的外交工作打好基础。

 

回顾1949年后我们可以发现:

 

毛泽东、刘少奇分别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国家主席的首访,都是当年的“老大哥”苏联;李先念的首访,选择了第三世界国家巴基斯坦、约旦等;杨尚昆的首访,是当年“鲜血凝成友谊”的朝鲜;而江泽民的首访,是前往美国参加APEC领导人首次非正式会议;至于胡锦涛的首访,则去了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可见,中国国家主席的首访,往往考虑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对中国构建良好外部环境的需要。分析习近平主席2013年到2016年的每年首访,上述观点应该同样适用。

 


2016年:为什么是选择中东?

 

今年,习近平首访选择了中东三国,更准确地说,这是自习近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首次对中东地区进行国事访问,这也补齐了习近平国事访问的“版图”。

 

关于本届中国最高领导人为何之前未访中东,国内外有多种猜测,但总的观点是一致的:尽管中东局势波谲云诡、国家间关系敏感复杂,但中国领导人还是应该在合适时间访问中东。有消息灵通人士表示,中方领导人原本计划去年就对中东进行访问,但由于也门局势恶化后,中方推迟了相关的安排。

 

 

中东对于中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石油供应这么简单。它既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也是中国产品、技术、资本的重要输出地与转运枢纽,同时,中东地区频发的安全威胁,也会影响到“老朋友”中国的国家利益。

 

现实的需求以及本届领导人强调的“有所作为”,都促使中国无法对中东事务置身世外。用外交部分管中东事务的副部长张明的话说,就是“习近平此访旨在巩固传统友好,加强互利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而此次习近平访问的中东三国,也颇有讲究。沙特与伊朗,是现今中东两强,也是能源大国,而埃及开始走出“后穆巴拉克时代”的动荡,逐步恢复其原来中东领头羊的位置。可以说,绕开这三国,中国的中东外交无法开展。

 

颇有意味的是,习近平此次访问的沙特与伊朗,在本月初刚宣布断交,但即便如此,两国还是同时向习近平铺上了红地毯。这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不管中东地区国与国之间关系如何,他们与中国的关系是稳定友好的,这有赖于北京拿捏得当的中东外交政策;第二,沙特与伊朗都不愿因为彼此断交而殃及与北京关系,这与中国在中东日渐上升的话语权及国力密切相关。

 


过去三年,为何是这些国家?

 

我们可以再回顾下习近平成为最高领导人后的历年首访:

 
2013年3月22日起,刚在十二届人大上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开启了任内首访:他前往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四国,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2014年首访:2月6日至8日,习近平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季会开幕式,并与普京等俄罗斯政商要人深度互动;

 

2015年首访:4月20日到24日,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之后赴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这几个习近平历年的首访国,与中国的外交方针相吻合,即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

 

 

俄罗斯,既是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也是中国的北方邻居。

 

习近平2013、2014年的新年首访都是俄罗斯,特别是在2014年,在俄乌冲突、西方威胁抵制索契冬奥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依然出席开幕式,并表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邻居和朋友家里办喜事,当然要来贺喜”,体现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与特殊性,北京与莫斯科在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相互支持。

 

当然,2008年,在西方出现对华杂音的时候,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还专程来华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巴基斯坦,则是中国周边邻国,国人对他还有一个爱称“巴铁”,用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中的话说,“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不仅将中巴关系从“战略合作伙伴”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并且签署了一系列关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业、贸易的协议,更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通过2015年首访,推动了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这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习近平2013年、2015年先后出席金砖领导人会议以及亚非领导人会议,则是中国夯实多边外交的重要举措。

 

用习近平的话说,“加强同金砖国家合作,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中国将继续同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使金砖国家经济增长更加强劲、合作架构更加完善、合作成果更加丰富。更进一步,则是提升金砖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而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既是回顾过去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关系,也为万隆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在会上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各国人民”。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也成为“构筑命运共同体”重要载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题图来源:新华社,本文制图:孙欣悦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