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安检员曾被打伤600起,如今“人、物同检”却有序:北京地铁有何奇招?
分享至:
 (3)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毛锦伟 宰飞 2018-04-11 08:12
摘要:严格安检与高效出行之间的矛盾,在一些特殊时刻变得格外明显。

对于有地铁的城市来说,推行地铁安检,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松了,安检被指形同虚设;严了,引发的抗拒和冲突频繁见诸媒体——

 

3月15日,湖北武汉,地铁安检员提醒乘客随身小包也要安检,一位乘客欲强行进站,被拦后扬言黑白两道都有熟人并抓伤站务人员;近日,辽宁大连,一位乘客嫌麻烦拒不配合安检,用手提袋扇打安检员,最后被行拘……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今年1月1日起,北京21条地铁线路、365个车站却全面推行了更为严格的“人、物同检”。

 

要知道,北京地铁工作日客流逾1200万,早高峰79个车站、晚高峰36个车站常态限流,日安检人次500余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北京地铁一天的安检量,超过首都机场一个月的总和。

 

安检更严了,竟不会招致抗拒?实际上,不少来北京出差的人,都对北京地铁的安检秩序刮目相看:在北京,地铁安检要排队,但乘客大多能主动配合,站内外井然有序。

 

如此繁忙的地铁,如何兼顾安全与效率?有序的安检背后,乘客的抗拒心理又是如何消解的?

 


半小时仅一人未主动配合安检

 

北京地铁的安检口前方,通常圈设出一条狭长的候检通道,引导乘客有序排队。图为6号线南锣鼓巷站的安检口。毛锦伟 摄

 

北京地铁的安检秩序,真有那么井然有序?

 

近日清晨,记者选择前往10号线劲松站了解情况。北京地铁的早高峰通常在清晨8时至9时,而劲松站北接国贸、南临潘家园,周围小区众多,是人流较为密集的站点之一,经常出现在早高峰限流的名单中。

 

清晨8时,劲松站站台上,乘客已经排起长队等待上车。穿过不断汇入站内的上班人群,记者从站台层返回出入口处。

 

B口“南磨房路”,远远看过去簇着一群人。围栏隔出来的狭长安检通道里,等待安检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入口通道拐弯处。人们依次将随身物品放入X光机,随后穿过立于机器两侧的金属探测门,并在机器另一端等待物品传送出来。拿上随身物品后,乘客还得站立让安检员捏捏口袋,并由手持仪器上下扫描一番,方能进站。这就是所谓“人、物同检”,也就是人们通常在火车站和机场看到的安检方式。

 

首条中国地铁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北京,可是,当这条线路第一次执行安检,已经是近40年后。2008年6月29日,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地铁乘客首次看到了地铁进站口架起的安检仪。当时,北京市总结出一个“三逢原则”:逢包必检,逢液必查,逢疑必问。北京市交通委轨道交通运营监管处负责人孙岩说:“最大限度查堵危险品和违禁品,发挥震慑作用,这是奥运期间地铁安检的定位。”

 

北京地铁安检,从奥运初创阶段只检查物,过渡到“人、物同检”,由一个标志性事件触发——2013年“10·28”暴力恐怖袭击。2013年10月28日12时许,3名恐怖分子驾吉普车闯入长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驶,故意冲撞游人群众。吉普车随后撞向金水桥护栏,恐怖分子点燃车内汽油,致车辆起火燃烧。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保卫部副部长赫楠说,“10·28”暴力恐怖袭击以后,北京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等级上升了一个高度,要求全面向机场看齐,试点“人、物同检”。

 

机器速度有限,排队在所难免。记者在地铁10号线劲松站看到,安检区虽然人多,但秩序不乱:大到行李箱,小到女士小包,大多主动放上传送带过机安检;对于安检员的手动扫描,也能停留配合。人群一波波涌入站内,也就四五分钟,安检处积压的乘客便散去了。

 

记者随后又前往劲松站的C、D出入口查看,发现情形类似。在8时至8时30分的半个小时里,记者仅在C口“东三环南路”,看到一名背着小挎包、提着手提袋的年轻女性进站后无视X光机,拎着东西径直快速冲过安检门,安检员只能拿手持仪器匆匆挥扫一下。记者与安检员攀谈,她说这样不配合安检的人是少数,“一天也碰不上几个”。

 


没有抗拒心理是因为“习惯了”?

