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人民建议 > 文章详情
【自述】我在社区一边做志愿者,一边给上海防疫提了6个建议
分享至:
 (2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毛锦伟 2022-04-19 06:31
摘要:每一个人的付出,终将汇聚成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正能量和生命力。

刘训超是上海市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处副处长。近年来,他日常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整理成一篇篇人民建议,报送给相关部门作为完善政策的源头活水,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疫情期间,他投身社区志愿者防疫一线的同时,也不忘收集市民们的意见建议汇总上报,帮助各项防疫措施更好地实施落地。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身高一米八六,平时邻居们都热情地喊我“大个”。疫情形势严峻,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流动的红旗,我想关键时刻我也要让大家看到“大个”党员干部的样子。封控时间延长,很多市民生活物资储备告急,团购需要志愿者帮忙配送;小区开展核酸检测,需要志愿者帮忙维持秩序;常用药品断顿,需要志愿者帮忙登记信息……得知居委会的号召,我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夫妻俩联袂报名参加小区志愿服务。

4月1日,浦西封控第一天,我被分派到物资运送组正式上岗。一袋袋包裹杂乱无章堆积在地上,轻重不一,运送路程长短差异很大,志愿者对如何合理运送存在分歧。我充分发挥一名信访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优势,主动根据路程远近和楼栋分布,对物资分类整理,并和大家商量,形成一致意见。小区很大,有100多栋楼,不少楼幢没有电梯,必须负重走楼梯。作为党员干部志愿者,我知道这时候必须要带头干。一天,快递送来一只猫,还有食槽及三四十斤猫粮,大家面面相觑,既有对分量沉重的担心,也有对活物是否安全的隐忧,而且目的地和中转站呈对角线,距离最长。我没有退却回避,主动接在手里,送到对方门口时,浑身汗涔涔的。物主一句感谢,让我释放了一身的疲惫。


刘训超正在小区运送物资。

出于一名建议征集干部的职业敏感,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除了出力,我还要耳聪目明,收集基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时刻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期盼。一次,在和物业工作人员交谈时,他们说有的居民反映各个社区发放的物资礼包内容不一,并希望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发放;也有的年轻人没有做饭习惯,希望发放方便食品等。物资礼包发放是政府的暖心事,我感到要做好,既要温暖民心,更要解燃眉之急,就把他们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并当即联系街道信访工作的同行,作了一番调查,当晚就撰写了《改进疫情期间生活物资大礼包派发》的建议。即根据封控时间和物资总量等因素,及时告知居民派发的物资类型、发放区域和大致时间安排,让群众做到心中有数;后续派发时,除了基本的蔬菜外,还应考虑群众的肉蛋奶等个性化营养需求。另外,我还建议发挥市场供应渠道,组织社区商超提供物资,让市民根据自身所需自行采购。

在居家办公办理群众建议时,有群众来信说:本市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率偏低,最容易遭到病毒伤害,其中,老年群体主观上对疫苗副作用的担忧是重要原因。带着这个问题,我联系了居委干部和小区老人,发现问题确实如此。于是连忙草拟了建议素材,并查找了国内的相关新闻报道,还有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数据,第一时间形成并报送了加强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的建议。即利用目前“动态清零”时机,借助社区微信群、志愿者队伍等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尚未接种的老年群体,宣传科学接种疫苗相关知识,帮助老年群体打消顾虑,更放心接受疫苗接种,为下阶段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准备。

志愿服务中,线下发现找问题;居家办公时,线上归纳提建议。就这样,这段时间以来,我已连续报送6篇“人民建议”,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微薄之力。

战胜疫情需要群策群力,每一个人的付出,终将汇聚成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正能量和生命力。我坚信:上海疫情终将过去,马路车水马龙、里弄欢声笑语的一天终会回来!

(本报记者 毛锦伟 整理)

题图来源:李茂君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