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我花了70多年寻找的人,原来经历如此不简单,还曾“惊动”过陈毅市长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为诚 2022-02-16 11:17
摘要:这是我不同寻常的寻人故事——

一个9岁的孩子,到了80多岁,还念念不忘一段极短暂的童年时与陌生人之间的鸿雁传书,在偶然得知陌生人离世后,更是动了寻人的念头。这,是否有点异想天开?这孩子正是我本人,所谓“寻人”,21世纪初的某一年,我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一篇纪念一位逝世的上海戏剧学院台词老师的文章。那篇文章是著名演员焦晃等联名写的,写到的那位恩师正是我儿时心仪的“陌生朋友”。她叫白荷,当时是上海一家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她在一档儿童节目里讲故事,声音亲切温婉,让我入了迷。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广泛涉猎文学、诗歌、戏剧等领域,听广播也顺理成章成了童年时代从不拉下的“功课”。当时与我们一起生活的舅舅有一台“无线电”(当年对收音机的称呼),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爱玩留声机、照相机等机械玩意儿,还收集过不少百代公司的京剧唱片。1948年,我通过舅舅的这台“无线电”每天收听儿童广播节目,由此知道了白荷。

广播里的故事内容我早就忘了,却记得节目结束时播音员说的“欢迎听众小朋友来信,谈谈你们的感想”一番话。我当了真,在母亲的鼓励下,勇敢地提笔给白荷写了一封幼稚而热情洋溢的信,最后还大胆地向她讨要照片。最后我向母亲要钱买了邮票,把这封信寄了出去。


概念图来自新华社

我们一家人当时生活在太湖南岸的小城吴兴,但我对上海并不陌生,也知道上海离湖州并不远。所以信寄出后,我每天都翘首期盼着能有回信。母亲说:“你不必天天等,他们既然欢迎你写信,迟早会回信的。”果然,不久就收到了信封上写着我名字的回信,我高兴坏了,连忙拆开来看:一张小小的135相机拍摄的艺术肖像照夹在信纸中,背后签着“白荷”的名字。我珍爱地将这张照片收在我一本相册里,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21世纪,我开了博客,很多篇章都是回忆文字。受焦晃他们那篇纪念文章的启发,我很想写一篇与白荷电波邂逅的文字,但因为当时教学工作繁忙,迟迟没有下笔,后来却怎么也想不起白荷的真名了。

我在同济大学建筑系有位同事,他比我高一届,曾是同济话剧团的台柱子。因我也是剧团中人,我俩交情不错,我忽然想起他对我说过,焦晃是他的中学同学。有一次,我试探性地拜托他方便时询问焦晃,可记得有位他写过纪念文字的台词老师。或许是我的记忆出了差错,搞错了白荷的真实姓氏,焦晃怎么也想不起这位台词老师,我只好将这件事暂时搁置。

直到最近,我与那位同事微信聊天,无意间又提起这件事。他很热心,愿意再帮我打听。他动用“文艺青年”的资源,从他母校育才中学的话剧爱好者到青年宫的当年朋友,几经周折、兜兜转转地打听。终于,有一位青年宫的朋友给出明确回音,说她知道那位白荷老师,她的真名叫朱铭仙,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这位朋友还说,她的女儿曾与我同时在青年宫学生艺术团话剧队待过,而这提供信息者竟是上海文坛老前辈孔罗荪的女儿。我感叹,互联网信息工具的力量太强大了。


朱铭仙(白荷)夫妇合影。老照片来自网络

一看见这名字,我马上记起来了。朋友说,也可以帮助我牵线认识朱铭仙的女儿。我想那太冒昧了,毕竟彼此之间只是“陌生人”。其实我与戏剧学院也不陌生,20世纪80年代,我借调到高教建筑设计所,曾经为戏剧学院的校园改扩建做过规划,多次进进出出,与分管基建的副院长、戏剧教育家吴仞之先生打过交道,但如今斯人已逝。不过,我还是马上到网上查了一下有关朱铭仙老师的信息。这一查让我眼界大开,原来她真不简单。

朱铭仙年轻时就充满爱国情怀,是第一个饰演抗日名剧《放下你的鞭子》中香姐的演员。我一直以为那部剧是东北人或华北人所写所演的,没想到首演竟是在上海浦东乡下。他们家也一度成为赵丹等爱国文艺青年的落脚点。外界流传张瑞芳是饰演香姐的第一人,可张瑞芳本人在一次聚会上却纠正说,上海戏剧学院的朱铭仙才是头一个演香姐的。我从网上得知,朱铭仙还多次在话剧舞台和电影银幕上扮演角色,出演过《桃李劫》《武训传》等多部电影。她还是位全才,1936年田汉为话剧《复活》写下《囚徒之歌》的歌词,由贺绿汀作曲,后来又打算用在电影《马路天使》中,但因种种原因把这首歌去掉了。朱铭仙不仅出演了该话剧,还是这首歌的首唱者。在重庆期间,她被誉为抗战电台的“金嗓子”。她并非北方人,而是地道上海南汇人,能说那么一口“标准国语”,真是天赋异禀。后来她在上海国际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和正音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为她赢得业内口碑,连宋美龄为蒋介石举办寿宴时都特请她去当主持人。据说,她因为这件事被“抓捕”,陈毅市长得知后亲自为她松绑,反而重用她的影响力为解放军播报进城公告。


《放下你的鞭子》演出现场。老照片来自网络

如此传奇的一个人,最后却选择退出演艺圈,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台词老师。也许,她觉得培养年轻学生是更有意义的,一届届后来成名的上戏学生都曾柔情满满地回忆她、感激她的教育。她还在许多其他学校和业余文艺团体,乐此不疲地传授念台词和朗诵等技巧,其中包括我同事所在的青年宫学生业余艺术团。

她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小人物”中的一员,曾活跃在文艺领域但没有大红大紫过,也没有因美貌而被更多人欣赏和记住。但在亲人子女之外,她得到众多学生的称颂,甚至有个“小朋友”记了她70多年,直至找到她的下落才释怀。这,难道不是生活的意义吗?我其实与她一样,也是教书育人者,因此对她的选择感同身受。我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默默耕耘直到退休,走该走的人生之路,只要得到学生的认可便觉得欣慰。我想,她最终平静辞世,应该也是知足的吧。

同样感慨的是,由一段童年情缘所引发的“寻人故事”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朋友和素昧平生的人热心相助,而网络世界能让我得到那么多想要的信息,这实在是件很温馨的事。


概念图来自新华社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概念题图由本报记者董天晔摄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