 

北京地铁后期建设的线路,“人、物同检”是标配,而且安检口直接设在地面入口处。图为13号线大钟寺站,晚高峰的乘客有序排队安检进站。毛锦伟 摄  

 

“一分安检,十分安全!”在北京的各大地铁站,都能听到广播中关于提醒市民理解配合安检的广播语。经过4年多逐步推进,自今年1月1日起,北京地铁21条线路的365个车站全面实行“人、物同检”。在人流密集的地铁王府井站,安检员张丽红朗声提醒乘客依次排队接受安检。

 

像张丽红这样的北京地铁安检员,还有2.2余万名。据孙岩介绍,北京地铁全路网共设882个安检点。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由3家地铁运营单位委托9家公司实施安检。市财政以每位安检员每月4300元标准向安检公司支付服务费。北京市共有24个安检基地,共2.2万名安检员生活、培训。

 

王府井站,包括张丽红在内,共有90名安检员。工作三班倒,每个安检口同时在岗5人到10人。他们分前传、引导、执机、后传和手检5个岗位,保证每一客、每一包都接受检查。

 

截至去年6月30日,北京地铁安检实施整整9年,全路网共检查物品106.7亿件,查获各类违禁品156.8万件,公安机关依法拘留近5000人,平均每日检出禁限带物品477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安检员查获违禁品和限带品8658件,其中子弹5发、管制刀具41件……

 

对于严格的安检措施,人们难道没有抗拒的心理?北京市民罗先生回忆说,他印象中,2008年地铁安检伊始,的确有人有“想法”,以“包会被弄脏”、“侵犯隐私”、“安检辐射大”等理由,拒绝X光机过包,抗拒安检。但他察觉,这么多年过去了,“矫情”的人已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罗先生认为,北京有着频繁举办大型会议和国际性活动的传统,如每年一度的两会,这些会议活动一来,总会伴随一系列措施,安检从严是常态。“北京市民对这些应该习以为常了,没什么可抱怨的。”因而,对于越来越严的地铁安检,大家接受度较高,也容易形成主动配合的习惯。

 

在劲松站B口外侧,记者还看到两名乘客主动将手中的豆浆喝完再进站,以方便安检。北京市民惠女士夸赞,主动配合安检是一种“政治素质”。

 

当然,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不少北京市民认为,北京地铁运营方的有效引导也至关重要。一些引导措施显而易见:比如紧接进站楼梯,就是围栏圈出来的狭长候检区;X光机两侧,均设有安检门,有包、无包乘客分门通过;又如,安检员配置充裕,各司其职。

 


乘客打伤安检员600起,也不算少

 

在地铁1号线王府井站,安检人员使用仪器检测瓶装液体。 宰飞 摄

 

去年底的一个晚高峰,一名男乘客从地铁6号线金台路站D口安检进站,双肩背包过机时,屏幕显示包内有把刀状物品。安全员开包检查,发现是把18厘米长陶瓷刀。陶瓷刀属于“限带品”,按规定不能带入站内乘车。

 

乘客表示愿意离开地铁,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于是,安检员将陶瓷刀交还乘客。

 

可拿回刀具后,这名乘客却拔腿冲向闸机。还没等安检员反应过来,他已经冲进站台。安检员王嘉祥、王星宇紧跟着追了进去。

 

不服从安检虽不普遍,却也并非个案。赫楠说,自2008年地铁安检实施以来,乘客打伤安检员600起,辱骂、推搡在10万件以上。据他测算,在北京地铁的每个安检口,大概每15分钟会有2起至3起拒检情况发生。拒检行为集中在手提袋不过X光机、人检不配合、辱骂安检员这3类。

 

如果乘客只是骂几句,或是说几句难听的话,安检员一般就忍了,不愿意跟乘客发生冲突。张丽红说:“有时候心里会觉得特别委屈,我自己也偷偷哭过,但我从来没把这些事告诉父母。”

 

“这些年纪轻轻的孩子,谁不是父母的宝贝,哪个父母又不心疼呢?”赫楠说,“可是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拒绝安检应接受的处罚是什么。我觉得这有些遗憾。”

 

