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中科院产妇的悲剧,怎成了公家闹剧
分享至:
 (1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上官忠义 2016-01-18 17:44
摘要:一起医疗纠纷,演变成围观者众的舆情事件,恐怕也非各方所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或分娩有关的并发症。而1月16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的杨女士,近日获得了舆论的大量关注。

 

杨女士是一名34岁的高龄产妇,在妊娠26周多时入院,院方资料显示,杨女士处于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患胆囊结石等。住院后情况比较平稳,但没想到在2016年1月11日,她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解剖显示,死因是主动脉夹层破裂。

 

这本是一场悲剧,像每天都在发生的那些悲剧一样,但谁也没想到,这事竟被各方力量推动着,慢慢变成了一场闹剧。

 

【力量1:医患】

 

医院和患者家属,无疑是推动这件事的主要力量。

 

1月16日,北医三院发布的声明称:“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北医三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北医三院正常医疗秩序,对其他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经上级主管部门及各级公安机关介入,患者家属离开产科病房,医疗工作秩序得以恢复。”

 

 

一幅“医闹”的画面跃然纸上,让舆论开始倒向医院一方。

 

很快,网络上又有传言:“死者家属等50多人来到北医三院进行打砸,并索要1000万元赔偿,甚至连病房的其他孕妇都被迫转院”。

 

其中,一张未被证实但广为转发的微信截图显示:“据说(该夫妻)之前在三院生过一次娃,孩子没保住,这次做了试管,大人孩子都没了”“当时赔了40多万,尝到甜头了,这种身体明明不适合再生,非要生,这五年没干别的就一直要孩子,结果怀了果然就妊高症……结果不幸发生了,开口就要200万,然后医闹就砸医院打大夫,这次要价1000万。”

 

而死者的丈夫张自强,一直觉得医院有问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妻子在1月11日凌晨0时20分左右身体出现疼痛,他就请求护士联系主治医生,但都被告知“继续观察”,直到早上7时40分左右妻子病危,主治医生才出现,抢救到10时左右妻子死亡。“七八个小时的时间都没有见到医生,如果早发现原因,也许就能避免这样的结果。”

 

结果能否能避免,知乎网友@田忌顺 认为“结局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这位患者同时有两种严重并发症,而且其中一种极其罕见。所以医生在判断时,很容易被迷惑,只能坐等观察疾病进展,而等到出现问题也就来不及了。”

 

根据@麻醉医生在路上 披露的一份“申诉书”显示,死者丈夫称:“走的时候疼了一个晚上都找不到主治大夫,都没有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直到最后心力衰竭走了。”

 

然而眼尖的网友却在“申诉书”中发现,张自强只不过陪杨女士到晚上九点就回家了,死者病危时,半个小时给他打了十一通电话,最后打了家里固话才叫到人。而张自强到现场之时,医生也并非没有作为。

 

面对网上一边倒的指责,张自强又以“@冰冰的老公”为名发布微博回应,他并不承认自己有医闹的行为,也否认要求1000万赔偿,并表示关于恶意中伤的事情,已经报警。

 

真相扑朔迷离。

 

【力量2:单位】

 

颇为意外的是,这场事件竟然把公家单位也卷了进来。

 

死者杨女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事发后,该单位很快致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这份“红头文件”加盖了公章,时间为1月14日。

 

 

对于这样一份公函,舆论普遍认为是一份“施压”的工具。类似@燃情天籁 的意见不在少数:“中科院给北三院发公函,有人说体现单位对员工的关爱,还深受感动……我觉得这是扯淡!这样的话拥有几十万员工的中石油中石化国网这样级别的央企每天不知道要发多少公函给医院。个人理解,公函就是办公事的,私事再大也不适用于启用公函。”

 

医疗界的大V@烧伤超人阿宝 也直截了当地批评道:“这一纸薄薄的公函背后,代表的是整个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发出公函,动用的是公权。无论这种公函造成何种恶劣的影响和不良后果,都需要整个中科院理化研究所乃至中科院为其承担全部责任。”

 

@六六 直接转了个段子讽刺中科院:“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医院。老爱太悲催了……如果爱因斯坦就职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大伟岸的中科院一定会直接放颗原子弹把普林斯顿夷为平地的!”

 

不久,中国医师协会也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心职工应与尊医守法并重》一文,力挺三院之意明显:“一个单位关心自己的职工无可厚非,向医疗机构提出要求也是单位及家属的权利,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公函的问题上有多处值得向公众说明之处。”

 

这下,热闹了。

 

“两方有公章加持的公文声明中,都带有明显的护犊底色,这让原本挺寻常的个案纷争超出了简单的真相之争,掺入了更多的‘机构(或协会)撑腰’的成分。原本二者间并无民事法律关系,可因其在各自领域的公信声望,其公文对阵难免被视作跨行业界别的‘掰手腕’。”新京报的社论就认为:“这显然无益于事件的合理解决。对于中科院理化所而言,科研骨干遽然去世,表达痛惜本无可厚非,其公函也跟‘以权压人’型的红头文件式公函有本质差别,但不通过工会等组织出面协调帮助员工,而是直接发函,难免给人外力干预的想象;同样的,中国医师协会倾向明显的‘力挺’,也给人‘立场先行’的质疑。作为‘高知’的专业机构或协会,不表现出专业力量,将问题纳入法治轨道中,或促使各方达成更有效的沟通,而是搞站队式表态和官方意志角力,这又岂能不令人叹息?”

 

你来我往之下,连人民日报都撰文打圆场:“杨女士究竟死于何因,尚需调查;杨女士家属究竟有无打砸医院,同样需要调查。而在这关口,死者所在单位、医院、医师协会三方各自发出声明,一时被人称为‘某某院大战某某医院’,也属于过度解读。法治时代,无非讲究一个‘理’字。这个理,既是道理,也是法理。理直才能气壮,而不是比谁嗓门大。一起医疗纠纷,演变成围观者众的舆情事件,恐怕也非各方所愿。”

 

【力量3:网友】

 

此事之所以引发各方热议,因为其中有许多还没破解的疑问。

 

第一个疑问,就是杨女士明知自己不适合怀孕,为何还硬是要怀,这到底是来自丈夫的压力,还是她的一意孤行?

 

第二个疑问,张自强已经证实了杨女士之前一个孩子就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过世的,按照人之常情,第二次面对这样的危险,应该都不会选择同一家医院,这又是为何?

 

第三个疑问,中科院红头文件的出现十分蹊跷,是不是也受到了某些压力所致?

 

不可否认的是,网友们对这些疑问的讨论,更是直接导致了舆情升级。

 

不过,随着事情的发展,讨论的方向开始变道。在中科院发出公函后,不少网友不分青红皂白,便对其谩骂有加。在赔偿传言传出后,很多网友也是不等不问真相,即开始一边倒地加以谴责问罪。更有甚者,在这场悲剧上不忘八卦精神,把死者丈夫的背景扒了个底朝天,挖出了男方有三个姐姐,户口都是靠女方解决的,直接展开了对“凤凰男”的声讨。

 

这,不得不说,跑偏了。

 

正如新京报所言:“正是这种跑偏,让很多人陷入公平焦虑:觉得遇到医疗纠纷,就得找关系、拼背景,而不是看事实、找真相。某种程度上,那些掺和者都起到了‘医闹’作用,把问题拉离法治轨道。”

 

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已明确了几种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包括行政处理、医患协商和司法诉讼等等。所以,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按照条例一步一步来,不好吗?

 

知乎网友@小林 称家里有医务工作者,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医院里没有谁比医生更希望你活着。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