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这个行业面临数十万人才缺口,上海应如何决胜这条新赛道?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頔 2022-01-21 10:33
摘要:创新服务思维、人才思维、管理思维。

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在“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专题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围绕中小企业转型、人才引进和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张英认为,数字化转型要创新服务思维,激活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要破解中小企业转型的瓶颈,中小企业是数字化经济长尾效应的重要组成,80%中小仍然面临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说到底还是投入高、人才缺、数据少,也缺少可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张英建议,通过部门联动、政企合作,为中小企业打造普惠化、兜底式数字化基础能力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更多建设大规模的训练模型库、自主可信的行业安全底座、软件开源开放框架等,让公共的能力平台成为产业扶持政策兑现的新方法,同时加大信贷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

同时她还建议,要更加精准的赋能企业,建议参考“随申码”面向企业打造“沪企码”,通过“一码”连接分散在各部门条线的数据,构建企业的数据画像和数据账户,实现政府更加精准的施策,主动服务,弹性监管,架起政企间双向赋能的桥梁。

张英建议,数字化转型要创新人才思维,培育“专、精、特、新”的数字化领跑者。 “新赛道竞争的背后,是高水平的人才竞争。和工业经济不同,数字经济是跟着人才走的。”她介绍,研究发现,“十四五”期间上海在线经济人才需求量达120万,有40万人的缺口,三大产业人才需求120万,还有60万人的缺口。建议结合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聚焦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新动能,升级完善“海聚英才”计划,吸引更多国际顶尖英才、青年才俊来沪创新创业。还要探索设立新型数字化人才的评价体系,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创立“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的职称制度,发现一批数字人才、数字创客、数字工匠,培育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梯队,提升青年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

张英认为,数字化转型还要创新管理思维,优化政府数字化监管方式。结合新形势,探索数字化的放管服改革,一方面要“踩好油门”,建议分类梳理,逐步理清不适应数字化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更好地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比如要打破招商引资的唯税收的思维定式,注重团队能力、技术水平、企业成长和市场估值。”

她表示,创新管理思维另一方面还要“系牢安全带”。今年《上海市数据条例》今年实施,对一些负外部性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数字IP侵权等,传统监管方式难以发现。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正向引导,创新监管机制,特别是要运用AI、大数据等新技术,用数字化技术来监管数字行业的发展,早发现、早治理,兜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安全底线。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