“严重拒检事件,把安检员打伤了的600件,都是被警察处理的。有的治安拘留了,有的经过调解,赔付医药费。警察为什么处罚?因为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里边有针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处罚方法。但是要说那轻微的10万起,基本上没有什么处罚,为什么?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赫楠说。

 

那一天,男子携陶瓷刀冲进金台路站,安检员王嘉祥、王星宇紧随其后。安检口的其他同事一面通知地铁列车司机暂缓发车,一面用对讲机呼叫站内民警。

 

在地铁列车门口,安检员紧紧揪住了这名男子。此时,男子不得不交出陶瓷刀。危机排除了,事情也就结束了。没有处罚权的安检员,只能放男子走。这趟列车为此晚点3分29秒。

 


消除抗拒,关键在尽可能兼顾安全与效率

 

赫楠认为,乘客抗拒安检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安全与效率的冲突。毕竟地铁是快速交通工具,保证速度至关重要。

 

严格安检与高效出行间的矛盾,在一些特殊时刻变得格外明显。

 

为保证十九大顺利召开,北京全市提高安保等级。北京地铁安检相应调到“最高级”,各站点“人、物同检”自不必说,每位乘客全身9个部位需接受手动检查。赫楠站在地铁进站口,注视安检员上下挥动手持安检仪,弯腰、起立。他默默记了用时:10秒。每位乘客安检耗时10秒,他心里迅速地做起了乘除法:按这样的速度,一小时内,站里的3个安检口总共只能通行约1000人。而他知道,高峰期,大客流站点的进站人数以万计。赫楠皱起眉头。

 

市民方女士就是当天排长队的乘客之一。她记得,十九大召开前一天的上班高峰,5号线天通苑北站外面,排队的人“暴挤似春运”,队伍从站台里一直排到了马路上,进站少说也得排半个小时。有愤怒的乘客拍停了安检机……

 

效率与安全的矛盾,始终让赫楠这样的地铁保卫人员纠结。安检由机场发端,已存在40多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曾多次到首都机场学习经验,安检仪器也与机场别无二致。但赫楠认为:“地铁和飞机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大客流。”孙岩说,机场可以“从容安检”,而轨道交通只能采取“压迫式安检”。目前地铁的安检能力与大客流并不匹配。

 

管理部门意识到,地铁安检等待时间过长、滞留乘客过多,既影响通勤,又可能造成踩踏。

 

第二天,十九大将在京召开。傍晚时分,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委、地铁公司等与十九大地铁安保相关的单位陆续接到电话:晚6时,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会议持续到晚8时,一散会,市领导亲赴几个车站查看。待查看结束回到办公室,已是晚11时。下一场会议就在这时开始了。会上,各方统一思想,决定按照排队5分钟至20分钟不等,设计相应限流方案和地上地下联动措施。在接下来的十九大期间,地铁站高峰安检时间大大缩短,乘客进站速度明显加快。

 

孙岩介绍,“人、物同检”顺利推行,与“一站一策”精细化安检密不可分。此外,也得益于政府重视力度空前、宣传积极引导、安检设备布局合理、人流密集车站增设安检点等措施。

 

北京市交通委和地铁运营公司都意识到,要从根本上缓解效率与安全的矛盾,北京地铁需要量身定制高效安检设备。目前的通用设备,在机场得心应手,在地铁站却显得效率低下。赫楠说:“我们正在研发更新专用安检设备,包括高速X光机和禁带品智能识别机。既能够保证快速,又能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另外,据孙岩介绍,北京地铁已在天安门东站试点“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安检门”,新模式通过人像对比,分级分类安检乘客;同时,大力推进安检管理职业化,提升安检工作公司化、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接下来,北京地铁还计划为一些重点站点建设站外安检厅。

 

清晨8时30分,地铁王府井站迎来早高峰。这里是市中心,乘客大多是出站,奔向写字楼。新的一天开始了。

 

此时,安检员张丽红结束了自前一天傍晚开始的大夜班。她将逆着人流,返回位于市郊房山的基地。刷开进站闸门,她回头看了眼接下一班岗的伙伴,想道声“再见”。可同事们都在安检口忙碌着,没有人注意到她的离开。张丽红走下站台,突然想到,自己是这个地铁站里,极少数没有接受安检的乘客。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毛锦伟 摄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题图说明:北京地铁10号线劲松站B口,早高峰的乘客正排队接受安检进站。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