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深度 | 一年多来“欧佩克+”首次决定减产,有何考量?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瑛 2022-09-06 21:37
摘要:专家认为,短期内,油价仍存在波动风险;长期看,围绕全球能源市场的博弈也将持续。

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以视频方式举行第32次部长级会议,决定10月小幅减产,将日均产量下调10万桶。这是主要产油国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减产。专家分析指出,此次减产系“欧佩克+”对供需关系、全球经济前景及调控油价的综合考量。短期内,油价仍存在波动风险;长期看,围绕全球能源市场的博弈也将持续。

一年多来首次减产

欧佩克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鉴于对当前原油市场基本面和未来走向的共识,会议作出减产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主要产油国一年多以来首次下调月度产量。2021年7月,“欧佩克+”决定从当年8月起逐步增产。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认为,减产主要是出于“欧佩克+”担忧疫情下经济放缓将导致油价下跌的风险上升。“调整产量是干预油价的主要措施,欧佩克不希望油价降至100美元/桶以下。”

另一直接因素在于,七国集团(G7)近日提出将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欧佩克欲通过减产来抵消西方“封杀”俄油对油价的潜在影响。

此外,专家及媒体都提到,伊朗原油回归,或为减产的另一考量因素。

尽管目前围绕伊核协议的谈判久拖不决,但若协议最终达成,大量的伊朗原油将被解除制裁,流入全球市场。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官员称,计划在明年3月前将石油产量提升至400万桶/日。

不过,孙霞认为,由于伊美在核协议问题上仍纠缠未定,加上此前俄总统普京访伊取得一定成效,伊朗的石油产能可能不会过快释放。

减产后,意味着主要产油国抵消了其在9月小幅增产10万桶/日的决定,使产量恢复到了8月的水平。

多数舆论认为,此次减产的实际影响不大,更多是“象征性的举措”。

路透社称,减产是为了阻止近期油价的跌势。油价下滑让包括沙特在内的产油国利润骤减。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亲王5日在会后表示,尽管此次减产幅度较小,但意在表明该组织的一个“态度”——在支持市场稳定和有效方面,欧佩克将是积极主动、具有前瞻性的。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指出,从小幅增产到小幅减产,说明“欧佩克+”对石油市场的供需基本面自有判断,不愿配合美西方“压油价”、分割自身利益。“欧佩克更在乎维护其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同时不愿放弃与俄罗斯石油合作。”

7月,美国总统拜登到访沙特,敦促主要产油国提升产量,以降低油价并帮助全球经济。外界普遍认为,“欧佩克+”在9月的“迷你”增产实际是在拒绝美国的增产要求。

孙霞也认同,此次减产再次表明拜登中东行后美沙关系并未缓和,“沙特等主要产油国不再对西方亦步亦趋,正在告别‘美国优先’的石油政策”。

供需关系决定油价

由于市场此前普遍预计主要产油国将维持产能不变,因此意外减产给能源市场带来震动。

受消息影响,国际油价短线拉升上涨,后涨幅收窄。纽约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涨2.24%报88.82美元/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涨2.38%报95.23美元/桶。

由于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和石油需求信心不足,自6月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低,美油和布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跌幅均为25%左右。

“欧佩克+”宣布减产后,外界担忧国际油价会否就此走高?

专家指出,此次并非长期、大幅度的减产计划,市场供需关系仍将是未来影响油价的首要因素。此外,疫情下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情况、能源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伊朗原油回归的预期、冬季能源需求高峰来临,也都将对油价产生影响。

邹志强认为,“鉴于欧佩克对全球经济前景持谨慎担忧的态度,短期内这些产油国不会有大动作,也不希望油价大起大落。”

孙霞则认为,由于供求两端影响油价上下行的因素都存在,短期内油价的波动性不会减弱,涨跌风险并存;长期来看,油价或趋于上升。

一些能源专家预计,2023年油价仍将维持在100美元/桶左右,到2024年、2025年可能略跌。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专家观点称,油价下跌可能是短暂的,原因是供给将很难跟上需求的脚步。文章认为,经济衰退导致的需求降低,或者更多应急石油储备的投放,或为暂时性的,只会让下一轮涨价更加凶猛。据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再次达到疫情前水平,并在2023年继续攀升。

能源博弈将持续

此外,各国间的能源博弈也将对市场前景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将如何应对西方的石油制裁。

据报道,G7财长2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确认,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设定“价格上限”,但具体定价水平等细节并未敲定。舆论认为,此举意在减少俄石油收入,从而削减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资金。

“长远来看,G7对俄油设定价格上限,配合欧盟禁运俄油等其他制裁举措,可能推高油价,但目前不确定因素太多,作用未可知”,孙霞说。

据悉,许多国家已表示将不参与G7的这项计划。也有分析称,俄罗斯或将石油折价后(但仍高于西方设限价格)卖给未参与计划的国家,以规避制裁。

孙霞表示,需关注俄罗斯与美欧的能源博弈将产生何种效应,例如俄能否在能源问题上继续对欧洲保持强硬姿态,以及西方制裁下俄油是否会退出全球市场等。“一种极端情况是俄罗斯主动大幅减产来抬高油价,但这相当于自杀式行为,停产将损坏俄产油基础设施并影响产能。”

与此同时,美国的能源角色也不容忽视。

孙霞指出,凭借施展政治手段和操纵货币政策,美国仍在极力维护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美西方有意拉拢中东石油出口国来主导能源市场,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如果沙特、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联手,或许可以形成对抗美欧影响油价的力量。”

能源危机引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正值俄罗斯与西方能源相争激烈之时,这加剧了许多欧洲国家对经济衰退和今年冬季天然气断供的担忧。

自俄乌冲突以来,由于美欧等国制裁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导致欧洲能源价格大幅飙升。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由于俄罗斯“北溪-1”天然气管道未能如期恢复供气,欧洲能源市场又现恐慌。5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交易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再度大幅攀升,涨幅达35%。

能源危机当前,法德两个欧洲大国已决定“相偎取暖”。

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会议后表示,法国将向德国输送更多天然气。如果今冬供电危机无法缓解,德国将向法国输送电能。

德国政府上周宣布,该国的储气设施大约已填满86%,虽然尚未完成在供暖季开始前达到100%的储备目标,但已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去年9月,德国的天然气储备量约为60%。

孙霞表示,不同于石油,天然气尚未形成一个全球市场,因此天然气价格的走势也呈现出地区化的特点。由于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供气且大力发展能源转型,因此欧洲的气价涨幅最为明显。

“俄气占欧洲天然气进口近40%,欧洲想要‘找气’非短期内可以解决。”邹志强表示,“事实上,能源供应安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是欧洲,对非洲、中东一些依赖进口的“贫油国”来说,能源危机将是继粮食危机之后的又一大考验。此外,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东亚能源进口大国,也在构建自己的“能源安全墙”。

孙霞指出,在西方对俄的多重能源制裁下,可能对中国、印度等能源进口大国造成一定影响,对全球来说,能源风险也在加剧。

“在全球范围内,能源安全的优先级正在显著提升,”邹志强说。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