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名校学霸追星记:考得上北大,读得了博士,也追得好明星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凌云 张雯 徐青琳 2018-05-07 18:37
摘要:SCI论文致谢偶像林俊杰——这是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的胡江华同学这两天在网上走红的原因。诚如浙江大学官方微博在回应中所说,“追星不能够盲目,偶像让你在人生路上慢慢前进成为更好的人”。

博士论文开题前一周,陈冉飞去了首尔。她心心念念许久,要为即将到来的“论文硬仗”打一针“鸡血”。 

 

首尔高尺天空巨蛋体育馆,2万多名韩国男团EXO的粉丝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当他们手中的应援棒同时亮起,一瞬间,整个场馆立刻变成银色海洋。

 

这像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尖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粉丝们如同得到召唤,对着舞台喊出整齐口号。3个多小时里,陈冉不由自主地挥着应援棒,又跳又喊。  

 

直到几天后,走在北大的校园里,陈冉依然有些回不过神,“好像一场梦”。  

 

陈冉并非个例。这些外人眼中的名校学霸,另一重身份是资深粉丝。于她们而言,全情投入的追星,是与偶像共同成长。

 


“我就是追星,也要好好追”

 

“学术之外总要有些娱乐活动吧?”在不能去现场的日子里,陈冉就在各个网络社交平台和偶像“见面”。在地铁上,在临睡前,她已习惯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捕捉有关偶像的最新讯息。

 

周一凌晨的浦东国际机场,刚从东京返回上海的刘赛倚在椅子上小憩,等待着地铁2号线首班车回学校。手边的24寸行李箱里,塞满了日本偶像男团Hey!Say! Jump! 的专辑CD、周边、杂志和应援物,这几乎是每个看完演唱会的粉丝行李标配。但她的箱子里,还有几本学术文献和笔记。  

 

这是她最紧张的一次应援行程,算上往返只有3天。为了能在演唱会上和偶像们共同庆祝出道十周年,她特地赶往东京,也没忘带上导师布置的任务。

 

目前在复旦大学读研二的刘赛,常常闭上眼,脑海里都在过文献、做翻译。“还好从黄牛手中买到了周末的演唱会票。”   

  

在机场边写论文边等歌手周笔畅的事,梦林没少做过。记不清有多少次,上一秒还端着电脑钻研,下一秒偶像出现,梦林提起相机就追着周笔畅跑。

 

学习和追星,都不耽误。高中毕业后,为了可以经常见到偶像,梦林考来上海,从此“不是在见周笔畅,就是在见周笔畅的路上”。

  

如今已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舒颜是演员宋茜粉丝圈里颇有号召力的管理高层。大三那年,舒颜加入宋茜贴吧美工组,因为有多年美术基础又擅长设计,她和其他粉丝一起为贴吧设计海报和周边。随后,擅长写文案的她又接管起贴吧微博的日常运营。“现在看来,当初的工作像是自媒体小编。” 

 

前几年宋茜的工作重心仍在韩国时,舒颜觉得,每次发微博都像在和时间赛跑。“韩网那边一出新闻,我们就要以最快速度下载并挑选出最好的图片,再用软件拼图上传微博。”  

 

作为资讯分发的重要平台,粉丝站微博的更新速度必然很关键。3-5分钟内若不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图博,就会错失先机。身为贴吧的管理人员,舒颜每天要保持至少4小时在线。大部分时间她都坐在电脑前,如果出门,就捧着当初简陋的智能机,边走路边编辑。

 

白天上课自习,晚上的空余时间扒片源、做字幕、设计海报周边、处理贴吧事务,她不知为此熬过多少夜。不是没有过疲惫期,但只要休息一天,她又“满血复活”。

 

“坚持这么久,可能更多是因为责任感。”在她和其他粉丝的努力下,微博账号的粉丝数已从最初接手时的1万上升至115万。即便是现在,一条转发量高的微博依旧会让她开心许久。 

 

“我就是追星,也要好好追。性格如此,无论什么领域,总想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达到最理想状态。”在她看来,追星应援做得出色的粉丝里,很少有不学无术的人;一个优秀的应援站背后,绝对少不了多重技能傍身的全能型人才。

 


“我不知道她记不记得我,大概眼熟吧”  

 

陈冉粗略计算过,跨国应援、购买专辑及周边、集资打榜的相关费用,一整年,她在追星上大约花费1万元。所有用在应援上的钱,全来自于在校期间的奖学金。“我肯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质量,比如饿着肚子应援。但既然手头有富余,反正总要花钱,那不如花在他们身上。”

 

粉丝中流传着一句话:“追星无贵贱。”但的的确确,是需要钱的。2016年的一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报告提及,粉丝在应援上的金钱花费频次以每年几次或者每月几次为主,其中6.6%的粉丝每天都在追星上有所消费。

 

舒颜见过宋茜不下30次,“我不知道她记不记得我,大概眼熟吧”。但在她看来,追星还是要保持距离感,离偶像的舞台近一些,离生活远一些。

 

她没有统计过追星以来一共投入过多少,但只要是宋茜有关的杂志、代言她都会毫不犹豫地花钱,甚至是成箱往回搬。“每次买杂志、专辑的数量几乎都是22或者22的倍数,前几天她刚发了单曲,我就买了222首。”

 

宋茜的生日是2月2日,包括舒颜在内,粉丝们都对22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应援并不简单。对舒颜这样的管理层来说,发灯牌、统计粉丝名单等,已是家常便饭。如果场地和资金允许,在活动或者发布会之前,还需要提前联系主办方确定场地,派专人与商家对接,设计图案,在场地内摆放花篮、花墙和甜品台,给每一位到场者准备好应援礼包。准备一场应援所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不亚于举办一次小型活动。

 

