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舆论+】骗子操一口河南腔,郭冬临就该道歉吗?
分享至:
 (10)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查睿 2017-02-10 06:07
摘要:也许,适度宽容是个“治标”的好办法。

地域歧视就像是“政治不正确”,人人都知道说出来不对,但总是不经意中说出口。

 

1

 

郭冬临万万没想到,几句河南话,让他得罪了“所有”河南人。

 

事情发端于郭冬临参演的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原本是一个好端端的正能量小品,只因大妈电话响起后,电话那头的骗子操着一口河南腔,让不少人听了难受。

 

其中,一名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

 

虽然还没立案,但小品编剧魏新已经开始道歉了:“作为这个小品的编剧,我向各位网友道歉,小品中的骗子说河南话和郭冬临老师无关,是我用家乡话配的音,我是山东人,老家方言接近河南,别的方言也不会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实在不好意思,向大家道歉!”

 

当然,舆论并没因道歉而终止,反而发酵得更加凶猛……

 

2

 

小品全程都在说普通话,唯独骗子说了河南话,说不是歧视,有些勉为其难。

 

网友“来日纵是方长”就觉得小品编剧的解释太过敷衍:“你解释是说山东离河南近,只会说河南话,那山东离河北、江苏、安徽也很近。对这样赤裸裸的歧视表示躺枪,并不是玻璃心,只是觉得我们本不应承受这莫名的待遇罢了。”​

 

“小品里面只有骗子说的是河南话,证明编剧潜意识里是带些地域黑的。”网友“大鹿Lucky”认为在编剧的意识里,一想到骗子就想到了河南。“其实可以让骗子讲普通话,观众是看热闹又不会太在意这一细节。非要用一种方言,让讲这种方言的人看了很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编剧个人的“地域歧视”很可能会加剧整个社会的歧视。网友“环N球E冲W浪”表示,小品显然影射河南人是骗子的代名词,观众的笑声也中伤了河南人。“河南人不断被妖魔化,挖苦河南人的段子更是四处流传。春晚上的歧视会误导社会大众将河南人普遍视为骗子,贬低河南人的整体形象,加剧社会已经存在的地域歧视。”

 

“有人说这个律师太玻璃心,我觉得地域歧视无小事。”网友“A李腾”认为,玻璃心是“故意在原本无意的基础上加深原本已经存在的误解”。

 

地域歧视并不是误解,而是一种潜意识的歧视。再者,“玻璃心”本来就是外人的臆度,即便是“众口之词”也不能让它成为正确看待事情的借口,文化的理性需要伸张。

 

 

3

 

但不少真正的河南人对此却不以为然,反而对小品中艺术化的表达予以了充分的宽容。

 

网友“solo_sing”表示:“作为一个河南人,河南人中肯定有素质低的,可是我身边的人大多善良、淳朴、大方、热情好客。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最起码的自信还是应该有的。小品有调侃,这是常事,但并不能说明,骗子说河南话,所以河南人都是骗子。”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一个地域的好坏不取决于别人的嘴巴。有则改之,不是害怕被人揭露,无则加勉,那就继续让自己的城市更好,为这个城市增光添彩。”网友“薛辉_Carlos”的观点显得很大气、中肯。

 

有人还埋怨起了这位律师。网友“Mo_nica__”说:“一个小品,非得煽动着全省人民跟风对号入座,真的是杯弓蛇影。谁允许律师代表我起诉了,我同意了吗?”网友“顾奈猫宁”也表态,不需要别人来代表河南。“可能是这个律师太敏感了,他不代表所有河南人,毕竟我们不缺这一块钱。”

 

《北京青年报》评论说:有些人对“地域歧视”过分敏感,别人或者媒体提到他们的籍贯,就让他们暴跳如雷,指责对方“地域歧视”。“这样的做法,实际是自卑心理的反映。以如此心态面对世界,会让一些社会刻板印象得到强化,反而不利于‘地域歧视’的消除。”

 

就这一点看来,很多河南的网友还是非常克制且理性的。

 

 

4

 

这名律师也成了舆论的焦点,不少舆情质疑他在借此炒作。“这个律师只是想出名,出名之前再消费一下河南人。”类似于网友“Im百兽狰狞”的说法不在少数。

 

 “这名张姓河南籍律师起诉电视台和小品编剧及演员,很可能未必是真的觉得该小品存在‘地域歧视’,而是故意矫情,上纲上线,想通过这样一起诉讼进行炒作,提高个人知名度。”《北京青年报》评论也不太客气。文章指出,作为律师的他不会不知道,他根本无权代表全国所有河南人,一亿河南人也没委托他代打侵犯名誉权官司,向所有河南人赔偿每人一元更是不可能做到的荒唐要求。“这名律师为何要提起这样的诉讼,联系其他一些吸引眼球的奇葩官司,恐怕不难明白。”

 

虽说法院尚未立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场官司很难打赢。毕竟名誉侵权需要的几个要件——名誉受到损害的事实发生、行为具有违法性、损害事实和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在这个小品中很难被认定。

 

即便如此,《中国青年报》却支持这一“炒作”:“有炒作之嫌的举动,就一定是错的或者恶的吗?按照这种认识方法,很多公益起诉或多或少有‘炒作之嫌’。它们通过某些博眼球的方式,唤起某种社会关注。”

 

而当事律师也阐明说:“之所以要提起诉讼,也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唤起公众对各种有意、无意歧视的注意,让社会更加团结、和谐。不论是平时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应自觉摒弃这种有意无意的歧视。”

 

因此,《中国青年报》认为:这是一个博眼球且有点立不住的起诉,但博眼球本身不是罪过。一名律师发起这样的诉讼,舆论不应该停步于“是不是炒作”的争辩,更应该从现象与口水当中跳出来,将目光更多投向反歧视。

 

 

5

 

也许律师在小题大做,也许编剧也并非真心歧视,但我们都不该忽视“地域歧视”的存在,网上流传的“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的打油诗便是铁证。

 

正如“中国之声”所说的:“国内各省几乎都存在地域歧视,歧视别人也被歧视。歧视别人的人,更多的是暴露出自己的心胸和素质。”

 

那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善这一“相互伤害”呢?

 

也许,适度宽容是个“治标”的好办法。

 

“地域歧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就不会在短时间内彻底消失,更不可能靠打场官司就清除。”荆楚网评论员张楠之认为,地域歧视本就有历史原因,虽然地域歧视会让一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戴上有色眼镜看人,但具体到个人时,大家看重的都是对方的个人品质,而非其身上的地域标签。

 

也许,消除刻板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歧视。《新文化报》文章认为,刻板印象是可以强化的,它的不当处理,会强化人们的偏见。偏见的态度一旦公开表达,就会构成事实上的歧视。

 

“偏见不可消除,歧视可以减少。偏见的观念不一定必然导致歧视的行为。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对惩罚和代价的忧虑,也可能是因为理智战胜了偏见。”文章认为,一方面要约束歧视言论,歧视哪怕只是表面上减少,也是好的。另一方面,对抗刻板印象与固有偏见,需要见识和历练,反思和自省也是一种必需。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消除地域歧视更是如此,否则歧视的“丧钟”早晚将为你而鸣。


(本文首发于上观,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栏目主编:刘璐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internetobserver@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