对一般的粉丝而言,如果手头有闲钱,就尽可能跑现场、为偶像刷销量;或者输出技能,为偶像拍出圈粉的照片、剪辑视频;再不济,也总有精力多转几条微博,多点几个赞,让偶像的网络数据变漂亮。这已成当下粉丝圈内的共识。

 

舒颜至今印象深刻,宋茜之前参与跨年晚会录制,她在台下作为应援粉丝,从下午2点硬生生站到次日凌晨2点,“又饿又疲惫。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周围的人都是这么扛过来的”。  

 

下一个录制来临时,舒颜还是义无反顾跑去现场,“说实话,见真人还是有诱惑”。

 


“我搬出亨利·詹金斯的粉丝文化研究,跟父母解释”

 

在陈冉的记忆中,十几年前追星,无非就是看看剧,听听歌,将照片、海报打印出来贴在卧室门上。更私人的方式,是用文字记录追星中的所有心情,几年下来,一沓沓卡片的背面被写得密密麻麻。 

 

她将写作习惯保持至今,只是平台转移到了互联网。两年前,陈冉开始在网上更新专栏,内容不局限于追星感悟,更多的是充满干货的乐评、数据分析和偶像团体观察报告。每个月更新一次的两三千字文,往往花上她2、3小时甚至更久。虽然更新频率不高,但如今她的文章也已收获上万个赞。 

 

刘赛的复旦研究生同学吴逸,从二次元动漫圈一路追到日本声优铃木达央成立的摇滚乐队。她的公众号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是写给偶像的。每一年,吴逸都特地为乐队主唱写一篇生日贺文。  

 

吴逸毫不避讳在微信朋友圈内表达她对偶像的爱,“追星就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尽管,她偶尔会收到来自父母的不满:为什么要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投入那么多的感情和精力?  

 

她回应父母的方式有些特别——“我搬出亨利·詹金斯的粉丝文化研究,去跟父母一一解释。”她平日里主动了解大众文化和粉丝研究的书籍文献,“我本身就是粉丝,阅读和思考也更有代入感。” 

 

吴逸觉得,去现场应援,算是感谢偶像的方式。“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曾给过我力量。”在文献怎么也看不完、要剪的片子还堆积如山时,是这些旋律和歌词陪她熬过了学术路上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不管他们能不能在人群中发现我,只要我感受到他们带来的情感宣泄和表达,就足够了。”

  

“你听过《追光者》吗?”吴逸提起去年火起来的一首歌,似乎让一众粉丝在歌词中找到共鸣,“我可以跟在你身后,像影子追着光梦游。” 

 

“有点像追星的感觉,又不完全一样。我觉得粉丝没那么卑微。”吴逸说。

 


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三种方式,“追星全占了”

 

陈冉提笔写专栏,始于一个陌生网友的质问——“你为什么不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之前,陈冉偶尔会去知乎上回答一些有关日韩偶像文化的问题,洋洋洒洒几千字,时常引起一众粉丝共鸣,反对声也随之而来。 

 

她想改变局外人对追星的成见。“在不了解的时候,我们没有权利去否定陌生事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陈冉说,她也曾戴着有色眼镜看EXO,“但实际上,他们很多作品的策划和概念都有着很高的可解读性和阐释性,经得起反复欣赏。”  

 

她自认为,写乐评的过程,也是一种文本阐释。“专辑和歌曲就如同文学作品,每一次针对它们分析写作,就像在写论文。”这让她觉得既有趣又充满成就感。  

 

不过,她也有困扰。很多粉丝在吵架时,经常拿着她的文章和“北大博士”身份去压对方,极端时,甚至将争吵的焦点从观点本身转移到她身上。“北大博士说的话就是对的吗?有很多人追星到最后,似乎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她哭笑不得。  

 

陈冉并不会囿于虚拟世界粉丝间毫无意义的纷争。“生活是近的,总有糟心琐碎的一面;而偶像是遥远的,粉丝往往只能看得到光鲜亮丽。”她始终觉得,应该用追星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去抚慰现实生活,而不是把追星当成逃避现实、自我发泄的方式。  

 

毕业后,舒颜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她觉得是追星让她找到了真正的兴趣点。“对于网上最新动态资讯的把握,不说超前,我一定不会滞后。就连我们招聘也喜欢招深度追星的粉丝,这样的人网感一定很好。”  

 

从最初参与管理到现在,舒颜见证了贴吧慢慢被看见的每一步。几年前,宋茜穿着舒颜设计的贴吧吧服拍了照片发微博,直到今天,舒颜每每提起都兴奋不已,“感觉我的努力被偶像认可了”。    

 

偶像对舒颜而言,就像是一个目标。她说,最初喜欢上宋茜,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欣赏她的性格和处理事情的态度,“有时在现实中遇到困难,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是她,会怎么做?该怎么应对?” 

 

对她来说,追星最大的乐趣在于“大家都在各自的道路上朝前进步,偶像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也是”。 

 

梦林高考后,特意跑去签售会现场,只为了亲口跟周笔畅说一句“为了你,我考到上海”。

 

周笔畅一直是梦林向前的动力。“笔笔和她的很多粉丝都很厉害,如果不让自己变得更好,我都不好意思粉她。”梦林说。  

 

陈冉把追星看成是她青春中的一段情感教育,“从课本上我们学到的都是知识。没有老师和课程认真教过我们什么是爱,如何去表达爱”。

 

陈冉的豆瓣友邻说过一句话,让她深感认同——“人要拓展自己的生命,有三种方法:用力爱一个值得爱的人;旅行走遍世界;不断学习新的语言。”

  

“这么看来,追星恰好全占了。”陈冉笑。

 


(应受访者要求,陈冉、刘赛、梦林、吴逸、舒颜均为化名)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